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成为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
若木分享
随着“课标”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满堂静”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时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蜂飞蝶舞”,煞是热闹,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过频、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这样一来,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严重缺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课堂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坐着缆车看风景,没有真正的提升和体验。
“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心体味和领悟作品中的真善美,获得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接受语文的滋养。
静读
静读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无声默读和细吟慢读,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
首先,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要对话,首先就要了解文本,而了解文本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默读。
其次,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较快地默读一篇文章,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
再次,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真正进入自我的学习状态。
通过读,学生会排除字词和断句的障碍,大致熟悉课文内容,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发现文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之后的动态读和其他活动做准备,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习惯于从大声诵读课文开始,而开课就大声诵读,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不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在上《沉船之前》一课时,一位老师大胆地花了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在这一过程中,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老师静静地巡视,及时了解学情,除了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外,不说一句话。等到学生静读得差不多了,才让两位学生分别概括三个画面的内容并说出最感动的镜头。经过充分的静读之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
凝听
凝听是营造静谧的氛围,让学生的心完全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完全融入作品的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的过程。
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心中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再给学生创设一个宁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便能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
一位王姓老师教学《散步》,在导入后,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把全文朗读了一遍。温厚绵长的中低音加上声情并茂的演读,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不少学生眼角都湿润了。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潜思
潜思就是静静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作提示。因为提示很可能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浅阅读的坏习惯。学生暂时的沉寂,是课堂高潮产生前的酝酿、蓄势阶段。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到突然灵光一闪,“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在“文意理解”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他“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余老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看书,课堂静悄悄的,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听课的老师们都为余老师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老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余老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争辩。学生们开始还有点害羞,但在余老师的引导下,渐渐放开了胆子,大声答问。一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静写
静写是学生在课堂上动笔思考的过程,它可以是组织问题答案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想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且使思维走向深入;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课本是语言训练的蓝本,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好的老师会利用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在学生还没有写好之前决不提问。
一位胡姓老师教学《夏》,第四个板块是“我积我写”,她示范着从课文中撷取了一些词语,加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首诗:“夏,是金黄的/你看那火红的太阳/你瞧那翻滚的麦浪/你闻那诱人的香味/承载着收获的希望。”随后,胡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这首诗第一句先写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说夏是什么?要具体描写夏景,关键词句要来自课文,景物要与特点相吻合;最后一句总结全诗,点出主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领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课上积累的一些美词佳句,练习写诗。
胡老师安排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老师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学生安静地写,思维的泉水在纸上汩汩地流淌……
以下是学生静写后的回答:
生1:夏,是热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发/你瞧那黛色的长墙/你听那长吟的蝉鸣/积蓄成磅礴之势。
生2: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绿叶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进的瓜秧/你摸那举着喇叭筒的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
生3: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身影/你听那“快打、快打”的催促/换来黄金的季节。
一个短小的静写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感悟和仿写的能力。
默想
默想主要指联想和想象,是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无声的意蕴探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留出“空白”,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充分地联想和想象。语文是形象的艺术,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营造“片刻的宁静”,给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从而让平面的文字符号在学生头脑中变成立体的图像,让抽象的文字作品变成具体的形象。只有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加工和再思考,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鉴赏文本的写作艺术,更深刻地领会冰冷的变字后面作者的情感与志向。
一位王姓老师上《沁园春·雪》,她的课堂第二板块“品壮美雪景”是这样安排的:
师:诗人动用各种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板书:自然画卷),可谓“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描绘的画面。要注意的是,描绘不等于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反映成画面,必须生动形象。
(生闭眼默想,师巡视)
生1:雪染白了大树,染白了长城。看那蜿蜒起伏的长城,仿佛在洁白的棉被中睡着了,又好像是一条银龙准备随时起飞。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汹涌,因这迷人的景色而陶醉了。
师: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把长城比喻成随时起飞的银龙,很有气势!
生2:好一场漫天大雪!天地被风雪改变了容貌,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连黄河也被大雪冰封不再奔流了。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片死寂的状态。但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山野蜡象。整个世界又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间充盈着生机。风雪不是天空所赐,苦难成了历史的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师:好美的排比句!好精彩的语言!好壮阔的景色!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景中有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想象和联想诗中的画面,达到了体悟诗中意境和情感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与其用课件来展示文本中的画面,还不如启发学生,让他们透过抽象的文字,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因为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意蕴和情味,是难以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在形象面前是十分苍白的。
静悟
静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个体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上来。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余映潮老师在《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这堂课上,精选了《颐和园》《观潮》《山海关》和《三亚落日》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来教授写作游记的技巧。他不是直接演绎游记的写法,而是让学生读美文,学作文,对四则游记文本材料进行研读提炼。余老师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语言训练的状态。每看一则材料,他都是先让学生在动态的“发现”中“顿悟”。当学生还是不能发现时,他微笑道:“再回过头看看例文,体会这篇游记的方法技巧。”这时的课堂很静。学生反复研读例文后,纷纷举手回答。就是在这反复的研读与体悟中,学生领会了从游记写作“整体构思”到“段落写作”等方面的技巧。
希望“静”成为语文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
“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心体味和领悟作品中的真善美,获得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接受语文的滋养。
静读
静读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无声默读和细吟慢读,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
首先,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要对话,首先就要了解文本,而了解文本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默读。
其次,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较快地默读一篇文章,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
再次,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真正进入自我的学习状态。
通过读,学生会排除字词和断句的障碍,大致熟悉课文内容,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发现文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之后的动态读和其他活动做准备,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习惯于从大声诵读课文开始,而开课就大声诵读,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不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在上《沉船之前》一课时,一位老师大胆地花了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在这一过程中,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老师静静地巡视,及时了解学情,除了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外,不说一句话。等到学生静读得差不多了,才让两位学生分别概括三个画面的内容并说出最感动的镜头。经过充分的静读之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
凝听
凝听是营造静谧的氛围,让学生的心完全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完全融入作品的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的过程。
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心中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再给学生创设一个宁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便能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
一位王姓老师教学《散步》,在导入后,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把全文朗读了一遍。温厚绵长的中低音加上声情并茂的演读,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不少学生眼角都湿润了。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潜思
潜思就是静静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作提示。因为提示很可能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浅阅读的坏习惯。学生暂时的沉寂,是课堂高潮产生前的酝酿、蓄势阶段。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到突然灵光一闪,“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在“文意理解”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他“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余老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看书,课堂静悄悄的,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听课的老师们都为余老师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老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余老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争辩。学生们开始还有点害羞,但在余老师的引导下,渐渐放开了胆子,大声答问。一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静写
静写是学生在课堂上动笔思考的过程,它可以是组织问题答案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想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且使思维走向深入;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课本是语言训练的蓝本,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好的老师会利用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在学生还没有写好之前决不提问。
一位胡姓老师教学《夏》,第四个板块是“我积我写”,她示范着从课文中撷取了一些词语,加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首诗:“夏,是金黄的/你看那火红的太阳/你瞧那翻滚的麦浪/你闻那诱人的香味/承载着收获的希望。”随后,胡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这首诗第一句先写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说夏是什么?要具体描写夏景,关键词句要来自课文,景物要与特点相吻合;最后一句总结全诗,点出主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领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课上积累的一些美词佳句,练习写诗。
胡老师安排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老师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学生安静地写,思维的泉水在纸上汩汩地流淌……
以下是学生静写后的回答:
生1:夏,是热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发/你瞧那黛色的长墙/你听那长吟的蝉鸣/积蓄成磅礴之势。
生2: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绿叶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进的瓜秧/你摸那举着喇叭筒的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
生3: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身影/你听那“快打、快打”的催促/换来黄金的季节。
一个短小的静写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感悟和仿写的能力。
默想
默想主要指联想和想象,是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无声的意蕴探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留出“空白”,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充分地联想和想象。语文是形象的艺术,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营造“片刻的宁静”,给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从而让平面的文字符号在学生头脑中变成立体的图像,让抽象的文字作品变成具体的形象。只有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加工和再思考,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鉴赏文本的写作艺术,更深刻地领会冰冷的变字后面作者的情感与志向。
一位王姓老师上《沁园春·雪》,她的课堂第二板块“品壮美雪景”是这样安排的:
师:诗人动用各种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板书:自然画卷),可谓“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描绘的画面。要注意的是,描绘不等于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反映成画面,必须生动形象。
(生闭眼默想,师巡视)
生1:雪染白了大树,染白了长城。看那蜿蜒起伏的长城,仿佛在洁白的棉被中睡着了,又好像是一条银龙准备随时起飞。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汹涌,因这迷人的景色而陶醉了。
师: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把长城比喻成随时起飞的银龙,很有气势!
生2:好一场漫天大雪!天地被风雪改变了容貌,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连黄河也被大雪冰封不再奔流了。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片死寂的状态。但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山野蜡象。整个世界又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间充盈着生机。风雪不是天空所赐,苦难成了历史的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师:好美的排比句!好精彩的语言!好壮阔的景色!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景中有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想象和联想诗中的画面,达到了体悟诗中意境和情感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与其用课件来展示文本中的画面,还不如启发学生,让他们透过抽象的文字,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因为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意蕴和情味,是难以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在形象面前是十分苍白的。
静悟
静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个体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上来。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余映潮老师在《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这堂课上,精选了《颐和园》《观潮》《山海关》和《三亚落日》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来教授写作游记的技巧。他不是直接演绎游记的写法,而是让学生读美文,学作文,对四则游记文本材料进行研读提炼。余老师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语言训练的状态。每看一则材料,他都是先让学生在动态的“发现”中“顿悟”。当学生还是不能发现时,他微笑道:“再回过头看看例文,体会这篇游记的方法技巧。”这时的课堂很静。学生反复研读例文后,纷纷举手回答。就是在这反复的研读与体悟中,学生领会了从游记写作“整体构思”到“段落写作”等方面的技巧。
希望“静”成为语文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