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参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国后更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参考篇1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内容提要]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可以说,我国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统一的教育政策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就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维而言,其始终走在国家关注的主体教育视野之内。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以生成和新探的前提条件,也即是诞生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视域下,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寻找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规律,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创新性地尝试指出实现“美美与共”这一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0年在“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进行主题演讲时,总结出的十六字“箴言”。其为我国各民族融合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文化牵引,并在历史与现实层面修铸了中华民族多文化和谐交织的坦途。具化而言,“各美其美”即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价值标准,在民族间频繁而平等的互通有无、去粗取精、汲取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美人之美”,再经由文化审美标准融合升华成“美美与共”的境界,从而在核心价值观趋同化、共享化中融汇达成“天下大同”的和谐愿景。这是费老十六字箴言的直观意义,它从内涵层面对其较前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进行了颇有创见的理论升华,其不仅为神州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写明总言,同时更为新时期我国的民族教育工作绘出蓝图。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可以说,我国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统一的教育政策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就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维而言,其始终在国家关注的主体教育视野之内。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以生成和新探的前提条件,也即是诞生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视域下,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寻找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规律,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创新性地尝试指出实现“美美与共”这一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运行模式和实践路径。
一、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远瞻
(一)整合资源,集成优势,构建综合性大学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综合性大学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区别于民族大学(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的教育面向是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地高中班、内地预科班以及在所属省(市)经由民考汉进入内地综合性高校的民族学生。由此可见,异于民族大学(学院)的集合性、统整性的民族生教育环境,综合性大学的民族生涉及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因其与汉族学生同学习、同生活、同竞争的现实,综合性大学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必须要在统合高校人力、智力、物力资源的前提下,集成民族生“服务与引导、管理与育人、咨询与成长”的多方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具有各综合性大学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色和新元素,构建更为完善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综合性大学民族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二)理论先行,探索实践,创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合平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这无疑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其基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维度,要求充分践行国家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要求,渗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民族融合理念。在强调和重视理论先行的前提条件下,明确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创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做到入乎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内,落实于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之中,并力主将其理论与实践指向融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和大框架内,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提供助益,力求创建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天下大同”的统合育人平台。
(三)统一思想,远瞻大局,营建“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局面。
归根到底,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教育人、造就人”,在更高维度上,其又是营建“美美与共”的国家认同与民族繁荣局面的智慧保证和精神支撑。高校民族大学生肩负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的双重使命,其并不仅是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主体,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践行者和探索者。民族大学生是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精英,其最终要回归于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播,致力于推动民族事业的发展中,其是强化少数民族公民意识和统合各民族关系的重要推力,也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和自在的民族实体的文化推手。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远景,始终要落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上,要统一于中华民族这一自在的民族实体上,力建“远瞻大局,服务社会,立足特色,培育人才”的奋斗目标。遵循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规律,创新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其不仅有利于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高校和谐稳定的发展,更有利于为民族地区输送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
二、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科学要义。
1989年夏,费孝通先生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讲座,首次系统地提出与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受到国内外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影响日渐深远。根据费老的理论,我国国民的认同存在着两个层次: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一是作为本民族归属的认同。目前,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识:“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其相应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且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业界更有学者将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出简概,即历史多元,现实一体;文化多元,政治一体;民间多元,国家一体。可以说,诸上的概括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直观指导。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整合的理论助力,同时也是解释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的重要理据,更是为新时期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背景支撑和现实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民族生教育要把握“多元一体”总原则,不断汲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即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要兼具传播主流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当前,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既要定位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也要运筹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中。换言之,既要保持“美美与共”的平和谦逊的心态,欣赏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又要在高校民族生教育中坚持博采众长,汲取民族营养智慧,在广泛交流、理解共享、融合吸收、借鉴共荣中互通有无、共谋和谐,即不求“从我之美”而寻求“和而不同”。
(二)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维度,其植根于民族教育,形成于高等教育,发展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在概念层面,其天然地遵循民族教育和高校德育的二维定位。“民族教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所进行的以民族影响其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教育,在中国特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2]民族高等教育特别是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亦可移而用之,从狭义上讲,其指在民族高等教育的框架下,偏重于指除汉族外在内地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难见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集民族教育特色与高校德育特点于一体,其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涵特性,“概括起来就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综合性与生动性相结合,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3]可见,就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而言,民族文化影响是出发点,育人模式探究是基本点,长效作用发掘是落脚点。
借鉴业界研究经验,我们或可结合新时期特别是90后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提炼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即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情下,将德育置于首位,充分体现党对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核心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4]准确定位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就要求高校民族生德育工作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支持下坚定走“人本化发展、人性化发展、人文化发展”的育人之路,强调注重和谐统一的兼顾性,重视人本发展的差异性。
(三)理论界民族大学生教育方法摭述。
高校民族大学生教育方法在理论界的诸多研究中常有涉列,且已形成具有原则方法指导、基本教育模式和特殊教育方法三位一体的理论构架。其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又较好地反映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性、普遍规律和特殊诉求。
综合理论界的研究指向,在原则方法指导方面,主要定位于情为先导、情理结合的方法,其是指在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融,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的实效;同时,辅以理论与实践教育双线共融的方法,即不仅要进行方策政论等理论教育,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层面,既要顾及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实际,又要注重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当前思想实际,更要联系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5]力求以具有民族风和民族魂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亲切感人的气息,潜移默化地主动影响民族大学生的认知和行动;理论界的研究还普遍认为,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的方法更能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持久、高效的活力,将正向的精神激励如荣誉的授予和正面的物质激励如奖助学金的颁发相结合,从而更好的激发大学生多层次的自我提升。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则方法的引领下,经过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究,已形成运用较为广泛、作用较为显著的基本教育方法。具体主要包括:理论教育法,即高校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民族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教育法,即高校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民族大学生参与到广泛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实践中增识长干,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榜样示范法,即高校教育者以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为范例,重视发挥榜样的感召力和示范的说服力,科学有效地激发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对于基本教育方法而言,据业界撰文研究来看,在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更要应对特殊、解决关键,探究常用的特殊教育方法,如细化育人法、冲突缓解法、跟踪教育法等。细化育人法指高校民族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教育细化、管理细致、服务细心”[6],多途径、多方位、多手段加强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冲突缓解法指针对民族大学生矛盾激化、冲突热化的特殊情况下所采用的缓和冲突、化解矛盾的特殊方法。其主要包含“热处理法、冷处理法、隔离法、转移法和调节限制法”等典型方法;跟踪教育法主要针对民族大学生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进行跟踪,将引导教育与并行教育整合应用,其具体包括普遍跟踪法与重点跟踪法、明示跟踪法与暗示跟踪法、启示跟踪法与警示跟踪法。
摭述理论界现有的方法研究成果,可以见出,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强本固基的条件下,具有其独创性和针对性,并形成了一定的常项方法。然而,在理论方法的梳理层面,还有欠完善。针对特殊的目标定位,将诸多方法由点织成线,由线理成面,由面铺成可致用、可适用的普遍性实践模式,应是理论方法探究的终极目标。
三、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民族大学生所有价值观念中最本质、最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是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是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7]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思想引领的前提,共同理想的追求是思想教育的核心,爱国精神的渗透是思想建设的关键,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思想发展的动力,成长定势的迁移是思想塑造的条件,在诸上高校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梳理过程中,其为当代高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内容上的参照和形式上的依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8]然而,长期以来,各民族间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自尊心强、依赖性高、自律性差、承受力小、自控力弱、适应期长、价值观多元等特点。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其对象性上具有强烈而深厚的本民族文化烙印,即“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状况并具备了自己的心理水平,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然对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及教育环境产生矛盾心理。”[9]
综上所见,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即“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等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凝练整合方法、倚托工作实践、形成具化模式,积极展开“五个三民族生育人工程”,即注重三个结合、坚持三个贴近、定位三个阶段、明确三个机制、构建三种模式。“五个三民族生育人工程”的阶段性推进与持续性发展,将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提供有效的体系化指导。
(一)注重三个结合,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工作。
1.与党员发展相结合。
高校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注意积极吸收优秀民族大学生入党,充分发挥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制定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层次化模式,形成“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片;带动一片,示范全体”的良好局面,是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基础工作的精神动力。
2.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在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下,坚持将情感教育作为民族生管理的核心手段,视实际情况制定“双一计划”即设立“一个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建立“一个疆籍学子互助会”,为少数民族同学特别是疆藏少数民族同学的情感交流和学习促进提供平台。
3.与民族教育相结合。
民族特色教育始终要摆在高校民族生教育的育人首位,以“促文化、共交流、强认同”为目标载体,组织开展涵盖民族文化、民族风俗等多层面的民族教育系列活动,如尊重民俗民风的“乡音美,民族魂”少数民族节日风俗会;尊重民族文化的“感恩华夏,情系边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尊重民族感情的“学子一家,携手未来”民族学子成长恳谈会等。
(二)坚持三个贴近,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工作。
1.贴近民族学生思想特点。
当代民族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和宗教意识,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掘新平台,进行新尝试。依托多媒体形式,开拓多点网络教育阵地,更能贴近民族学生的思想实际。基于网络QQ和博客平台下的民族生“校、院、级(年级)、班、寝”五级育人网的形成和建制,使手机飞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一种“随即课堂”,最大化地贴近并有效引导民族生的思想发展。
2.贴近民族学生现实需求。
目前,综合性高校接收的民族生生源基本来自于三大口径:即全国统考生、内地高中班、民族预科生。针对民族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调研、实践总结,积极整合资源,实行“全国统考生出成绩”、“内地高中班出骨干”、“民族预科生出示范”的三维管理方法。有重点、分层面的“分区育人方法”,更加合理的贴近民族学生的现实需求。
3.贴近民族学生民族特色。
高校在重视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建设和专业水平建设的前提下,力求使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做到掌握应知须知的民族风俗知识、把握基本的民族宗教信仰内涵。在一线工作中,要勤沟通、勤深入,更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宗教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致的思想进行对接渗透,更好地在思想上加强民族生自我管理能力,贴近民族学生的民族特色。
(三)定位三个阶段,有效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提升工作。
1.定位民族学生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做好民族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高校可充分利用“民族新生军训、民族朋辈引导、大学启蒙讲座”三个平台,通过“班导师进课堂、班主任进班级、辅导员进寝室”等多项措施,帮助少数民族新生实现“生活适应、经济适应、学业适应、成才适应”,积极引导民族学生的大学自我适应,是做好民族生过程教育的基础。
2.定位民族学生过程教育。
做好民族学生特定时期的阶段性教育,特别是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和应激事件的安全稳定工作,是民族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高校民族生管理工作要在维稳工作的锤炼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民族生特殊时期维稳工作应急机制”,即“信息员通报制、辅导员座谈制、民族生骨干引领制”等方式方法。
3.定位民族学生毕业教育。
民族生毕业教育是民族生思想教育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民族生毕业教育要形成“就业指导、感恩教育、诚信意识”三位一体的毕业教育模式。针对民族生就业成立民族毕业生就业委员会,进行政策引导、保证信息通畅,并量身定做专项职业规划、单独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展开诚信感恩教育座谈会、组建优秀民族毕业生民族之星报告团,确保民族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民族生诚信还贷、感恩社会理念形成的有效保障。
(四)明确三个机制,合理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保障工作。
1.明确组织保障机制。
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可尝试建立民族生管理三级机构,即学校成立少数民族工作小组,学院成立少数民族文化交流部、专业内形成少数民族学业促进会,基本保证民族学生事务处理有依据、管理工作有层次。校、院民族生事务工作者要在定位至思想困难、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特殊民族学生的同时,力争实现特殊学生结对帮抚制度,确保发挥实际组织保障作用。
2.明确刚性约束机制。
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前提下,充分参照高校学生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结合在校民族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少数民族学生常规管理办法》,要广泛涉及民族生日常管理问题、民族生宗教仪式问题、民族生奖惩违纪问题等方面,力主于将管理与激励、管理与自主、管理与约束相结合。
3.明确柔性调适机制。
柔性调适机制既是要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又是对刚性约束机制的有益补充。其突破了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传统民族生培养模式,注重个体性、情感性和持久性。民族学生档案管理库的建立是发挥柔性调适机制的基础,包括民族生基本信息、资助明细、学习成绩、奖惩违纪、文艺特长、动态评价等内容的档案管理,不仅可实时记录学生表现情况,更可对民族学生思想教育进行即时指导和方法修正。此外,充分利用党团学习、社会实践、班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五)构建三个维度,稳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工作。
1.构建内外联动的助学模式。
育人始终是高校少数民族思想工作的基点,而学风的建设、学业的培养又是育人的要点,民族生助学工作方面,要以内外联动的助学模式为载体导向。内部环境方面,注重民族生学习骨干、自律骨干、组织骨干等三个骨干的培养,骨干的培养扎实于大一的新生培养工作中,充分发挥民族学子朋辈导学的牵引作用和示范作用。外部环境方面,发挥疆藏汉族优秀学生助学业适应、优秀学生党员助学业发展、学业优秀学生助学业提升等三个优秀的作用,打造出第二课堂、重温课堂、一对一课堂等联动助学载体。
2.构建助困为主的资贷模式。
高校民族生助困工作要立足于2007年国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做好民族贫困生工作的同时,发挥资助育人的双效作用。以秉持零距离换乘理论为指导,以年阶为主线,力争实现大一全面摸底,建民族贫困生档案;大二重点谈话,明晰民族贫困生特殊情况;大三抽样筛选,排查民族贫困生动态情况;大四诚信教育,注重贫困生诚信精神养成。依托于各高校健全的困难生资助工作体系,实行“以有偿资助为主,以无偿资助为辅”的助困原则,意在培养民族贫困生的自强自立能力,实现资助育人的资贷目标。
3.构建导引结合的帮抚模式。
在民族大学生帮抚方面,要积极重视其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做到关注及时,预防及时,处理及时,跟踪及时,评估及时。高校应立足于民族生心理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三大层面,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析和总结,逐步探索出导引结合的民族学生帮抚模式。导在疏导,同一民族的朋辈心理辅导为主。引在指引,以人际关系适应特别是寝室关系适应的心理辅导为主。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团体辅导、实施素质拓展等方式,一方面,解除大一新生的心理戒备;另一方面,强化民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旨在达到习俗上尊重,生活上关爱,文化上交会的三重目标。
“五个三民族生育人工程”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政策导向性、实践特殊性和方法多变性。育人工程要充分强调学生本位、教育本位、民族本位这一实践理念,充分倚托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这一实践内容,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核,要结合高等教育的育人主载体、贴近民族教育的宏观主方向、定位年阶教育的主特点、明确管理调适的主方法、构建服务引导的主模式,最终形成既契合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的科学化方法,又紧合我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民族愿景的合理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金树人等.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杰拉尔德・柯瑞.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赵志毅.中国民族德育135教育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8]国家民委教育司编.新时期民族教育工作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9]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3
[10]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1]欧以克.民族高等教育学概论[M].民族出版社,2005
[12]付 春.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统一战线作为研究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
>>>下页带来更多的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