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活动研究
周媛分享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组织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的作用在于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奠定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的类型以及组织策划。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少儿读者;活动策划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文化教育传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所以应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 公共图书馆组织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的作用
1.1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人提供服务,而不论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共有2700个左右,在2700个公共图书馆中,少儿图书馆只有80多个,各级图书馆附设的少儿阅览室仅有1700多个,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有相当数量只对成年读者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遗漏和缺失。而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人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中学图书馆(室)的基础也很薄弱,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未向学生开放;小学设有图书室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一些重点小学也没有图书室,在节假日和寒暑假不对学生开放,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少年儿童渴求知识的需要。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延伸,可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技术、人员、馆舍条件等资源优势,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辐射能力,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服务能力。
1.2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奠定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2006年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率首次低于50%。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成为国民阅读当下面临着的严峻现实。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和2007年中宣部等多家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倡议全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第一条就是“从小养成和增强儿童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养成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人类心理学家广泛地开展了对人类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后发现,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奠定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1.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应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宜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让青少年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和内涵,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少儿读者;活动策划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文化教育传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所以应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 公共图书馆组织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的作用
1.1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人提供服务,而不论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共有2700个左右,在2700个公共图书馆中,少儿图书馆只有80多个,各级图书馆附设的少儿阅览室仅有1700多个,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有相当数量只对成年读者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遗漏和缺失。而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人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中学图书馆(室)的基础也很薄弱,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未向学生开放;小学设有图书室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一些重点小学也没有图书室,在节假日和寒暑假不对学生开放,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少年儿童渴求知识的需要。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年儿童活动,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延伸,可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技术、人员、馆舍条件等资源优势,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辐射能力,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服务能力。
1.2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奠定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2006年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率首次低于50%。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成为国民阅读当下面临着的严峻现实。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和2007年中宣部等多家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倡议全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第一条就是“从小养成和增强儿童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养成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人类心理学家广泛地开展了对人类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后发现,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奠定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
1.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应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宜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让青少年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和内涵,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