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挫折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
姜建分享
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能力的教育,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当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因而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而这些都是从挫折和磨难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加强挫折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用数学史实,提高对挫折的认识。
正确地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许多数学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研究,并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地发挥。
1.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挫折。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的诞生和发展,道路不平坦的,凝聚了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从数的产生到无理数的发现,从解析几何的发明到微积分的问世,从非欧几何的发现到计算机的产生,无论是某个概念的建立,还是某种理论的产生,每一道难关的攻克,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取得成功的。所以说,没有挫折,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2.数学的奋斗史充满了挫折。
在中外数学史上,许多数学家敢于正视挫折,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让我们看看大数学家欧拉的历史吧,由于过度的工作,使他在28岁时就瞎了右眼,接着,左眼也视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不久,住院和他的研究成果又被大火付之一炬,打击一个接一个,但他没有倒下,完全失明后的十七年中,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无比的毅力,口述了几十本专著和约四百篇论文。再加上希帕索斯之死,毕达哥拉斯的大弟子希帕索斯首先发现了“不可公度线段”,即无理数的客观存在,这是真理,然而这一发现却都要了导师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王国的基础,导师要他保密,并且规定了以死惩戒的纪律,但是为了真理,希帕索斯勇敢地把这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现“泄露”了,他被开除出毕氏学派,并被抛进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壮烈牺牲了,然而无理数的发现给整个数学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无限宽广的光明大道。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做简短的、生动的介绍,可使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经历的挫折,真正理解“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数学史的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总是难免的,成功虽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是坏事,挫折具有二重性,它既然可以产生消极因素,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坚强,更成熟。因此,要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只要这样,就能将挫折变成动力,从而有利于素质培养。
二、展示教学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数学的发展和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是充满挫折的,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而课本隐去了数学家们的曲折的探索、归纳、猜想和论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讲正确的方法,忽视歧路的剖析,在课堂上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那学生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魔法师的表演,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数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发生阶段和认识的整理阶段,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数学原理和法则的获取及数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二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解答,教师要时时处处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要重视歧路的剖析,有时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险境”开设“即席答题”课,对学生提出的难题“现想现推”,给学生一个机会,看看教师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再看看遇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法,逐步寻找到正确的对策而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完成。虽然成功给人带来满足和愉快,但一味的成功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学生滋长骄傲情绪,使他们沉浸于自我欣赏。一旦受挫,他们又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以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失败的能力——即抗挫折能力。
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练。所谓“难度适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气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练能体验到成功和愉悦,题目太难,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引起灰心,自卑等消极情绪,以致丧失学习信心,题目太易,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成功后的快乐,增强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也会挫伤其积极性。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努力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励人、鼓舞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从而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
一、用数学史实,提高对挫折的认识。
正确地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许多数学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研究,并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地发挥。
1.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挫折。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的诞生和发展,道路不平坦的,凝聚了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从数的产生到无理数的发现,从解析几何的发明到微积分的问世,从非欧几何的发现到计算机的产生,无论是某个概念的建立,还是某种理论的产生,每一道难关的攻克,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取得成功的。所以说,没有挫折,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2.数学的奋斗史充满了挫折。
在中外数学史上,许多数学家敢于正视挫折,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让我们看看大数学家欧拉的历史吧,由于过度的工作,使他在28岁时就瞎了右眼,接着,左眼也视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不久,住院和他的研究成果又被大火付之一炬,打击一个接一个,但他没有倒下,完全失明后的十七年中,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无比的毅力,口述了几十本专著和约四百篇论文。再加上希帕索斯之死,毕达哥拉斯的大弟子希帕索斯首先发现了“不可公度线段”,即无理数的客观存在,这是真理,然而这一发现却都要了导师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王国的基础,导师要他保密,并且规定了以死惩戒的纪律,但是为了真理,希帕索斯勇敢地把这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现“泄露”了,他被开除出毕氏学派,并被抛进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壮烈牺牲了,然而无理数的发现给整个数学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无限宽广的光明大道。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做简短的、生动的介绍,可使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经历的挫折,真正理解“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数学史的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总是难免的,成功虽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是坏事,挫折具有二重性,它既然可以产生消极因素,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坚强,更成熟。因此,要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只要这样,就能将挫折变成动力,从而有利于素质培养。
二、展示教学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数学的发展和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是充满挫折的,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而课本隐去了数学家们的曲折的探索、归纳、猜想和论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讲正确的方法,忽视歧路的剖析,在课堂上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那学生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魔法师的表演,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数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发生阶段和认识的整理阶段,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数学原理和法则的获取及数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二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解答,教师要时时处处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要重视歧路的剖析,有时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险境”开设“即席答题”课,对学生提出的难题“现想现推”,给学生一个机会,看看教师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再看看遇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法,逐步寻找到正确的对策而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完成。虽然成功给人带来满足和愉快,但一味的成功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学生滋长骄傲情绪,使他们沉浸于自我欣赏。一旦受挫,他们又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以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失败的能力——即抗挫折能力。
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练。所谓“难度适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气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练能体验到成功和愉悦,题目太难,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引起灰心,自卑等消极情绪,以致丧失学习信心,题目太易,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成功后的快乐,增强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也会挫伤其积极性。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努力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励人、鼓舞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从而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