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文化研究>

茶文化相关论文

秋梅分享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特色和名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相关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茶文化相关论文篇1

  浅谈发扬中国茶文化

  摘 要:茶文化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茶文化因为有其特别的特色,所以茶代表着一种浓重的家乡特点,由此引发了在外游子有着一种家乡归属感,可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茶文化在中国逐渐不是很明显,茶文化面临着冲击,因此,如何来更好发扬茶文化,传承这种传统茶文化,这个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茶文化;家乡;认同感;发扬传承

  经常听到周杰伦唱的一首歌,歌曲名叫做《爷爷泡的茶》,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的确,远离家乡的人,一闻到家乡的茶,马上就会想到家乡,在中国,每个人都有对家的归属感,而中国茶文化是历史悠久的,可以说茶是我们中国的特色,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代表了一种在外远离家乡的人对家乡的认同感,所谓茶是故乡浓。

  我们中国地域辽阔,茶也发布在各个地域,每个地区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所以,茶也是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的,中国茶的品种非常多,像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云南普洱茶、福建铁观音、西湖龙井等等这一些,既然茶的这一些品种很多,不同的品种当然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表面看来不同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茶的外观、香味、冲茶的冲法等等这一些特点,即使有很多的不同特点,不过人们一提起茶,很多人都会想起茶有很多共同的功效,一般是喝茶提神,帮助消化,是一种很好的健康饮品,当然,在家乡的时候,你喝着茶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可是,当你在外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那种喝茶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不知不觉就会想起家乡来,那么茶还有一个魅力,那就是有很多人喝惯了家乡的茶,你让他和其他品种的茶,一般是他不是很喜欢喝的,他这样做,难道是别的茶不好喝么,答案是肯定不是的,而是这体现了他对家乡的一种认同感,一杯小小的茶,难道就真的这么神奇么,其实,不是小小的茶有这么大的魔力,而是有这样的一种氛围,而这一种氛围,就是茶文化。

  茶代表着对家乡的独特认同感,主要是茶有着平时在家乡的感觉,远在家乡的游子,每当冲着一泡茶,那个茶飘出的阵阵香味,足以让他回到家乡,使远在外地的游子不会过度地想念家乡,在外有一种家的感觉;每当孤立无助的时候,茶就是一个精神支柱,冲着一泡茶,那个味道立刻让在外游子充满着奋斗的力量,想起有家乡的乡亲在默默地支持着;每当在外面受尽挫折的时候,只要冲起茶,马上有种越挫越勇的勇气,因为有家乡的感觉,茶可以让在外的游子充满着无限的力量,这一个力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指引着在外游子奋斗不息,创出一片新天地出来。

  北方一般都说是以酒会友,而在南方,很少以酒会友,不是南方人不够豪放,而是一般不能像北方人民那样,酒量是相当了得,所以南方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以茶会友,其实说到底,南方肯定不仅仅只有茶,还有其他很多的事物,为什么要选择以茶会友,原因还是那样,因为茶有一种家乡的味道,代表着家乡,茶有一种凝聚力,可以把同乡的人吸引到一起,这样的凝聚力就是人们都对自己家乡有归属感,所以,冲着一泡茶,几个老乡坐在一起喝茶,品尝着茶的味道,享受着家乡的气氛,茶的凝聚力不仅把同乡们都聚在一起,而且还传承着家乡文化,使在外游子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文化。

  以上就是我本人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当然,在很多书里面,广义的茶文化都是指出了解茶的品种和相关历史,茶的具体冲法还有享受品茶的过程,但是我本人的理解是,了解茶文化虽然是要从茶的这一些了解起来,可是我比较注重品茶后那一种对家乡的认同感,当然每个人品茶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出来,可是当茶文化在全国有一种更好的氛围时,那么以后每当在海外的游子,无论喝起什么类型的茶,就都会想起我们的祖国,想起美丽的家乡。

  在中国,我们可以发现,茶虽然说有着一种代表家乡的认同感,使在外游子可以团聚起来,使在外游子充满着奋斗力,而且茶文化还是一种传统文化,可是,茶作为一种文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茶文化受到了冲击,在中国来说,茶文化气氛还不够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主要是很少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所以很多没有产茶的区域的人们都以为茶只是一种普通的饮品,很少关注到茶是一种文化。

  其次,没有产茶的区域的人们自然也就没有一种喝茶的习惯,因此茶文化在没有产茶的区域是没有得到发扬,茶文化只在产茶区比较出名

  最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没有空去品茶,特别是在大都市,人们都忙于工作,根本没有空去品茶,虽然品茶是一种比较休闲的生活习惯,不太适合大都市,但是,如何在大都市营造一种茶文化的氛围,却是很重要的,对于发扬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扬茶文化,使茶文化在中国的氛围比较浓,我们应该这样做:

  第一,定期举行茶文化交流活动,在一些非产茶区举行交流活动,让民众参与,使民众在参与这一些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茶文化的气氛,增强对茶文化的认识。

  第二,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有关的宣传机构要定期对茶文化进行宣传,营造一个茶文化的良好氛围,使茶文化得到很好的发扬。

  第三,可以在大都市设立一些休闲茶文化体验馆,使这一些大都市的人群在假日可以去参观体会茶文化,增强对茶文化的认识,让这一些原本对茶文化一无所知的慢慢体验,这样就能够比较好地发扬茶文化。

  当然,既然茶本身能够使在外游子对家乡的认同感,我们还需要发扬么,其实,茶代表是一种中国的文化,虽然茶有着代表对家乡的认同感,可是现在在全国,茶文化的氛围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扬茶文化,而且茶文化受到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冲击,我们就更要发扬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发扬中国茶文化,可以加深国人对祖国的认同感,使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流传下去,增强我们中国国人的凝聚力,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社会家园。

  茶文化相关论文篇2

  论传统茶文化人才的培养

  [摘 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特色和名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中国开放程度不断加强,茶文化在逐步走向兴盛,但是具备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却捉襟见肘。

  [关键词]茶文化 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一)茶文化

  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包括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存储及各类茶的制成品;非物质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

  (二)文化产业

  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7月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该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十类,分别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三)茶文化的产业化

  茶文化产业化的内容包含了茶文化书籍出版、茶文化影视、茶乡旅游、茶道表演、茶具收藏、休闲茶艺、茶馆文化等,既具宣传教化作用,又有娱乐欣赏功能,可以满足人们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方面的需要。

  有学者将茶文化产业归纳为:以茶为载体所外显的物态、精神、行为和心态的文化。茶文化产业有明显的两个特征: 一是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的产业, 二是与茶的精神文化相关和服务。但是中国茶文化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可以说当前茶文化仍然依托茶叶经济的支撑才能得以生存,而茶文化对茶叶商品的反哺作用尚未体现出来。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 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四、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旭曦.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5.

  [2]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2012-7-31)[2012-10-2].国家统计局网站

  [3] 钱大宇.茶与文化产业[J].农业考古,2010,(5).

  [4]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EB/OL].(2011-10-12)[2012-12-10].

  [5] 关剑平.茶文化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出路[J].农业考古,2010,(5).

猜你喜欢:

    317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