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

秋梅分享

  比较文学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国内外学界至今都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篇1

  浅探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与文学变异

  摘要:形象学研究一直未能合理地解释两个本质性的问题,一是文本意义上的他国形象与现实社会、历史文献有异;二是接受过程中读者所还原的形象与作家所塑造的形象有异。本文认为形象在塑造、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多重变异现象,变异的深层原因是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与制约。

  关键词:形象学;法国学派;集体想象物;文学变异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发展于1880年代的欧陆诸国,由卡雷创立,经巴柔、莫哈、基亚等人的不断努力,当代已成为比较文学领域颇具扩张力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形象学研究局限于历史研究方法,一味强调事实关系,囿于文本,繁琐考证,将鲜活的文学文本当做纯粹的历史文献,忽视文学形象的美学价值,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狭隘民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都限制了形象学研究的发展。

  事实上,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只是文本意义上的形象,它是作家主体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也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反映,是一种文化形象,代表了一国对另一国的态度和看法。异国形象的建构包含了作者对异国文化的总体认识,同时在潜意识中又代表一个群体对异国文化的精神观照,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言说。另一方面,形象本身与形象建构,也透露出作家和本国人的心态,“他者”形象是反观“自我”形象的一面镜子。正如当代文艺理论家佛克马所指出的那样,“赫胥黎的《海岛》中对东方的描写受到赛义德的批评,因为这部作品所表现的东方实际上是构想出的东方。”

  一 集体想象物如何实证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形象学研究上是求“同”的,其基本方法是实证,本文认为形象学是“异”的研究,异国形象是想象,是集体想象物,image就是something imagined,所以形象学研究就是辩“异”。具体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形象之“异”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人物形象,相对于“原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二是考察“异”是如何发生的。形象的生成、传递、接受是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作家是如何塑造的,读者是如何解读、还原的。三是思考“异”何以会发生,集体是如何想象的,深层的文化原因何在。

  早期的形象学研究即已包含了变异的因子,正如后来巴柔所说:“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这里的“重组”、“重写”意味着这种形象是一种变异的形象,这是从实证研究求“真”的现象考证向理性主义求“异”的本质探求作出的可贵努力。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真实的原则,即并不会或不能忠实地描绘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

  作家对文学形象的创造与读者的接受,不可避免会产生二度变异,所以运用实证的方法很难对形象学进行研究。形象学研究的实质就是变异,法国学派在最早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就已提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形象”问题,证明他们早已涉足非实证性变异学领域的研究,只是自己还未察觉,因而也没能从学科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

  正如八大山人画笔下怒目圆睁的鸟是对自然鸟的变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观众对艺术形象接受、还原的变异,他国人物形象的创造与接受,正是这样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其学理性亦可以从保尔・利科等人的想象理论中找到理论根据。保尔・利科将休谟那种把想象物归诸感知的理论命名为“再现式想象”,将萨特那种认为想象物“基本上根据缺席和不在场来构思”的理论命名为“创造性想象”。

  巴柔认为:“他者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所以形象学所关注的是文学和文化互动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形象,就必须将其置于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扩大的“新的视域要求研究者不仅考虑到文学文本,其生产及传播条件,而且要考虑到人们写作、思想、生活所使用的一切文化材料”。

  新批评的那种将文本作为完全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的文本分析法则因此而受到质疑,因为这种形象不仅是作家个人呕心沥血的产物,而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和想象,它要求研究者的重心不再局限于文本、修辞、话语,而要将他者形象纳入到总体分析的框架之中,既考察文学文本中他者形象生产、传播、接受的条件,又将这种文学形象与同时代的报刊、影视及其他媒介的描述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使更多的材料和证据加入到接受的文学研究视野中来,从而使文学研究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交汇,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将其联系起来。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探究,研究者可以发现作家与集体想象物之间种种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

  考察他者形象与他者现实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于注视者,在于注视者一方的文化模式,因为变异是肯定的,当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作家这一创造主体,是如何接收、注视、创作、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作家的潜意识中集体是如何想象他国想象的,如近代“西方人的话语表现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漠视,贬低和拒斥,欧洲中心主义通过把欧洲以外的世界再现为愚昧、落后、懒惰,成为东方的同义词,因而需要欧洲的介入而界定为落后的从而服务于殖民主义事业”。其次是关注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形象学讨论的重点自然不是异国形象描写的真实抑或失实,而是考辨作家何以塑造出那样的形象,追溯异域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当时的语境下是如何生成的。

  异国形象与现实中的异国之间,他者形象的真实程度并不能决定这一形象的审美价值。考察他者形象与他者现实之间关系的重点在于对注视者一方文化模式的产生、发展、传播与影响的探寻。席勒创作的《杜兰朵》中,“杜兰朵对于自由、压迫、自我价值等观念的认识,就那个时代的中国而言,不仅作为一个女人的意见,即使作为一个男人的意见也是不可思议的”。因而,“作为理解《杜兰朵》的历史背景的应是欧洲思想史,而不是历史上的中国。”

  二 形象传递中的变异机制

  法国学者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特质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归纳在一起,使“比较”二字摆脱美学的含义,获得一个科学的含义。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马・法・基亚称:“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卡雷也指出比较文学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及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从形象学的各要素分析,它主要是指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表现出的他国形象。“他国形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

  然而,文学形象的传递是非常复杂的,宏观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变异(Literary variation),一是作家创作时与原型的变异;二是读者接受、还原时与文本形象的变异。就文本而言,又有语言层面的变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在1930年代,为了便于国人接受,“milky way”被译为“银河”,而不是“牛奶路”、“神奶路”,就是明证。也有文学层面的变异,不同的作家写作同一题材的作品,主题、手法各异。具体而言,形象的变异现象发生在四个层面。

  一是文字层面的变异。

  属于翻译学或译介学研究的范畴,在进行研究时将文学的变异现象作为首要的研究对象,把注意力从语词翻译研究转向语词的变异本身。我国翻译界曾有这样一个特例,不懂外文的林纾竟然成为一代翻译大家,康有为在《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中赞其“译才并世数严林”,钱钟书也著文《林译小说研究》探讨林纾的翻译问题。

  从翻译技术层面看,林译小说许多都走了样,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是选译、节译,或者随意删改,更有甚者,写人写景的许多地方都有想象的成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这就是文学变异的问题,为了照顾中国读者阅读小说的习惯,译者不得已而为之,将外国人的名字归化,去掉大量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部分,以突出故事情节,将外国的现代语言换成简明、雅洁的中国文言。

  文艺理论家敏泽先生认为,美国的意象派诗人庞德的意象诗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当时的西方意象派诗人们掀起了学习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潮,他们在研究和翻译汉诗的过程中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性、生动性、鲜明的形象性和动态美赞叹不已,而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研究和翻译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意象主义的发展。”

  赵毅衡先生在《远游的诗神》中也提到了意象诗的源流问题,认为“庞德是新诗运动中的大诗人,他是先接触日本徘句,然后转向中国诗的。观察这个变化过程,对于考察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庞德从汉字中受到启发,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意象,如东方的“东”由一个“日”和一个“木”组成,以太阳挂在树梢上指称方位,这种由象形到抽象再还原为情景的语意现象,其深处有一个形象的文字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变异问题。

  二是文学作品中他国形象的变异。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从形象产生到还原有一个变异的过程,我们应从文化或文学的深层次人手,分析其规律。比如我们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洋人”形象时会发现,其形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变,(一)近代文学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特点是“奇”、“怪”,深层理由是长期闭关锁国造成了国人无知、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对洋人形象丑化、妖魔化。(二)现代文学作品中洋人形象的演变情况是,大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原型”大多“变”、“异”,深层的文化原因是“师夷长技”的学生心态,手法大多是将之美化、乌托邦化;港、台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相对“本”、“真”,因为作家身处殖民主义环境,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书写。

  三是相同的文学主题和文类在不同的语境下发生变异的问题。

  中西小说写作目的不同,所以叙事模式亦不同,西方小说治目宜阅读,中国小说治耳宜讲说;西方小说常鸿篇巨制,动辄万字,而中国古典小说多为章回体,更像连续剧。

  四是文化语境不同造成的接受方面的变异。

  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造成文学现象在跨越文化集团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过滤背景下的误读现象,比如《格列佛游记》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可是谁会想到该书在世界各国的流传中却成了受妇孺喜爱的、单纯的少儿读物。唐朝僧入寒山的诗在中国实在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在1950年代的美国,他确是反主流文化青年们的偶像。而三仙姑的形象在性格外向、好表现的美国人看来可不像在中国这么负面。

  三 形象研究要走中国化之路

  我国的形象学研究要走学科本土化之路,需要克服学术上的殖民心态。形象学是法国人所创,然而其中的文化沙文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倾向和过分强调考据而忽视美学思考的弊病显然是存在的,中国学者应勇于推陈出新,不能老跟在西方学者后面学步,比起西方的“中国人形象”研究,如果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西方人――“洋人”形象,很显然,我们具有文献方面的优势,事实上其结论也应该是更有理据的。

  多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已经打通了比较文化的学术通道,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开展了以对话、沟通,尊重、理解、共建人类多元文化为宗旨的各种学术活动。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理论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从时代的全球化和文化转型的新角度,在融合多元文化视野的基础上创建比较文学学科的新未来,也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第三阶段的地位、作用和走向的看法。

  中国学者摆脱比较文学的传统观念,冲破比较文学“欧洲中心论”的藩篱,不断更新比较文学的观念、方法,以新观念、新眼光,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文学研究,开展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对话,促进互识、互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期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共建全球的多元文学和文化。

  形象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学科的发展与深化呼唤理论的思维,比如学科的本土化问题。面对新世纪的形象学研究,中国学者要有为世界文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力争学术独立的勇气。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挖掘到中国古今文论中有关形象学研究的理论资料。同时,我们的优势在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料的丰富,应该扬长避短,着眼于国内的文献,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搞外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二是研究视野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开阔一些,形象研究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探讨:

  (一)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犹太人形象、《简・爱》中的南美人形象,欧美人长于此项;(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如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这方面的工作汉学家做得比较多;

  (三)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的主战场,如留学生散文中的导师形象,客观地说,外国人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无论在史料占有,抑或是文本解读上,都不可能赶得上我们;

  (四)华人自塑形象,如老舍《二马》中的马氏父子、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等人,张艺谋电影中的近代国人形象等;

  (五)外国人的自塑形象,如美国人写的《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写的《丑陋的日本人》等。

  三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形象学涉及的领域众多,其研究必然是多指向、多维度和多领域的,与其他学科和领域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形象学研究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结合,拓宽新的形象研究领域,展现新的生命力。

  形象学研究尚有一些关乎学科发展的问题,如仍然局限于影响研究。本文认为,学科建设目前有“三个转向”和“一个注意”的工作要做:

  (一)转向对“主体”的研究。理解异族与认识自我是密不可分的,一国作家塑造的异国形象,是将异国作为一个他者来看待的,这个他者是认识自我、反观自我的一面镜子,研究他者是有意义的,而审视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更有意义。

  (二)转向总体分析。文学作品所包含、传播的文学形象与历史、社会、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形象研究不能够将文本阅读简单化,不能局限于文本研究文学形象。形象研究必须考察一个民族对异国看法的总和,即由感知、阅读,加上想象而得到的有关异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个层面的看法的总和。形象是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比如要想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学,首先就一定要了解、熟悉并领会他们的文化和信仰,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更是如此,否则,我们的视野将会很狭窄,论断亦将不免偏狭。

  (三)转向对“异”的研究。形象从作家的塑造到读者的接受,有一个变异过程,以前的研究求同较多,考证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而对“变”和“异”的研究重视不够。

  (四)当然,辩证地看,形象学研究仍然要坚持以文本为主,注意避免泛文化的空对空的研究倾向。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集篇2

  浅议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前景十分广阔光明。比较作为一种手段,古来有之,以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比较或以一事件同另一事件的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屡见不鲜的。但是比较作为一种手段,特别是作为一种文学手段运用于文学中,并且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以促进文学的发展则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中,以融合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更应 值得重视和探讨。

  关键词:比较文学 中学语文 教学渗透

  一、比较文学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跨越性的研究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比较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家与跨学科,这不是要求研究对象同时要跨越四个方面,凡只要能够跨越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体现比较文学的跨越性。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如果研究的对象没有跨越性,就不能构成为比较文学研究。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四个跨越”。比较文学的跨越性,主要体现在两种民族文化的跨越,即我们研究的对象只要是两种文化的跨越,就能够体现出独立的比较文学的意义,即认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因为这是两种文学存在可比性的基础,两种以上的文学之所以存在各自的价值之最根本的原因。

  在四个跨越中,跨国家与跨民族并不说明实质性的意义,或者说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跨越。从一般的意义而言,只要跨越了语言也就跨越了文化,然而也不尽然,比如英语世界中却存在多种多样的文化。因此,跨越性的理念其实就体现在跨越文化上,只有跨越文化才与文学的不同特点产生密切的联系。

  跨越性的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有什么联系呢?如果能够体现这样一种跨越理念,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更大扩展,尽可能地在两种文化的比较里来认识作家与作品等文学现象。在我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文学性很强的学科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如鱼得水,前景十分广阔。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习得,而忽视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在关联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从而造成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割裂与脱节,形成了块状教学的现状,即文言文、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的分块教学以及同一文体不同篇章的分块教学,殊不知不同文体之间或同一文体不同篇章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比较文学的诞生和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填补了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形成一道独特的亮点。笔者是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现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具体谈谈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

  二、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一块

  而现存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纯粹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故笔者认为比较文学的渗透能够活跃文言文教学的气氛。例如:教师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结合前面课文《邹忌讽秦王纳柬》和《触龙说赵太后》等,也可以结合前面几册和后面几册的相关课文一起来上,通过比较借鉴来达到教学效果。

  这种比较可以是跨年级之间的教学,也可以是跨文体、跨时代之间的比较,只要有利于比较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会打乱教学安排的进程,但是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小说教学重在学生的体会与领悟。在教学中同样可以引进比较文学。比如中西小说间的比较,不同时代小说间的比较,只要两者存在着可比性。比如,在《红楼梦》教学中,可以课外让学生阅读《浮士德》,再在课堂上安排一课时让学生比较《红楼梦》与西方的《浮士德》。刚开始的比较未必要深入,但可以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和教师的引导提示而逐渐深入。

  如此,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西方的文学名著而且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红楼梦》,可谓一举两得。诗歌的比较也是如此,可以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别间的比较。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拥有比较文学观念呢?可以通过培训路径: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曾经提出这样的要求:中师与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新的课程,其中就有比较文学。北师大的刘象愚教授曾经主编过专供其用的《比较文学》,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究竟有多少中学与中师语文教师参与了这样的学习,我们不得而知。我认为这样的构想是很好的,因为教师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将一些最新的学术观念与学术研究方法提供给他们,是有重大意义的。[2]

  结语

  只要双方存在着可比性,只要存在着可比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比较文学的优势发展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这是因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观念与中学生需要的辩证观念是相通的,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各民族文学对话的观念以及以审美为基点的平行研究与比较诗学研究,与中学生需要的民主观念与美学观念也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所以,就当代中学生时代观念的构成而言,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结合尤显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征.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比较文学教育的策略初探[J]

  [2] 鲁春梅.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比较文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魅力中国,2010(3).

    296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