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人才需求的思考
杨建军分享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 图书馆教育 图书高人才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图书馆学教育却在不断地萎缩。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经过2O世纪8O年代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后,现在似乎进人了一个低谷,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逆向发展现象颇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研究。
一、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从近代开始的。其产生源于图书馆工作实践,自古代至中世纪,中外图书馆学的形成基础都来自于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对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学面临着历史变革中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促进物质、能源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决定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学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将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资源特别缺乏,只有认识到信息的稀缺,才能认识到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具有竞争性。图书馆学研究要把握好方向,紧密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研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研究课题,加快研究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了适应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满足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自1978年起,各地纷纷开始创办图书馆学系和专业。这些新的图书馆学系(专业)的兴起不仅在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最兴盛的30年代,而且打破了内地图书馆学教育长期由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局面。
任何一门专业教育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学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前期图书馆学教育的兴盛与80年代后期图书馆学教育的萎缩,尽管原因很复杂,但主要还是受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所致。因此,我们看待未来图书馆学教育的走向不能不考虑社会因素。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看,图书馆学教育是具有美好前景的。理由有以下三点:一是21世纪的人类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关键性资源,“社会”这一大厦将建立在专业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人才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的创新和对创新知识的有效应用,将越来越成为个人、组织、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工作者的数量需求也会迅增。二是努力学习知识、有效获取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气。图书馆作为知识存贮与传递的社会机构,将会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得到很大的发展。事业的发展必然拉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三是有着相对稳定的基本国策——在未来的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将呈现某些鲜明的社会特征,如物质能源的紧缺会使国家更加重视“知识能源”的利用;消费领域的拓深,人们会在“温饱”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文化、精神上的消费需求。因此,图书馆作为学术文化资源与消费的重要场所,也必然会进人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理性也会由“经济理性”为主导转向“经济理性”与“人文理性”并重。经济理性讲究“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把物质财富的大量拥有看成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人文理性则讲究“意义”,把对社会的贡献看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未来社会理性的转变,会导致人们求职观、就业观的转变。从事图书馆工作,也会成为人们认为能体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职业。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认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将会在未来十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缺口也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将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四五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的“进口”(招生)状况一直不太好,但“出口”(就业)态势已经明显好转,笔者认为,这就是图书馆事业已经走出低谷、正在趋向繁荣的一个先兆。而图书馆学硕士、博士的培养制度,更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提升与进步。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图书馆学教育却在不断地萎缩。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经过2O世纪8O年代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后,现在似乎进人了一个低谷,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逆向发展现象颇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研究。
一、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从近代开始的。其产生源于图书馆工作实践,自古代至中世纪,中外图书馆学的形成基础都来自于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对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学面临着历史变革中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促进物质、能源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决定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学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将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资源特别缺乏,只有认识到信息的稀缺,才能认识到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具有竞争性。图书馆学研究要把握好方向,紧密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研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研究课题,加快研究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了适应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满足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自1978年起,各地纷纷开始创办图书馆学系和专业。这些新的图书馆学系(专业)的兴起不仅在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最兴盛的30年代,而且打破了内地图书馆学教育长期由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局面。
任何一门专业教育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学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前期图书馆学教育的兴盛与80年代后期图书馆学教育的萎缩,尽管原因很复杂,但主要还是受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所致。因此,我们看待未来图书馆学教育的走向不能不考虑社会因素。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看,图书馆学教育是具有美好前景的。理由有以下三点:一是21世纪的人类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关键性资源,“社会”这一大厦将建立在专业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人才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的创新和对创新知识的有效应用,将越来越成为个人、组织、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工作者的数量需求也会迅增。二是努力学习知识、有效获取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气。图书馆作为知识存贮与传递的社会机构,将会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得到很大的发展。事业的发展必然拉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三是有着相对稳定的基本国策——在未来的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将呈现某些鲜明的社会特征,如物质能源的紧缺会使国家更加重视“知识能源”的利用;消费领域的拓深,人们会在“温饱”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文化、精神上的消费需求。因此,图书馆作为学术文化资源与消费的重要场所,也必然会进人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理性也会由“经济理性”为主导转向“经济理性”与“人文理性”并重。经济理性讲究“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把物质财富的大量拥有看成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人文理性则讲究“意义”,把对社会的贡献看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未来社会理性的转变,会导致人们求职观、就业观的转变。从事图书馆工作,也会成为人们认为能体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职业。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认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将会在未来十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缺口也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将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四五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的“进口”(招生)状况一直不太好,但“出口”(就业)态势已经明显好转,笔者认为,这就是图书馆事业已经走出低谷、正在趋向繁荣的一个先兆。而图书馆学硕士、博士的培养制度,更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提升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