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迅速推进,社会工作作为新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本着其具有的专业性范式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析学校社工介入困境

  摘要:通过淮安市社工驻校试点计划的实施,发现社工驻校面临社工机构自身的发展问题、应试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冲突、管理多重化、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评估机制的缺乏等困境与难题。认为可从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实行层级管理、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社工驻校的问题与困境,推动学校社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困境探析;本土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变迁及发展,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学生的问题日趋复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目前,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尚未有学校引进专职的学校社工,只有专业社工机构会定期到学校开展一些活动,且开展活动的内容较为有限。2014年底,淮安市清河区馨诚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馨诚社工”)推出的“青春陪伴,社工驻校”试点计划,获得了淮安市公益创投项目的资金支持,率先在淮安开展学校社会工作。虽然这个项目只是对学校社工的尝试,却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社工这样一个新事物的关注。本文试图以这一计划的实际运作为例,探讨学校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目前淮安市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困境

  (一)社工机构层面

  1.资金的缺乏。淮安社工机构均为高校教师出资成立,由于获取资金的渠道极其有限,社工机构难以获得相应配套资金。社工机构基本只能依靠参加各种级别的公益创投和较少的政府直接购买服务来获得项目资金,以维持机构的运营及项目的开展,并且获得的支持资金数目较小。馨诚社工的学校社工项目仅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支持。资金上的缺乏使得社工机构在办公条件改善、人员培训等方面表现得力不从心。

  2.社工人才的缺乏。从2012年第一家社工机构成立至今,淮安市总共有四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全部分布于淮安市清河区,其中规模、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心苑社会工作服务社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均毕业于淮安当地高校),而其他社工机构则只有一名或者没有专职人员。目前淮安地区的两所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有100多人,毕业后选择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到20%,而留在淮安从事社工的就更少。此外,淮安市报考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的人数虽逐年增加,但他们多为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无法从事专职社会工作。由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工实践经验,但目前淮安地区较低的薪资待遇、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降低了这一类人才来淮发展的可能性。清河馨诚社工服务中心目前十分缺乏社工人才。

  3.社工机构服务的局限性。淮安地区社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残疾人、失独老人、困境青少年等,对其他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探索较少。相对说来,这一类人群问题突出,社工介入相对容易,再加上社工机构自身发展不足等因素,社会工作机构忽视了对新服务领域的探索。

  4.机构间交流的缺失。心苑社工从事困境青少年、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以及社会组织孵化管理等,馨诚社工倾向于学校社会工作,爱尔社工则专注于社会治理这一方向。社工机构涉及领域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交流合作上缺乏共同话题,并且社工机构之间存在着竞争,彼此相对保守,交流协作的意识缺乏,因而社工机构在资源上难以实现共享。

  (二)学校层面

  应试教育冲击着学校社工的发展。学校社工的介入,可以有效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但矛盾之处在于,社工开展个案、咨询、小组活动(团体活动)等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紧张,初中、高中生尤为突出,很多学生放学回家作业写到晚上11点是常事,即使是小学生,学习压力也不小。馨诚社工项目实施定点于小学,就是出于学生空余时间相对充裕的考虑,但现实情况是:(1)活动时间短,40分钟左右。(2)原计划每周开展一次的抗挫力训练变成了一月1次。(3)每天1次的手工坊活动,学校出于时间、安全等因素的考虑而取消。

  (三)政策制度层面

  1.管理上的担忧。淮安地区社工试点计划的项目经费是由民政局拨付,项目的实施是在民政局、社工机构、学校三方面的沟通下开展的,作为学校主管部门的教育局并未参与意见,虽然也曾咨询过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但其态度只是不反对。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实施效果好,将来学校社工推广之后,教育部门必将介入,那时就会出现管理多重化的问题:民政局给予社工机构资金,社工机构则要派驻社工到学校开展工作,并且需要与教育局有效协调,学校社工需要向机构、学校领导、教育局一一汇报工作,这对于学校社工来说工作量加大,程序烦琐,压力骤增。

  2.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市公益创投明确规定项目中的劳务支出不许超过项目资金的30%。但是我们要知道,给学校配备的是专职社工,不是志愿者、义工,社工需要把自己所有精力花在学校工作上,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正常情况下,一位社工可以同时负责两个项目,因此针对学校社工项目的资金安排规定需要做出修改。此外,由于目前淮安地区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公益项目资金监管体系,所以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程度难以得到保障。在社工机构缺乏发展资金的背景下,社工机构会把部分项目资金用于机构的日常运营,其他类型的项目也是。社工机构能否把项目资金完全用于学校社工项目之中,也决定了项目最终的服务质量。

  3.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岗位的设置有内设与外置两种,所谓内设就是把社工纳入学校编制之中,社工以学校正式成员的身份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业服务,类似于心理老师;所谓外置就是社会工作者以机构外派的形式介入学校工作之中。目前试点学校社工的地区在社工岗位设置上以后者居多。

  4.评估机制不完善。对于项目实施的监管,淮安地区还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首先,民政局委托心苑社工的工作人员对所有公益项目进行督导,学校社工项目也包括在内。而在监管过程中,他们也只是着重于对项目开展的活动的数量进行评估,而忽视对活动质量的评估,当然如何评估活动质量是一大难题。此外,评估人员平时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缺乏一定评估技能,致使评价行为不理想。   三、对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一点反思

  (一)政府加大经费支持,给予社工机构更多发展空间

  淮安地区社工机构资金获取渠道实在有限,每次的公益创投还要和其他社会组织竞争,真是僧多粥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对社工机构社会服务的购买,并根据具体需求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社工机构间竞争的方式申请经费,也就避免了上述“僧多粥少”状况的发生;此外政策上也可以给予适度的优惠。这样一来,社工机构就有一定能力改善自身硬件设施,引进社工人才,走出以往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留不住凤凰”的困境,转而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二)简化管理,实行层级管理

  建立单向的层级管理体制,即学校社工向学校汇报工作,学校向教育局汇报工作,社工机构向教育局汇报工作。这样,既减轻了学校社工繁复的文字汇报工作,又让其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服务于学生。

  (三)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让社工站成为一个资源链接平台

  学校社工开展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那么最为关心学生的莫过于家长和校方了。鉴于家长及学校对学校社工缺乏了解和认同的现状,因此前期学校社工的宣传工作尤其重要。具体宣传过程中,不仅需要让他们对社工、学校社工有个基本了解,还需要给他们介绍学校社工的成功的案例,并且可以具体到通过学校社工的努力怎样改变了一个问题学生,助其走上正轨,使得家长、学校给予社工更多的认同。此外,学校社工的开展也迫切需要他们的支持。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一系列资源的介入,需要家长、学校、社区、社工机构的配合,因此社工需要进行家访或者是深入学生生活的社区了解情况。社工只有掌握了多方面的资源,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帮助案主走出困境。

  (四)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内设,在同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在学校体制内设立专职社会工作者岗位并招聘优秀社会工作者到学校任职的方法,或者通过将学校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转岗,使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社工。外置,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机构派驻社工进入学校的模式开展。与此同时,社工机构仍需承担对学校内设社工的培训、督导、资源的协调以及大型活动的人力支援职责。

  (五)建立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

  首先,明确评估对象,对学校社工和社工机构分开评估,对机构的评估着重于机构的制度建设;对于学校社工则注重评估服务工作的质和量。其次要量化个案以及团体的界定,即个案是以时间、会面的次数还是以解决问题数量作为量化的指标。最后,评估内容的设置也要合理、灵活。

  四、结语

  在中国,学校社工的发展已经具备基本雏形,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但是由于其积淀不足,也面临一定困境。相比于香港、广州、上海等地区,淮安学校社工可谓是一穷二白,但是馨诚社工的探索也给我们学校社工发展以宝贵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找到一条适合本土化学校社工开展的模式。总之,学校社会工作的践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社工界同仁的支持和努力下,一定会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林芳,王建平.学校社工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导刊,2008,(16):26-28.

  [2]喻双桃.学校社工服务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04):49.

  [3]胡凌霞.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论文篇2

  论社会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之道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迅速推进,企业社会工作作为新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本着其具有的专业性范式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当前的社会工作所涉及的领域、研究的对象和制度功能也日趋完善。比如,政策引导方而,在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福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在具体策略实施方而,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及社区工作的方法开展服务等方而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社工主要介入人的研究,所以主要偏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视角,简述我国当前企业社会工作所处现状和困境,根据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初步探究解决困境之道。

  一、目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现状

  关于企业社会工作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本文所要论述的相关内容及框架,本文沿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沛曾提出的相关论述。

  (一)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现状

  1.涉及领域宽泛化:从社区、慈善场所扩大到事业单位、福利机构以及企业、监狱和法院等。

  2.工作对象多元化: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

  3.功能扩大化: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社会工作现状

  1.社工工作者而言,拥有权变适应的理念,但工作模式固定化,做不到适应原则。

  2.企业社会工作虽迈入正轨,但社会认同度不是很高,存在企业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3.企业内员工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

  4.企业社会工作队伍发展迅速,但其建设与当今需求不太适应。

  (三)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从社会工作的介入层面看,主要表现为:

  1.企业与员工的劳资关系不容乐观,难于管理。

  2.企业与相关者关系认识不清,不易管理。

  3.企业与工会之间关系较为特殊,不好协调管理。

  二、根据企业社会工作的对象,开展企业社会工作

  (一)企业自身作为管理者,运用企业社会工作方法的解决之道

  对症下药:通过员工和企业的相互沟通,把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能提高企业效率,二能促进企业进一步重视员工的权益。

  1.尽力解决因资源或能力缺失所带来的工作待遇问题。

  2.为员工提供心理疏导:企业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其专业方法和技巧帮助心理适应不良的员工认识、应对并进一步缓解压力。

  3.协调企业相关者关系:以“助人白助”的理念,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的外部关系失衡问题,预防企业内外部问题的发生,增强竞争力和凝聚力。

  (二)企业员工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

  1.生存需要

  一般情况下,员工抱怨最基本的来源于薪资的要求,这种生存要求是最容易解决的,社工介入也最为方便的,可以通过制定员工工作能力和目标薪酬测评,进行介入。

  2.关系需要

  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外,员工下一步需求就是人员社会关系的需要,要完善白己工作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通过企业社工专业方法,组织一些联欢,增强员工的心理交流,从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脱缰。这个介入方式以小组社工为好。

  3.成长需要

  员工肯定是承担一定社会及家庭责任的,休闲娱乐较少,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也较少,可以通过企业社工的“跨界别”运作方式进行介入,在企业中设立专业的社工小组进行及时的成长辅导。

  (三)企业工会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

  1.工会可以聘用专职的企业社工:工会可以运用其福利基金聘用特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工会人员在必要时予以协助。

  2.工会与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签订协约,由该组织或机构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给企业员工。

  3.直接对企业工会工作者进行社工的知识培训。

  (四)企业社工自己队伍的完善

  1.加强对企业社会工作者组织领导。

  2.完善投入和激励政策的保障机制:(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2)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3.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体系:(1)制定社会工作者培养规划;(2)长远规划外加在职定期培训。

  4.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2)完善人才使用制度。

  三、结语

  社会工作者不仅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企业用好管理的支撑者;它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在国内的逐步推进,随着企业职工问题的不断“社会化”,企业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但是,当前我国众多企业管理者仍沿用着古典科学管理模式,把企业员工视为“经济人”。因此认清社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十分必要。企业管理中如果适当引入并加强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使企业更加和谐,促进管理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1.关于社会工作的论文

2.企业社会工作论文参考范文

3.企业社会工作论文

4.有关企业社会工作论文范文

5.有关企业社会工作论文例文

    30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