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热情拥抱生活激发探究兴趣

楼晓青分享
学习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是学生首先要有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活动的心理特点,是学习动机中表现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对科学探究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学生一旦对科学探究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以致大胆探索、废寝忘食、克服困难、力求成功,并从科学探究中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然的、美好的,其中蕴涵着许多科学课程资源,是学生感兴趣、想探寻的对象。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给学生们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其懂得科学研究并不神秘,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把探究当作内心需要。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从观察自然现象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种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了,这些自然现象无时不刻不在吸引他们好奇的目光。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叫“直接兴趣”,它可以使人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而不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去关注,不论是学习能力强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他们都能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们如果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就能刺激学生提出许许多多高质量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并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欲望。
但不见得所有自然现象都能让学生们观察到,对于那些难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或者实验模拟的办法再现过程,让学生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也可以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从教师提供的实物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学生的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学科学课程中,大量内容是从学生周围的事物中选取的,这些事物奇特的形状、鲜艳的颜色、有趣的构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寻找新颖的角度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而对于那些比较稀少陌生的事物,教师就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因此对于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探究课,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实物,便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从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他们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可在平常多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注意搜集和发现学生们发现和关注的问题,从中提炼出与即将学习的主题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资源。课堂上,如果问题来自于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那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状态,难以激发他们内心的需要。如果教师把导入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某个问题的过程,那情形就可能大不相同。也许别的同学也有过类似的发现,那么这个同学的描述就极易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也许有的同学有过相同的经历,却视而不见,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进行自我反思:“为什么我没有发现呢?”在后面的探究中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急于超越他人的心理,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典型”的推出,给全班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从此以后大家会更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这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问题意识将起着促进作用。
四、用常见物品做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好的新课引入应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验引入式”,即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简易实验,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探索和发现。
新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演示实验,由教师来操作,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而且,教师借助于实验,能把用语言难以诠释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有趣的科学现象,为后续学习做好了情绪和认知上的铺垫。
生活处处是科学,生活是科学探究的源头活水。一则有意义的新闻,一种有争议的技术发明,一个户外运动的亲身经验,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等,都可以引出学生将要进行探究的问题,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激活学生的探究潜能。
    3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