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中等教育>

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

熊守超分享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先后进入课改实验区,我省也在2009年秋季全面实施新课改。新课改执行的是新课程标准,用的是新教材,必然与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所区别。那么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改什么呢?
一、更新课程观
虽然关于新课改的宣传铺天盖地,新课改也在扎实推进,但新课标并未引起作为教学工作中“教的主体”的每一位教师的重视,有些教师并未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思想的变革,是认识的更新和进步,仅仅认为教改就是换了课本,“课程标准”就是取代原有的教学大纲。如果继续沿用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来走新课改新道路,这将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课程观,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课程观可以理解为课程的哲学思考,它是对课程的整体设置、发展、评估和改革等方面的方向性指示。《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要求是实施新课程首先要坚持的最重要的理念。基于此,新课程在内容上精选了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增强了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达到了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的要求。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选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鼓励以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来检查实际教学效果。不难看出,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课程,重新建构课程。过去我们一直倾向于知识技能的传授,现在则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一体化,不再把复制知识作为第一任务,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多种教育价值,如注重方法的掌握、智能的开发、道德情感价值观的确立。
二、 转变教育观
新时期需要新的教育观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应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极不平等。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新课程要求树立新教育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平等参与。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中的权威者变成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学会赏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价值和无限潜力,以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新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和“学”这两个主体很难真正统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常表现为单一化、灌输式;在教学内容上过于注重本学科理论的系统完整,表现出纯学科、纯理论教学的倾向,忽视了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与实际相联系;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协调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准确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其次,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如教师可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所有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又赋予教师新的使命,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思想观念,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积极主动地应对新课改。
    2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