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论文3500字左右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底蕴的培养,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育论文35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语文教育论文3500字左右篇1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一门艺术,其所传承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中,培养富有人文气息的新一代中学生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鉴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提升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培养能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中教学;人文教育;人格培养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基本的人文教育渗透,将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对学生人格培养最重要的部分。
一、高中语文教学贯彻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实际上,进行人文教育的灌输,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在历史、政治、美术等多门课程中,都可以渗透人文教育。但是语文这门学科非常特殊,它集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精髓于一身,是这种文化传输最为全面的语言表达,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今中外所有英雄的傲人气节、从中学会“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亦可梦呓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趣。诸如此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为他们将走上一条荆棘满布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是以树立人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的文化素养为目的。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其“专业性”,那么学生也只会机械的接受,语文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表达工具而已,自然就不会“用心”去理解体会文中的含义。之所以强调人文教育,是通过一种教学手段对他们思想品质的塑造,灌输一种最理想的人生观,人生观也是影响学生人格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在这过程中,人文教育缺失,必然导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牵引不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人格取向错误。由于人生观的错误导致人格分裂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近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惨案――福建南平砍杀13名儿童案就是典型。
再次,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实质也正是素质教育所体现。我国一直以来都提倡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在面对“考试”,“升学”、“就业”等各种问题时,应试教育的“影子”无处不在。而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力推进人文教育正是对这种应试教育的反抗,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的强大推力。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文教育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教师在授课时要讲出语文味,使语文、语言大放异彩,魅力无限,同时,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美、人情美等来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当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深情的诵读这首词,用低沉的声音替琵琶女说出心中的苦衷,带领学生进入那种意境,就像自己在向别人诉说一样,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来感染学生。《琵琶行》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此文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一句道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在向学生的讲授过程中,要深刻把握文章的深意,准确传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如何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领会诗情、诗意。
第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创造民主的课堂
课堂作为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我们应该打造一个“民主”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独裁专政”的课堂。例如,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尽情挥洒时,教师要善于鼓励。我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同学们总结蔺相如这一形象,大部分同学都竭尽溢美之词,说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爱国忠心的真丈夫、真男子。
可却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蔺相如以死相逼,用近乎无赖的手段成就了“完璧归赵”的壮举,完全将赵国推到了理屈词穷的境地,不仅在秦廷上破口大骂,竟骂到秦王祖宗二十多代,而且等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斋戒也做了,蔺相如却自作聪明,单方面毁约了,这不是完全背离了“宁许以负秦曲”的初衷吗?这样做不仅会失去舆论的支持,甚至使秦国的进攻有了十足的理由。
在渑池会议上蔺相如又故伎重施,而不能在秦王请赵王为之击缶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把危机化解了,由此可见蔺相如的形象也并非完美,甚至让那些街头的泼妇也自叹不如。当即,我就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这种思考是立足于文本的,且有理有据。于是我说:“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更全面真实的蔺相如,但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蔺相如应该是有缺点的战士,他值得我们的敬重和赞美。可见,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创建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教学手段。这是老师的进步,也是中国教育的进步。
总之,语文教学也是一种“人”的教育,是一种精神培植。正是因为其对学生对国家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种人文教育,做到传授知识和做人道理的统一,为培养富有人文气息的新一代中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向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0)
[2]封清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讨[J].新课程:2009(11)
[3]沈晓燕.浅析对学生的人格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
>>>下页带来更多的高中语文教育论文3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