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社会工作者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偿社会变迁带来的损失、修正市场结构失调、追求社会公正合理、提高人类福利的重要社会机制与制度安排。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者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工作者毕业论文篇1

  浅谈农村社会工作现状及其在新农村的建设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探索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现状表现为: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政策及机构支持;公众对其支持力度较低。解决和预防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工作问题的干预措施有:充分发挥社区工作方法在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小组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中观问题中的作用;把个案工作方法介人农村微观问题的解决。

  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新农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是,尚未完全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梳理文献发现,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和预防的问题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建政绩工程、重复建设等方面;而软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建设、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方面。“硬件”层面的问题多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政策性问题,其解决要更多地依赖政策层面,需要党和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而“软件”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虽不完全因新农村建设而起,却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与政策性问题相比,应属微观层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社会工作加以解决。对此,将专业社会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工程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人,必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然而,与社会工作在城市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不同,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还较为稀少。因此,加大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使农村社会工作尽早介人农村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不同学者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比较而言,笔者比较认同吴燕玲等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界定一一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这一表述较为全面和专业性地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虽然我国农村现存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亟需农村社会工作的介人,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面临以下几种现状和困境:

  (一)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存在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从1987年首届中国社会工作研讨会至今,先后成立了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1987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1994年,截止2006年8月拥有成员I88个)等相关机构;从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至今,先后有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200多所大学分别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此外,2006年7月20日,由国家人事部与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纳人了专业技术人才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社会工作纳人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程中来,并号召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其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化的层面,而在职业化层面进展缓慢。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分支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势必不高。

  (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理解存在偏差

  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这是其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的原因之一。然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农村社会工作是泛而不精,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其实,追根朔源这是由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延展而来,是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论性误解。农村社会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而且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中山大学的张和清等人在云南某村寨开展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农村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中将大有用武之地。并且,退一步说,即使农村社会工作是宽泛的,难道农村社会问题就是单一的了吗?或许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宽泛的,才恰好匹配,可以从全局和整体层面上来综合性地解决问题,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J性“疗法”,从而可以更有效、更根本地去解决问题。所以说,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的误解是没有根据和不科学的,这一误解也会阻碍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以严谨理性的态度,审慎地去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并大胆尝试使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问题的解决,使其为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虽然农村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有其优势,但是也迫切需要政策支持,这是由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和其从业人员就业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村社会工作注重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的格局,梳理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发现,当时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在政府担任相关职务,要么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此外,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虽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了党的重要文件,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却迟迟未出。这就导致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却增长缓慢的困境,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农村社会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农村社会工作几乎是政府部门代行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的一大现状,也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还处于政府主导的阶段,虽然政府也在逐渐放宽政策,允许部分机构介入农村的发展建设中,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机构虽已介人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但其大多局限于农村扶贫或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尚处于物质层面的扶贫阶段,对农村其它问题的介人较少,然而,农村社会工作的空间绝不仅限于此,从长远来看,其重点甚至并不在于此。因此,与国外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相比,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较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及向纵深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尽早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呼吁相关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政府领导和机构支持下全方位地介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政府、机构、村委会三位一体的问题解决模式。

  (五)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较低

  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是其面临的又一现状和困境,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公众支持力度不高,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原因。从意识层面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习惯了政府的管理,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没有了解或了解很少,这就使其对农村社工有较强的陌生感和疑惑心理,从而导致其不太容易接受农村社会工作。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尚处在物质扶贫阶段,这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叠之处,加之农村社会工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因此在力度上不会太大,这就会形成农村社会工作既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叠又不如政府部门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公众很容易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的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既有专业外部的也有专业自身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农村社会工作无用武之地的借口,其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只要在发展中解决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农村社会工作将会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

  三、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得以妥善解决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预防产生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和预防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现结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来探讨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区工作方法能在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中发挥“软实力”作用

  社区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主要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是满足社区需要。其具体目标有:(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2)改善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由此看来,社区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将会发挥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很可能会转变为青少年犯罪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特别是精神生活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通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和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来解决。对此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制度性组织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基层团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二是加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村子的情况,发掘其优势资源及优秀居民,并培养其为带头人,积极建立各种非制度性组织,如建立老年文娱队、农民养殖协会等。农村社会工作的这一作用,已被张和清等人在云南省东北部一个名为绿寨的少数民族山寨开展的试验中证明,自2001年开始,他们以重建村民的社区认同感和文化自觉为目的,注重草根组织的培育和社区文化的保护,先后建立了社区文化保护中心、成立了农村文艺队、建立了老年人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他们的试验长达7年之久,建立了一系列非制度性组织,极大地改善了绿寨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实现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既可以发挥居民潜能,又使得村民有机会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意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此外,区别于制度性组织,农村非制度性组织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如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灵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同时,作为制度性组织的补充,非制度性组织可以把更多的居民联合起来,为解决问题共同努力。

  (二)小组工作方法可从中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工作方法之一,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小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二是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可以极大地丰富组员的社会资本,这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小组工作方法是介于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方法之间的中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以小组的形式来帮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是由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会有互动,但更多的是案主与案主之间的互动。小组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这正是小组工作的优点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可变性、灵活性,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组员的需要。如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根据留守儿童面临的不同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成立教化小组、兴趣小组、社会化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来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较之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而较之个案工作方法其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小组工作方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可以发挥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帮助农村居民尽快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农村城镇化的开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朝着标准社区的生活方式发展,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农村居民,面对这些变化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这也可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农村社会工作者就可以成立意识提升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原有的一些意识,使他们尽早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师生联合开办的“平寨妇女识字班”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三)个案工作方法可通过面对面方式从微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所谓个案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其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的优点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工作,可以在更深程度上了解案主的情况,从而为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农村社会工作者要想顺利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以便全面掌握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解决和预防问题提供依据,个案工作方法正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熟练地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深人了解案主及其家庭的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真正的困难和需要,如在解决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时,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方法了解留守儿童辍学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是从表面上去判断其是因为成绩不好或厌学等原因而辍学,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自觉重返校园,而非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其重返校园。帮助案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防止问题的反弹,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秉持的“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既可以调动案主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人性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会减少很多人为因素的阻碍,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在帮助困难群体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作为农村居民的代言人,可以积极动用相关资源,帮助其解决困难,如为因贫辍学的儿童寻找赞助企业或捐款单位,从而帮助其完成学业。此外,个案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居民纠纷和上访等问题方面也可发挥较大作用,四川农业大学的刘清曾撰文建议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人农村信访工作人才培养的行列;深圳的部分信访部门已经开始向社工机构聘请专业社工来协助其开展工作。

  虽然农村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通过分析可以预见,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性社会问题到具体的家庭间题,农村社会工作都会发挥较大作用。因此,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探索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解决并预防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提供参考具有积极意义。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而且有利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模式,促进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进程,也有利于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就业难问题,同时,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为农村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社会工作者毕业论文篇2

  浅议社会工作中评估方法

  论文摘要: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评估方法经常被用作为了解社区整体情况的技术手法。本文通过对常用社区评估方法在适用条件、资料收集特点等方面的比较,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工作中社区评估的现状,反思现有评估方法,提出社区评估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在应用中注意创新,发挥多元方法的功效。

  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评估;方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农业、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应当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都相对薄弱。值得欣慰的是:三农问题愈发引起社会以及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一般会对社区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农村社区的历史和现状.识别所在社区的需求、存在的问题.鉴别可行的可能会解决问题的潜在措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社区评估方法在农村社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社区评估方法是在社区主体视角下。根据社会工作项目的内容及目标,运用特有的技术来了解社区的整体情况,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手法上的支持总体来讲,社区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其中问卷调查属于定量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参与式观察则属于定性研究。

  一、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

  (一)深度访谈

  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主要是指半结构的、一对一的直接访问方式。在访问过程中.访问者和被访者围绕访谈提纲.可以就相关问题、现象.从事件起因、行为动机、行为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二者能充分发挥双方互动的灵活性。在农村社区评估中.通过访谈,访问者会得到许多不曾预料到的、大量的、丰富的关于当地情况以及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背景资料.从而对待评估的农村社区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访问者需要保持中性的立场,搁置自己的感受与假设,更需要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以客观的态度引导访问者.从访谈中得到真实的信息。通过访谈.我们既能了解到现实资料,又可以通过受访者的回忆叙述追溯较长时期的历史事件;既能收集到语言提供的信息,又能获得动作、语气背后所隐藏的非语言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深度访谈是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敏感性、隐私性问题的研究。

  (二)焦点小组座谈

  焦点小组座谈是重要社区评估方法之一,它与深度访谈的区别在于,焦点小组是在研究者的主持或者引导下,组织多名受访者围绕某个主题自由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信息.节省时间与人力。这些受访者一般是与研究内容有某种特定联系的目标群体或利益相关群体。焦点小组座谈的人员一般控制在l0人左右.时间上通常维持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座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持者,这就要求主持者善于引发讨论。掌握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术,能够促进访谈的顺利进行。在焦点小组座谈中,不仅有访问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还有受访问者之间的互动。受访者之间可以互相启发、补充,集思广益.有利于共同探寻解决社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这可以使访问者观察到受访者相互之间的行为反应.如交谈机会的转换、对不同人说话的语气,由此可以分析这些受访者所处社会的权利关系。

  (三)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源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运用描述性、自然生态研究等方法,对生活情景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实地调查。也就是观察者长期住在当地社区。将自己融人所要观察的社区人们的生活中.尽量地精通当地人的语言.在与他们密切接触中通过观察描述、样本记录,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以观察他们的生活情境、文化因素、行为方式、观念态度,了解人们的基本信念与观点、喜欢与害怕、期望与失落,从而寻找与其社会、文化、传统等相关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社会行为、社会现象的发生过程,把握整个现场情况,掌握到详实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参与观察法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做社区评估时.必须采取主动与当地社区居民交朋友的态度,也要有可能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才被当地社区接纳的心理准备。

  (四)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社区评估方法。问卷一词含有“用于调查某种情况的一组问题”、“调查或征求意见表”、“用调查表进行的调查”等意。在社区评估中,研究者可以将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成题目或表格。以当面作答或跟踪访问的方式请被调查者填写.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数据汇总、分析.从而掌握社区及居民的基本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问题的表达、提问的顺序、答案的叙述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对调查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也低一些,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但是由于问卷调查多采用封闭式问题,实际上就限制了调查对象的回答方式,所得资料自然缺乏生动性。

  二、几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理论创新取决于方法创新。评估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农村社会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探索评估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农村社会工作。哪种方法更为科学,就需要对当前现有的评估方法做出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反思,才能使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社会工作。

  (一)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深度不同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可以由较少的调查员在短时间内调查到很多人.得到较多的样本信息,在抽样科学的基础上,问卷调查所需时间短,调查范围广泛。而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以及参与观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资料的收集,因此在资料收集的广度与效率方面.问卷调查明显优于其他评估方法。

  关于收集到的信息的深度方面,问卷调查又不及其他几种评估方法。这是因为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作答时间太长.被调查者会产生厌烦情绪,问卷的设计都比较简短.也就不能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所要评估的内容,观察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任务是要详细描述事情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过程、参与活动人们的行为、人际关系、组织过程、期间的语言及非语言交流,甚至要指出未曾发生的事情。

  但是由于观察法了解不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定性资料的另外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个人或小组座谈。在比较充裕的访谈时间内,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关注的谈话主题比较集中,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人们的感觉、想法和内在动机,收集到多元化的声音.获得大量生动的资料.能够针对问题得到全方位的信息,而且受访者口述的内容比较生动具体,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使读者感受到被访者的感觉与思考。

  (二)获得信息的准确度不同

  对于涉及受访者隐私、社会禁忌或是其他敏感性问题,问卷调查相对于其他评估方法更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有利于避免由于调查员本人提问的方式、交谈的情况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各种偏差,更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回答者的不同情况,调查结果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但是对于一般性的问题,问卷调查的准确度又不及其他几种评估方法,这是因为问卷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理解问卷和问题的含义.明白填答问题的方法,如果被调查者对问卷中的某些问题不清楚时.就容易产生误答、错答的情况.特别是如果调查员不在场,被调查者既可以同别人商量着填答,也可以交给别人代答,在这种情况下.问卷调查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访谈弥补了问卷调查在这方面的不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被调查者可以准确的理解调查者所提出的问题.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被调查者每个人的背景与角色、人格特性不同。每个人对事情的了解与观点不尽相同.他们之间的言辞难免会有所矛盾.即使是同一个人的话语,前后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这时就需要依靠参与观察人们的活动与生活,进一步验证被调查者所说的情况是否真实。

  (三)适用条件不同

  对于研究方法而言,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适用各种不同情境的。问卷调查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信息调查。这种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得到的样本信息比较广泛;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则更适合于在更深的层面了解社区居民对某一问题的态度、意见、他们对相关事项的解释等,尤其是在农村社区的需求评估中,通过访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社区居民在某一方面的困难,对相关政策的看法以及期待;在农村社区评估中。很多层面也可以利用参与观察来进行研究,如果社区评估的重点是环境及文化脉络对当地的影响及居民特定行为的意义时,参与观察就是应当选择的方法.尤其是当某些农村社区的状况很少被人们所知、社会工作者看到的“事实”与当地居民所说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或是同一社区的不同居民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很不相同时,参与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相对“真实的信息”。

  三、对现有社区评估方法的反思

  中国农村是一个超大型的非均衡的乡村社会,任何仅仅将现有评估方法不加思考的运用到农村社区评估中都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分析的.每种社区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与缺点,因此,如何在农村社区评估中更加合理的加以运用,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一)发挥多元评估方法的功效

  翻阅目前现有的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都单一运用问卷调查这一评估方法.局限于统计指标调查.虽然定量研究提供的数据富有说服力,但是仅仅关注指标、数据、比例等数量关系,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容易导致“用死的表格说明活的事实”,中国农村的区域差距很大,有学者认为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村庄类型,因此使用单一的评估方法.很难了解到关于待评估农村社区更为全面的信息。并难于捕捉到各个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要知道.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意味着对农村社区的不同解释,况且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比如问卷调查过分依赖“纸笔技术”,不能进入被研究者内在的生活世界,很难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参与观察又难以做到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解释,这就需要在评估中综合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既关注数据的论证,从总体层面了解社区.又注重社区居民的主体经验,使得评估视角多样化,做到既见“社区”又见“人”。虽然我们提倡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但是也要避免为“用方法”而“用方法”的机械搬用,在社区评估中首先应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需要用哪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元方法的功效。

  二)使评估方法在应用中得到创新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总是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情境密切联系的,而且评估方法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农村社区评估中,要避免不考虑社区的文化脉络及居民的所处的环境而僵硬的套用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评估内容.灵活的采取评估方法,注重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自己要清楚不同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还要在实践中学会灵活使用;其次,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多思考,比如说,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有些话题方面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被访者在访问者面前不好开放经验,这种时候尝试焦点小组座谈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些对话更容易在同质性团体中激发出来.因此,如果能预先检验不同方法的效果就会有更好的方法选择。又比如在农村社区评估中使用问卷调查,最令调查者困扰的是社区居民对问卷内容的理解不确切和他人代答的情况。那么如果调查者能突破传统的被调查者在自己家里独自填答的做答方法,邀请3—4户农户在一起共同填写问卷.让农户在填写问卷中对重要内容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既能使每份问卷表的填写在时间上比单个农户填写有所所见,而且填写的准确性也会大大增加。

  (三)建立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亲和关系

  在一些研究报告的访谈资料中可以发现,访谈中对话的用词和语气.经常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调查者代表着政府或某种权利机构,处于强势的一方,语气有一种优越感,而被调查者则相对处于弱势。尤其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是~些贫困山村,当地居民甚至对社区评估有些胆怯,又有些期望,希望能够改善农村社区的现状,因此对调查者的态度更加小心翼翼。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没有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收集到得资料难免缺乏生动性、具体性,甚至是准确性。

  其实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且仅仅是合作还是不够,必须是调查者和和被调查者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这是因为研究者并不是当地人,因此需要从被调查者的叙述中去了解自己陌生的当地社会情况.所以研究者是站在“不知道”的地位,而被调查者则是站在”已知”的位置,访谈的目的是希望从被调查者身上得到相关信息,这就需要被调查者的配合,所以访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形式,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建立起基于信任的一种情感,我们可以把这种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亲和关系,信息的获得通常是在双方建立起亲和关系之后,只有双方建立了亲和关系,被调查者才会愿意有更多的叙述。

  那么我们如何去建立这种关系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对等的沟通.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与被调查者站在同~层次去引导他的谈话,也就是说。访问者要具有当地被访者的知识.特别是村民们常用的语言词汇.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访谈者无词可用的困境.有咨询经验的人表示,以这样的方式与受访者进行谈话,结果发现访谈进行的十分顺利]。这种态度赢得了受访者的尊重和友谊,对方才会乐意帮助你.才能避免调查者将其主观印象代替居民话语。避免“骗取口供”之类的调查技术。

  (四)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

  在农村社区评估中,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提前与待评估农村社区的行政领导部门取得联系。获得行政部门的支持,然后再开展评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获得当地社区居民的配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容易给当地居民一种行政性命令的误解.社会工作者得到的也只是居民的行政性配合,这种配合是被动的。这样就导致了在评估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社会工作者扮演主角,而被调查者缺乏积极性,只是在完成行政性的任务。

  特别是有些村民对社区评估项目不感兴趣.更不愿意参与。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很难保证获得的社区信息是充分的,更加难以保证社区评估的有效性,甚至导致农村社会工作项目的失败。因此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中,社会工作者不能只相信自己的能力.还要充分相信村民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注重与当地村民的相互学习,善于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把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摆在优先位置。引导他们运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分析与他们自己生产生活有关的环境和条件.指定今后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由社会工作者自己扮演主角转变为相信村民的能力,注重与村民的相互学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评估中来。

  总之,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农村社区也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评估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使得社区评估结果真实.这样才能反映出农村社区的真实状况、具体需求、潜在问题,才能使社会工作项目更好的为农村服务、为广大中国农民服务。

猜你喜欢:

1.社会工作毕业论文范文

2.社会工作毕业论文

3.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

4.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5.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6.2017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318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