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性分析(2)
罗晨辉 杨文选分享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解决生态危机,资产阶级环保学者主张在资本主义现有制度的框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些改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从而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带来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剥夺和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蕴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既然,导致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那么,
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所有的生态马克思主者来说,生态社会主义既是他们的理想社会目标,同时又是最终解决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然而,所谓的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生态社会主义。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苏东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都存在着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无条件推进工业化的倾向,同时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和单纯计划经济的盲目性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它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标,更无法超越当代资本主义的体制,承担起解决生态危机的重任。生态社会主义者构想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社会。它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使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历史性解决,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全新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社会。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政治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体,在这种新型的民主中,基层民主最为重要。所谓基层民主,就是把国家主要权力交给基层组织,实行基层自治和权力分散化,通过民主自治、民主参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经济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人与自然都能承受的生态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即可满足人的需要,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在文化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彻底摈弃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摆脱了贪欲无限、消费无度的文化观念,建立兼顾人类长远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活范式。倡导一切生产和消费都要符合绿色社会的道德规范,鼓励人们从创造性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中寻求快乐和满足,从而保证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将根据需要而不是利润分配资源。在这种根据需要分配资源的社会中,生产不再是建立在工资奴隶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愿劳动的基础上,大多数人将希望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并能与别人相处。虽然很多环境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但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比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更为严重。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环境原则建立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人们将不再体验到一种环境危机。
参考文献:
[1](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69.
[2]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3]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96.
[4]俞吾今,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雨辰.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2-7.
[6]蔡萍,华章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吗[J].学术论坛,2007(,7):66-69.
[7]陈永森,朱武雄.更少地生产与消费,更好地生活--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析解[J].贵州社会科学,2010(,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