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论文的特辑

诗琪分享

  教育理论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教育理论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

  人的异化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弗洛姆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的独特视角,对现代人异化的深层性质进行了揭示,并努力探索扬弃异化状态,实现真正自由,建立健全社会的途径。逃避自由是弗洛姆对人异化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也是他进一步阐发理论的基础。

  一、逃避自由思想的前提

  自由,是人类历史上恒久追求的一朵理想之花。弗洛姆却看到了自由带给人的沉重的精神枷锁,逃避自由的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弗洛姆对人性的分析。

  要解决人如何自由这个问题首先要阐明人是何种存在。弗洛姆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层面考察了人性问题,生物需要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需要则更侧重于人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生物性需求,即强制性的自我保存需求,构成人行为的首要动机。为满足这种需求,人必须劳动生产。另一种需求就是人需要归属感和共同感,人必须与外在世界相联系才感觉安全,否则完全的孤独会使人精神崩溃。弗洛姆区分了两种孤独,精神孤独和物质孤独,相比而言精神孤独比物质孤独(孤立)更令人难以忍受。通过以上分析,他指出人性中的具有一些固定不变的因素和欲求,其一是物质化的冲动必须得到满足,以确保生存。其二是避免陷入孤立与精神孤独的境地。正因为自由与孤独相伴而生,向往自由与畏惧孤独成为人生存之对立统一的悖论,而对人性的分析更剖析出孤独是人性中实在不可承受之痛,所以人会在抉择中因为畏惧孤独而宁可放弃自由。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

  基于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分析,弗洛姆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理机制走向异化的过程及原因。

  (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纠结

  人类的历史是自我创造的历史。人为满足人性需要必须进行不断创造,其直接后果就是个人日益与自然界分离,挣断自然脐带(始发纽带),日益个体化。但始发纽带给人带来安全感,一旦切断就必然带来人的孤独日益加深。个人独自面对外界,巨大的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成为与人伴随的噩梦。个体化进程是一个人日益感受到自我,又日益难以忍受孤独的过程。人的力量在近现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与之相伴的是人的个体化进程在近现代也达到巅峰,因此,现代人的孤独感是最重的。

  (二)消极的自由与积极的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前者是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即在行为上摆脱本能决定的控制。消极的自由无异于一种缺乏意义与方向的生命。孤立个人陷入极度无助与恐惧,无法忍受。这种孤立撕裂了人与世界的统一,使人失去了方位感,怀疑自我,怀疑生命的意义,乃至指导他行动的所有原则,这些怀疑折磨着他。无助与怀疑麻痹了生命,为了生存,人竭力逃避自由消极的自由。

  积极的自由是自由地发展的自由,它实现自我,充分肯定个人的独一无二性,还意味着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它永远不能从属于其他任何被假定的更具尊严的目的。它体现着个人潜能的充分实现,积极自发的生活能力的表达。基于这种区分,弗洛姆指出现代人逃避自由的深层原因在于两种自由的分裂。这种失衡在欧洲的结果便是,人们疯狂的逃避自由,建立新的纽带关系,或至少对自由漠然视之。

  (三)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独立与孤独是个体化的双重后果。孤独的恐惧使人产生对原始纽带和原初安全感的怀念,希望放弃独立,通过把自己隐于外界,来逃离孤独。这种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会积淀并表现为现代人普遍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1.权威主义。

  这种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缺乏的力量。外在权威作为新的继发纽带,代替始发纽带,其表现形式是受虐狂与施虐狂。不论是施虐还是受虐,其根源都在于无法忍受孤独,需要靠共生关系克服孤独。权威主义性格所代表的人格结构,是构成法西斯主义的人性基础。

  2.破坏欲。

  破坏欲的根源在于难以忍受个人的无力感与孤立,它以消灭对象为目的。为了避免无能为力造成的焦虑和生命受挫,破坏欲意图消灭所有的外在威胁,甚至不惜毁灭世界。正是由于个人的孤立与个人膨胀被抑制,中产阶级下层的破坏欲成为了纳粹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机械趋同。

  为了克服失去个性的恐惧,人被迫与别人趋同,个人按所处其中的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范本塑造自身,使自己与他人千人一面,符合了外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与世界保持了一致,通过放弃自我,求得安全。在德国,纳粹运动提供了一种帮助人们摆脱不安和怀疑折磨的新权威,从而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通过对现代人性格结构中逃避自由的极端心理机制的分析,弗洛姆思考了克服困境,实现积极自由的途径。

  三、真正积极的自由的实现途径

  弗洛姆认为,自由并非必然意味着枷锁。他坚信积极的自由要靠自我实现,唯有通过人的全部人格的实现,人的情感与理性潜能的积极表达才能获得。换言之,积极的自由就在于变被动为主动,在全面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中。他坚信除了无奈臣服之外,存在着人与自然的自发联系这种和谐方式。它在世界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不泯灭个性的联系。爱与劳动就是这类联系的本质体现。人通过发展其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全可能与世界建立起和谐的新型关系。解决个体化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以及人自发地活动爱与劳动,借此而不是借始发纽带,把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的人重新与世界联系起来。自发活动是弗洛姆找到的解决人的自由困境的唯一答案。人的自发行为既克服孤独,又保留自我的完整。

  爱是自发性最核心的部分,它克服分离,又保留个性,弗洛姆所提倡的爱是一种创造性的爱,它的基本要素是照顾、责任、尊重以及了解。照顾与责任是主要因素,对爱的对象还要尊重和了解,否则爱就会变成一种强加的技术性控制和功利化占有。

  劳动是自发性的另一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创造,人通过创造与自然融为一体。劳动是人性的体现,包括物质创造和人格的创造指向。人的本性是对能力做创造性的运用,劳动正是这种本性的发挥,在劳动中,使生命受阻的现象得以消除。

  自发活动让人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意义在于生存活动本身,在于生存的过程。它将自我与世界相联,但并不泯灭个性,从而解决了自由的根本矛盾个性化进程与并生的孤独之痛。在积极的爱与工作中,积极的自由终将实现。从对人性分析的基础出发,弗洛姆又指出自由实现的社会条件。他认为判断自由是否实现的唯一标准是看个人是否积极参与决定自己及社会的生活,这不仅仅包括形式上的投票行为,而且包括个人的日常活动、工作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在高度发展的民主社会自由才有实现的可能。

  面对人生存过程中的自由与孤独的冲突,弗洛姆坚信人类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自由的美好理想。应该说,弗洛姆对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十分深刻,具有合理性,但是他以爱和劳动实现积极自由的设想,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一种美好愿景。弗洛姆有意识,但他对自由仍旧抱有信心。他说,对于自由,人可能永远不能目睹收获,他可能是一个在荒野中呼唤而得不到反应的人,不过只有保持这个呼声的存在与不妥协,荒野才会变成肥沃的土地。

  简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

  一 、构建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本途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思政课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的实效性远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话语体系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工具和媒介,不适应当下多媒体传播的语境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深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那些脱离时代的老话、程式化的官话、高大上的大话、不着边际的空话不感兴趣,甚至有反感情绪。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是一种轻松的、直白的、形象的语言,以生活的话语讨论生活的问题,以个人关怀的情绪叙述人生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用社会思潮的语言方式规避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由入学生的耳,再入他们的脑、入他们的心。构建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学者形象。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这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透过教师侃侃而谈而又循循善诱的话语,切身感受到教育者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人文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心灵之门得以开启,由亲其师而到信其道,为搞好思政课教学奠定了基础。正如美国教育家、演说家卡耐基所说: 一个人的成功,15% 取决于知识和技术, 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情的能力。

  第二,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试想一个以师者自居的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或海阔天空,或孤芳自赏,或盛气凌人,或和尚念经,课堂气氛一定是凝重沉闷的,学生一定是充耳不闻或昏昏欲睡的。如果教师以亦师亦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真诚、平等、谦恭地对待学生,精彩诱人地开篇,深入浅出地解析,旁征博引地点拨,因势利导地启迪,教学相长地互动,必将赢得学生交口称赞。这样的课堂不仅体现了平等、民主、坦诚、包容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千年不变的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教师和学生就会共同沉浸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

  第三,有利于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教材话语较多地运用学术话语、文件话语和书面话语,这种理论性、规范性的表述虽然有利于理论阐释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却缺乏通俗性、生动性。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核心任务,就是在课堂上把概念化、抽象化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为大学生接受和认可的认知体系。要在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吸取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体现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的新话语,为原有的固化形态的语言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一个深受大学生欢迎并不断更新的动态话语体系。

  第四,有利于大幅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通常说思政课教学艺术,实际上主要指语言表达艺术。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观点新颖、逻辑严谨、内涵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奥、复杂、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浅显、简单、具体而生动地展现给他们。尤其要注重用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实践话语,深入解读我国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积极回应和正确解答学生的困惑和疑惑,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师生合力,从而极大地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二、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体系,其中包括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质量等中介性要素,以增强思政课话语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为价值追求的复杂体系。

  第 一,话语内容是构成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的基础要素。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是由教材内容决定的,而教材内容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每门课程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框架,这就要求教学的话语内容需要依照教材进行话题设计。首先解决思政课说什么的问题,或称之为话题。话题及其政治内容承载着思政课的实质或意义,这是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灵魂,不可移易。在思政课话语体系中,话题是其主要构成要素,因为任何话题都不是纯粹的思想表达形式,而是要经过选择和包装的思想内容。抓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话题是决定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尺,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首要的是要解决话题问题。设置话题要有现实针对性,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中应包括理论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敏感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和以理服人,不走极端,远离偏颇,杜绝片面,用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观察与分析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自然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二,话语方式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思政课教学话语范式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过度使用政治话语、宣传话语、政策话语,势必陷于言者乏味、听者欲睡的话语困境。创新话语体系的着力点与突破点就是创新话语方式,倡导生动活泼而又朴实亲切、柔缓优美而又通俗易懂、情理交融而又深入浅出的话语表达,提升语言艺术水准。

  ( 1) 恰当使用语音,形成语言韵律美。善于利用语言中的语音要素,如元音、辅音的特点、声调、重音,利用叠音、摹声、双声、叠韵、儿化韵,可使话语抑扬顿挫、匀称而有变化,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 2) 合理控制语速,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感。把控好话语的节奏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其最高境界就是宜快则快、宜慢则慢、自然流畅。快慢的依据与表述内容、故事情节、环境气氛及情绪心境有关。如果语速过慢,显得疲惫拖沓,学生会昏昏欲睡; 如果语速快如连珠炮,虽说火力很猛但命中率低,学生不知所云。恰当的语速的变化并结合其他语言技巧,可以收到渲染气氛、烘托场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的效果。

  ( 3) 巧妙运用词汇,提升话语表现力。古人说: 夫人而立言,用字而生句,集句而成章,集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由此可见,词汇使用是形成篇章的根本。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运用生动鲜活的词汇,包括成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特别是主动吸收那些反映时代特色、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的网络语言,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

  ( 4) 灵活运用辞格,增强话语感染力。辞格就是为使话语生动活泼、铿锵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这些方法种类多达数十种,但我们常见常用的有比喻、排比、拟人、借代、夸张、双关、引用、对偶等。在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修辞方式,可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教学话语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欣赏语言美的同时心灵也得以净化。

  第三,话语质量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中的综合要素。话语质量是通常所说的话语权。话语质量高与低,或者说话语权的多与少,取决于理论与逻辑自身的力量,取决于话题的吸引力与话题表达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也取决于话语体系所使用的概念、话语的创新能力及教师的个性特征。就是说,是上述要素的综合结晶。从总体上看,我们在把握思政课教学话语主导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远没有完全获得所期待的话语权,教师的独立的话语意识与积极有效的传播意识还不够,话语的自主能力以及理论的自卫能力还不够。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直面现实,应对挑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加强对思政课教学话语艺术理论的研究,其中涉猎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多个学科。着眼于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总结自己在构建思政课话语体系方面的已有经验,借鉴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话语艺术规律,夯实理论基础。基于学生立场,深入调查研究。贴近大学生需求,读懂教育对象,尊重和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及时回应大学生关切的重大问题,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教育学生,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话语质量的提升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话语体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在广泛收集报刊书籍、网站以及社会教育语言素材的基础上,从教育实际需要出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话语传播的新理念,选取各行各业流行的新话语,探索教学话语表达的新方法,遵循汉语语音、词汇、辞格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增强话语在教学中的感召力。

  三、构建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是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实现教学话语体系接地气、有活力,切实把好的道理讲好。为达此目的,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言之有理。要大张旗鼓地讲大道理,讲马克思主义原理、治国理政道理、人类道德伦理、人生哲理、大众心理和一切客观真理,紧密联系实际进行解读,实事求是地展开分析,有的放矢地指导实践,以理论的力量征服人。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同时,也要理直气壮地讲小道理,讲家务常理、利益诉求之理、孝贤之理、报恩之理把大小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讲,大中有小,小中见大,就能打动人心。

  第二,言之有情。人是感情动物,对感情尤为敏感。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论信息之外,就是感情信息。这种感情信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功能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要触动人的敏感情感神经。先哲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充满真实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对教职的热爱之情和一定要上好这堂课的激情。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精神始终保持饱满而不是有气无力,面部表情是和颜悦色而不是冷若冰霜,教学态度是一丝不苟而不是敷衍塞责,阐述问题发肺腑之言而不是人云亦云,与学生交流是平等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回应学生的疑惑是诲人不倦而不是盛气凌人。总之,情由心生,情又入心,教师饱含深情的话语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火花。

  第三,言之有物。物者,讲话的实质性内容和足够的信息量之谓也。让人听了你的讲话,看了你的文章,总能学到点什么、悟到点什么,而不是言之无物,空话连篇,无病呻吟。《周易家人》中说: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教师讲课更应言之有物,要充分吃透教材,充分研究学生,尽可能多地占有教学资源,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创建性转化,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在学生知其然之处道出其所以然,在其已知之处道出其未知,在其模糊之处道出精确,在其平淡之处道出新奇,以理论联系现实,以现实阐释理论,以历史映照现在,以现在回溯历史,形成传承给学生的精彩内容。

  第四,言之有据。叙述原理、讲述策略要有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罗列数字、列举事例要有根据,表明观点、反驳谬误要有论据,揭露矛盾、指出问题要有证据,发布新闻、引经据典要有出处,不说模棱两可的话、道听途说的事、似是而非的理,这是思政课教师要始终遵循的操守。但在讲课艺术修养上,要学会让事实说话。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仅用说理是不够的,还要用事实这个最有力的武器去说服他。纠正某种偏见,就要找到与其观念相悖的事实,自然而然地引入大量此类事实,并深入地阐发它、剖析它,这样话语的说服力就会大为增强。再一个就是学会用数字说话。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同数字打交道,授课的话语体系也不可能离开数字。但是,一要不过多过滥地引用数据,二要不引用人们质疑的有水分的数据,设法为枯燥的数字注入生命,即是说让数字所代表的事实能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这样的数字学生感兴趣,会让学生信服。

  第五,言之有信。言由心生,根本是诚信做人,在守时、守约、守信方面严格自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可以先说后做,可以边说边做,可以只做不说,绝不可以说了不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言九鼎的形象。教学态度要诚恳,对待学生真心实意,对待工作求真务实,在课堂上承诺的事,要逐一落实,或许落实中遇到种种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兑现,不能给学生留下说了不算的印象。讲述的概念、原理、事例要准确无误,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添枝加叶,克服口头禅,杜绝口误,师言可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深深扎根,诚信的威力就彰显无疑。


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教育研究的论文

2.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教育学心理学论文

4.教育哲学类的论文

5.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

    406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