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论文集

秋梅分享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比较文学论文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集篇1

  浅探构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自19世纪后半叶兴起以来,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然而,因比较文学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和跨界性,时至今日还未出现学界公认的比较文学的权威定义。与此同时,虽然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但有关比较文学的“性质、研究范围和意义,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议”,有的学者甚至非常狭隘地将比较文学等同于比较方法,看不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理依据、学术价值和意义,比较文学的危机说和死亡说也有一定市场。

  这说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输送新鲜血液来提供发展的动力,需要提供新的视界来拓展内涵。邹建军教授《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以下简称《多维视野》)就是为行进到一定阶段的比较文学输送新鲜血液和提供多维视界的学术力作。现略述四点,以便管中窥豹。

  第一,强烈的学术问题意识。

  学术研究是一种或显或隐的学术对话,而不是自言自语的个人独白,学术对话的生发动力是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意识或者发现的学术问题,这种学术问题意识能有效地促成或者保障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原创性、前瞻性、现实性等学术品位。《多维视野》很好地显示了强烈的学术问题意识。要进行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首先应该从学理上阐发比较文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面对国内外部分学者所谓比较文学“危机论”甚至“死亡论”的偏激观点,本书作者不是简单地赞成附和或者驳斥反对,而是力图诊断比较文学研究而不是比较文学本身出现了哪些问题。他有一个鲜明的学术观点,即比较文学有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有其学科的独立性。笔者认为,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分开来进行描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明晰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术差别,而且更能彰显比较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人和人的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差别性,不能因为人的道德行为在某个时期的普遍下降而否认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多维视野》指出,国外学界之所以发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死亡的声音,是因为国外比较文学研究深受理论化学术研究环境之害,比较文学研究面临“理论化”和“空洞化”的危机。

  可以说,问题意识是贯穿本书的主线。这里仅举对易卜生诗歌之评论。挪威戏剧大家易卜生以诗歌写作开始其文学生涯,但却并不以诗名享誉世界,那究竟是一些什么内在因素使得易卜生的诗歌无法与其戏剧创作比翼齐飞呢?本书作者通过细读易卜生诗歌文本,归结出易卜生诗歌写作的“外观”、“内视”、“象征”三种向度,条分缕析地阐发了每种向度的诗歌表现形态及其成因。

  这种由问题意识引发的学术探讨,不仅可以深化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如对《绒鸭》一诗的文本解读),而且能对作家的艺术成就做出更加符合历史语境的批评,一种客观公正的学术判断,后者在对易卜生诗歌艺术的讨论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认为易卜生之所以没有“写出更多的象征性向度、至少是内视性向度的诗作”,其原因可能是“他的诗歌写作形态是不稳定的,其对于诗歌艺术的探索还处于行进的途中”。

  第二,高远的国际视域。

  比较文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世界文学研究,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比较文学研究者务必用一种宏大而高远的世界眼光进行学术思量。本书作者对此有着深刻体认,指出。“在世界文学景观正在形成的时代,以一种国际的视角与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多维视野>无疑追求并体现出了国际视域与世界眼光,其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和比较文学学科的“文学间性”的讨论,正是国际视域的有力诠释。本书作者大量阅读了近30年来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文献,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图景”概括为“平行模式”、“上升模式”、“下潜模式”,并精辟地分析了每种模式的内涵、研究对象和学术方法等。与此同时,根据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成功经验《多维视野》指出,“下潜模式”即扎实却颇可见功力的个案研究,将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以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构建,产生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3种模式是相互联系的。“平行模式”是世界走向我们,“上升模式”是我们走向世界,“下潜模式”是我们接受世界和走向世界的出发点和立身之本。面对当今世界学术研究的“理论化”和“空洞化”倾向,《多维视野》特别强调了“下潜模式”的学术价值,并以丰富且见解独到的个案研究,展示了“下潜模式”的广阔学术空间。这种学术主张是对世界学术发展史的准确把握,以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为宏伟己任的“上升模式”,务必以“下潜模式”即个案研究为前提,否则,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构想,也许只会是海市蜃楼,虽然美丽却较虚幻。

  对于何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苏俄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分歧大,难以达成一致的定义,但正是这些观点丰富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内涵。《多维视野》无意去为比较文学下定义,但它对“文学间性”的讨论极可能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产生影响,因为“文学间性”明确了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和研究的内容。《多维视野》借助乐黛云先生提出的“文学间性”概念,“将其上升到学科高度进行集中讨论”,涵盖了研究者主体、研究对象的范畴、研究对象的特质等丰富内涵。基于对比较文学学术史的准确把握,本书作者大胆地提出,“文学间性”规定了文学关系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具有文学间性的比较文学”,“文学间性”昭示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文学间性”作为比较文学如此重要的概念,如学界能深入全面地层开讨论,对学科建设必是一件幸事。

  第三,对比较文学教育的学科反思。

  比较文学是否会迎来朝阳满庭的明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文学教育。《多维视野》拿出4个章节的篇幅来讨论比较文学教育问题,不仅涉及国民教育体系内的本科和硕士阶段,而且还涉及网络资源对比较文学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内也出版了许多比较文学著作,但很少讨论比较文学教育问题。

  《多维视野》能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讨论比较文学教育问题,其智力支持是作者多年积淀的课堂经历和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多维视野》对比较文学教育现状的打量是一种学科建设性反思,器识弘旷地指出了目前比较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根据作者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就国民教育体系而言,比较文学教育涉及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等诸阶段。《多维视野》注意到了本科教育对培育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队伍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指出,“本科阶段的学生,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生理学的角度来说,都处于成长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其可塑性特别大,课堂教学对其产生的影响,往往要大于研究生阶段”。

  然而,对于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育,对此进行思考的人不多,以至到如今,基础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究竟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或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书作者通过查阅现行比较文学教材,调查相关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设计,发现目前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育存在“空洞化”、“理论化”、“边缘化”等问题。这样的比较文学教育,不仅会扼杀莘莘学子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务实求新的严谨治学态度。

  对此,他提出要以“文学史化”原则指导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要树立“实践性”是本科比较文学教学的核心教育理念。《多维视野》坚持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具备的、既古老又全新的课程”;对于实践性和理论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多维视野》指出。“任何文学理论不可能凭空产生;理论的性质是抽象的,而理论的来源却只能是自己和前人的实践”。不难看出,实践性是比较文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第四,文化对话的多维视野。

  理论化时代和中国学派建立的理论需求,使得“许多学者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多维视野》很好地纠正了这种狭隘观点,坚持比较文学是一种多元文化对话活动,这种文化对话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丰富内涵,展现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无限魅力和美好未来。邹建军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文学地理学的探讨和研究,《多维视野》第四章就运用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相关概念,描述和概括文学流传的5种方式及其内在动因,生动形象;第十二章对易卜生诗歌的研究也运用了“向度”这个现代地理学术语,缕述易卜生诗歌的艺术存在形态,颇得诗中三味。这些都是比较文学研究运用跨学科文化对话的成功尝试,颇富启发意义。文化对话活动更表现在中国学者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的对话。聂珍

  钊教授所倡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说是中国学者构建的比较文学对话批评理论,体现了中国学者的人文伦理关怀。本书作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进行了深刻把握,并运用这种批评方法展开了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的文化对话,包括易卜生和英国湖畔诗派诗人,且多有独到发现。例如,《多维视野》将湖畔诗派诗人的自由观纳入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进行对话,发现了湖畔诗派诗人的理想自由是“形成人、自然与上帝的三位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和谐关系实现了伦理关系最佳化的自由形态,比较文学研究的这种文化对话机制可以有效地从多元文化视野考察作家作品的艺术形态,表达研究主体的独到见解,而不是拾人牙慧或者人云亦云,从而推动学术创新。

  《多维视野》第十七章透辟地论述了柯勒律治诗歌的“想象性的艺术空间、超凡出奇的心理意象和浓郁的悲剧精神”,认为这些是柯勒律治诗歌艺术品质的具体表现,其品位已经达到钟嵘《诗品》所言的上品。就中国诗人和诗歌而言,《多维视野》对闻一多、贺敬之、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和当代性等的讨论,无一不充溢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从而生成了多维学术视野。

  总结

  《多维视野》以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互动为观照点,坚持实践性原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立身之本,以世界性的眼光体认和审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剖析和诊断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诸多疑难症状,展望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势。《多维视野》是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既显示了独立求索的学术勇气和品位,又呈露出务实创新的治学本分。

  比较文学论文集篇2

  浅谈比较文学课程教学

  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发展速度很快,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然而它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一直差强人意。由于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过于庞杂,导致了它设定的教学目标有些理想化,教师很难以明确统一的教学方法来讲授全部内容,学生也无法真正地理解、把握课程内容。所以,比较文学课程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关键词:比较文学 教学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比较文学获得了全面的复兴,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人文学科之一,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它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比较文学学科知识全面地进入高等教育,确实给中文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股活力。在中文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譬如在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各门专业课程的老师经常会有意识地借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进行讲授课程,从而在中外文学的比较联系中,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与自己所熟悉的文学知识的联系中,获得对于新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然而令人深感困惑的是,恰恰就是在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其实际所达到的效果,却总是有些差强人意,甚至令人颇为沮丧。

  客观地说,中文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正式修习比较文学课程之前,都曾对这门课程怀有深厚的兴趣,甚至对此抱有较大的期待。因为在中文学科中,比较文学属于一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颖的课程,是最能够贴近当今人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一门课程,而且在许多以“比较××学”命名的课程中,比较文学是一门发展得最为成熟和规范的课程。许多学生都是在其他文学课程中,在聆听老师以比较文学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比较文学的价值,很多学生在阅读浏览各种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期刊时,也都清楚地看到有许多文学研究的学术成果都具有明显的比较文学色彩。所以,他们对于即将要开设的比较文学课程,普遍怀有很大的敬意和期待。

  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由于教师本身的问题。不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目前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的庞杂性,其实这正是令许多比较文学任课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就目前国内高校中所使用的一些比较文学教科书而言,我们不难发现,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文学的学科形成和发展史、由比较文学研究的各种类型所组成的内部体系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其中,构成内部体系的几大研究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具体门类,自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发展史和研究方法论也是整个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的描述和梳理,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之“比较”的独特含义,同时也为学科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成和相互联系提供了合法的历史依据。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存在”的价值,当然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实施才能够得以实现。同时,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描述学科发展史和研究方法论,还是讲解比较文学的各种研究类型及其下属的具体门类,借助各种具体的研究案例来予以说明。

  这样一来,这门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显得极其庞杂,而且其课程属性和特征也显得含混不清了。比较文学中,学科发展史部分的讲解显然属于知识性内容,各种研究类型及其下属的具体门类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理论色彩,而研究方法论和有关研究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则会具有实践性特征。比较文学课程属性的混杂性和讲授内容的庞杂性,必然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造成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过于空泛和理想化

  一般说来,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自然会有其要实现的目标。一是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地理解和辨析其中一系列专门的概念和术语;二是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训练,初步掌握对有关中外文学现象进行一些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并树立一种自觉的跨文化的比较意识。

  这些目标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很难真正地实现。尽管这三个目标确实是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所包容的三大块内容密切相联,但是由于这三大块内容的属性和侧重点并不具备共同的一致性,所以这三个目标其实也都是各自为阵,分别属于理论知识、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并且已远远超出了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实际上属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说,第二与第三个目标本身就显得过于空泛,不具有切实的可测试性。第一个目标看似具有可测试性,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类型其实也都是各成一体的,每个类型所涉及的概念术语和方法理论都与其他类型的概念术语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人们很难在理论层面上把它们完整地串连起来,教师也只能就事论事地对每一个研究类型分别进行相对孤立地描述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便只能机械地对它们进行个别性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最后很少有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真正做到系统全面的掌握和深入地理解辨析。

  二、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变换不定

  在讲授比较文学课程时总是感到很困难,而将某个章节的内容讲解得非常精彩,然而一旦想到要把比较文学课程的全部内容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就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整个课程的几大块内容的属性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课程不同章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地变幻位置,调整角度,用不同的话语方式来进行讲解,有时候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介绍,有时候必须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和逻辑上的论证,有时候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上的具体指导。

  譬如,当课程内容讲到“平行研究”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平行研究”概念的源起和发展进行知识性的介绍,以说明它的独特性;接着则需要对它的内涵及其一些相关的概念术语进行理论上的阐述,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概念术语是直接来自于一般文学理论的,所以教师就要把它们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差异性进行剖析和辨别;

  最后,教师还要例举出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演绎和说明,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并作出适当的指导。这样的讲课方式说来好像很简单,可一旦付诸实施却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极其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具备相当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能力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即使授课教师确实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了,但是在方法和语言方式几经变换的授课过程中,客观上却已经把这一课程的重心弄得模糊不清了,而且其中一些概念的理论阐释与后来具体案例的举证过程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如果这样的做法只是偶尔为之,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实际上比较文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所以教师也会不由自主地偏离自己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比较文学课程学习目的性的偏离

  尽管比较文学课程开课时,教师总会把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告知给学生,而且也能够获得部分学生的认同。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展开,其内容的庞杂性也明显地显露出来,必然会令学生感到困惑。

  由于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授课方式的多变性,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对某个知识点有所理解,而根本不可能从思想逻辑上对于整个课程内容达到系统整体的把握,由此而生的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结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结果往往是比较文学课程预设的理想目标与课程讲授过程中实际上获得授课效果之间,学生们对于该课程原本较高的期待心理与听课过程中所获得的实际感受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落差,再加上作为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比较文学通常也会采用闭卷形式的考试要求,这使得学生最终只能无奈地放弃各种兴趣和期待,只是把它当作一门枯燥乏味的考试科目来对待。

  学生们最后自然会采用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来应对这门课程,那就是机械地背诵和记忆许多自己并不怎么理解的概念、术语和基本理论,虽然他们的试卷上会熟练地条条罗列,实际上却不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和用处。学生的这些做法,一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二是为了在将来考研时能用的上,而考试过后,学生们基本上都不会再去理会“为何要学比较文学”这一问题了。

  比较文学内容的庞杂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引起的问题还有很多,然而一个普遍的结局却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它致使该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这里我们认真地进行反思:我们为何非要把比较文学整个学科的全部内容统统塞到一门课程里呢?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目前的高校教育根本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的讲授把本科生训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人才。

  因此我们应当调低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而着力于培育和增强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认知和兴趣。为此,我们需要对比较文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压缩和简化,并且通过一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这样才会取得更好、更实际的教学效果。比较文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科,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它也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课程,对于如何让这门课程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产生真正实用的价值,仍需要大家来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02.

  [2]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6.

  [3]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主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03.

  [4]杨乃乔,伍晓明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

    29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