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中等教育>

探讨高中新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孙菲菲分享
1.自我效能感理论和作用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种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对人们的行为和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生的自我效能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
自我效能感有以下功能:一是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定性、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并做出努力力图战胜困难,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恰恰相反。二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面对新环境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困难的解决上。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阻碍其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
2.高一学生和高一英语课程的特点
高一新生很多在初中学校是老师眼里的才子,学生心目中的明星。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如林“高手”的激励竞争,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尖子”可能不尖了,原来是班级或校级学生干部的,可能变成了“庶民”。面对角色的转变,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态,素质较好的学生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或许会从“庶民”再次成为“尖子”;但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因失去自信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从此一蹶不振。
同时经过中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已开始意识到,学业的进步、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的意志发展还很不够,尤其在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时常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他们对意志的理解也很不全面,表现为蛮干,甚至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同时高中学习课程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增加,相应的新的科学学习方法的未掌握,令不少学生饱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学生们即将面临的高中英语学习,无论从知识、能力要求还是高中教学要求方面,都要比初中高得多。生词多,课文长,语法难,听、说、读、写要求都比初中要高出许多。升入高一后,学生们会在英语学习上遇到诸多障碍,按照原来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来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难免会碰壁,初中时念念书就有长进,而在高中多做题未必带来明显效果。学生们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高中英语难度提高,考题灵活,考试成绩下降,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着某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原因在于,初三复习阶段的学习表现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与考试相关的就学,无关的就不学,初中三年所学的内容完全可以压缩成几页纸,这点东西不断地反复直到老师和学生对中考都胸中有数,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应付中考。结果是学生英语能力不高,掌握的词汇也有限,高分不等于高能。到了高一,这种英语学习的缺陷自然暴露。高中英语学习是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移的,更重视综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运用,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需要扎实的基础和更巧妙的方法,初中那种应试下的“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就不完全适应了。由于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更富于指导性,学生们的学习更趋于个体化,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就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调整。
3.高一新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3.1教师指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所谓目标是指行为活动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好的目标会产生强有力的刺激,是促进行为活动的直接动力。我们在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就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目标要明确、具体。只有明确的目标都才能使自己了解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增强信心。目标确立后,还要学会把目标具体化,这样才便于目标的操作、实施。其次,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当。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目标不会使人产生动力;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令人望而却步。所确定的目标一定要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出发,切忌盲目好高骛远。最后,目标的设置要符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个人学习目标不能离开个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如所在学校学习条件、所在家庭的经济条件、自身的素质等。目标没有可行性,激励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3.2指导学生合理归因失败;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失败,所以在受挫折时如果不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全面分析,而只是片面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那就会使自己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减弱,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归因风格。遇到失败时多从自己的努力上找原因,如努力的程度不够、努力的方法欠佳、努力的时间不足等;取得成功时,也应多从自己的努力上找原因,如努力的时间早、努力力度大、努力方法得当,还可以归于自己的能力强等。教师不仅要看成绩,更要看过程,帮助学生找出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学习成败的多种因素,以维护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没有自信就不会有远大的理想,没有自信就没有攻克难关、知难而上的勇气。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成功的体验,对于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他回忆过去成功的经验,让他明白有过成功的经历,就证明自己还是行的,有能力的。“在那件事上是行的,难道这件事上就不行么,我就不信。”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显然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学生自我效能水平比实际的能力更直接地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水平,因为当学生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时,他们会为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2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