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社会中的教育功能(2)
吕雪分享
二、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教育功能
创新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需要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需要社会化的创新教育。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高校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动力源,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既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同时还拥有馆藏学科综合、服务与教学结合等优势,因此,图书馆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创新教育的知识源泉,图书馆适宜的学习阅览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同时图书馆又是高校创新教育的“第二课堂”。
创新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仅仅是教学单方面的任务,不能忽视图书馆从中所起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为上海普沱区图书馆题词:“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这些都阐明了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的职责,更何况高等学校本身就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职能,创新教育也就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迅速走近人们的生活,各种缩微文献、视听文献、机读文献、电子文献大量涌入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逐步电子化,因此帮助读者不断提高利用馆藏资源的能力,尤其是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能力,学习网络知识以及现代情报检索技能已成为创新教育的迫切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开设文献情报检索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培训、讲座,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指导读者利用新型文献资源,提高信息消费和知识消费水平,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都将取决于图书馆能否向读者提供所需的知识以及所提供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已从传统的手工借阅的浅层次服务逐步向文献知识的深加工领域转变,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和二、三次文献加工服务等等,进而形成多元化、社会化服务格局,帮助读者掌握“新、全、专”的知识。丰富而有序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员的帮助辅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课堂。指导学生利用好这个课堂,能广开思路,活跃思维,提高智力水平,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一种教育力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它在发展学生个性、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图书馆在服务中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吸引读者,连续不断地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知识、信息,毫无疑问,这些“知识”、“信息”的拥有者和利用者,将是创新教育的直接失去者和受益者。
三、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措施
1.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促进现代教育发展
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现有高校图书馆1000多所,系(所)资料室6000多个,还有众多的文献信息中心,专业人员约5万人,文献总收藏量4亿多册,其作用不可低估。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都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如馆藏结构单一、服务方式陈旧、用户教育欠完善、社会化网络尚未形成、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员比例偏低,从而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极大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利用,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使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的形象大大受损。高校图书馆要在今后几年内获得长足的发展,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发展现代教育做出贡献,必须加强自身建设。(1)强化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要发挥教育职能,就必须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自我知识更新和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开拓进取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不会利用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人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甚至会成为功能性文盲,这是对只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提出的挑战。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从间接转变为间接与直接相结合,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高校图书馆除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外,还应为教师、科研人员和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实行统筹规划,以确定馆藏范围和重点。在文献的布局上,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现象,建立馆藏核心刊物和文献资料,使图书馆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形成馆藏特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求得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不仅对本专业文献信息的需要量增加,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的复合信息。故此,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努力反映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把学科要求与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拓宽文献收藏的专业范围,为学生提供交叉学科、横断科学及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文献信息,努力提高馆藏质量。此外,随着文献资源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文献载体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图书馆除收藏印刷文献外,还应逐渐增大缩微、光盘、声像及电子文献等资料的馆藏量,使馆藏结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逐步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文献信息的交流。高校图书馆应把计算机管理的集成化、网络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作为发展目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通讯设备,使自身成为文献信息库和检索中心。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的电脑都可与Internet连接,师生可随时查询各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在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联网和借助通讯网络实现联机检索、资源共享。
(3)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专业队伍:衡量一个图书馆是否现代化,并非仅指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看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是否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不仅要看馆藏文献资源是否丰富,而且要看这些资源被利用的程度及产生的社会效益。要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首先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即管理人员和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必须具有现代意识和专业知识。由于传统的观念,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突出表现在专业队伍的建设上。这种传统偏见,使人们误以为图书管理工作无学术性,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进而影响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影响图书馆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图书馆学权威杜威认为,图书馆是最好的教育场所。除学校的老师外,还应有另一种老师——图书馆员。图书馆是联系读者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媒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的进程。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人员稳定的专业队伍。他们不仅要精通信息管理业务,而且要知识广博,既是文献信息工作的专家,又是读者的良师益友。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实行制度化的在职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馆员进行培训,使之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人馆教育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是高等院校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中目前能较熟练地利用检索工具借阅书刊的极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大学四年中没有利用过图书馆目录,只会在开架库中借阅书刊,以致多数馆藏书刊没有被真正利用。特别是闭架库室,由于不会使用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造成拒借情况较多。例如,有的学生不了解目录是多体系的,因此由于不知道某书的分类号而借不到书。其实只要这位同学知道该书的准确书名或著者就很容易找到该书的索书号了。由此可见,对学生特别是刚进校的新生进行图书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必须继续加大新生图书馆教育的宣传力度,使领导乃至所有教师特别是各系负责新生工作的教师都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这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是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四年学习质量的大事。
其次是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作为图书馆新生教育人员来讲,如何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提高讲课质量是开展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上课内容主要由图书文献和期刊文献两大部分组成。重点可讲图书分类法和目录的排列使用,情报检索法和报刊索引的使用等。各负责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一下馆内主要库室的借阅方法。授课中最好要求学生做笔记。
第三,必须采取灵活的视听教学方式。教师应边播放录像边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感到乏味。
此外,在上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新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教育他们热爱书籍、热爱图书馆,尊重图书馆老师、尊重他们的劳动,自觉遵守图书馆的一切规章制度,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合格人才。
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据报道,欧美、日本等国的高校中,对学生特别是新生图书馆利用的教育都是十分普遍和重视的,香港的学校普遍开设了读者培训课程。开展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已成为共识,我们应该重视并认真抓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