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书馆管理的论文特辑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图书馆管理的一些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而“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扎实推进 学 习型城市建设。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座城市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和标志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中,是社会大众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提 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重任。
一、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的和重大现实意义
1.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一座城市要增强实力、加 快发展步伐,不仅 要加强建设和管理,也要注重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作为一座城市要增强实力 、加快发展步伐,既需要科技强市,也需要人才兴市,注重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可以有效地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人文资源的质量和档次,提升 城市的文化品味,通过合理地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从而抢抓机遇、赢得生 存与发展空间。
2.建设学习型城市目的在于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市民是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主体。一座城市的发展快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起 决定作用 的应该说是城市市民整体素质。世界银行的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 年,GDP就增加9%,可见市民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 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更新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 ,让广大市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并善于将学习行为转化为 创造行为,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建设学习型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
如果说经 济是城市的“形” ,那么文化就是城市的“神”。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 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可以说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富市强民的源泉 和动力,是“巨大的财富”。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在全体市民中塑造一种现代城市精神 ,陶冶市民情操,活跃市民文化生活,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人们潜在的能量 激发和释放出来,进而推动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的角色定位
1.图书馆是市民终生学习和终生教育的大学校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越来越明 显。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图书馆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传 播先进文化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成为公民终身学习的 场所。
根据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每个公民都 有获取信息、利用和使用信息的权利,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设施,为公民实现文 化权利提供保障,是公民信息获取权实现的最理想场所。
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引导市民接受终生教育。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决定了 图书馆服务是面向社会大众,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服务。因此说,图书馆是 终身学习的学校,是学习型人才的摇篮。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上的定位应该满足社会需要,为 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服务。
2.公共图书馆是形成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者
公共图书馆围绕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目标,在做好阵地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拓宽服 务领域,将服务延伸到机关、学校、社区及部队,开展图书展、图片报摘展、读书知识讲座 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读书活动,为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这也是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义不容辞的职责。图书馆要围绕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 深入调查研究,树立学习典型和标兵,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浓厚氛围,使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取得成效。图书馆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读 者群开展分门别类的读书活动,满足不同年龄读者的需求。
3.图书馆是引导和培养市民树立学习理念的倡导者
学习型城市的核心是学习的社会化。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图书馆要注重激发市民的学 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理念即“竞 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团队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创新”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改进思维方 式和行为习惯,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图书馆要在建设各类学习 型组织中发挥自身文献资源优势,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学理论、学知识、学外语、学技能” 提供《借鉴》资料和《学习参考》摘报;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开展“读好书、做好事、创文明 ”活动建立社区分馆和图书流动站;为建设学习型企业,推进“学技术、学文化”开展 ,提供送书上门服务 ;为建 设学习型家庭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总之,图书馆要根据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不同的特点, 结合实际,确定提供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促进学习者循序渐进。
三、图书馆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发展对策
公共图书馆特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功能,使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交换的“中转站”,比 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更具有优越性。为了充分发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进 一步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为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图书馆已经改变了以往封闭、被动的工作状态,成为多功能教育和 社会终身教育的 重要场所。这就要求图书 馆 适应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教育职能,使图书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 求。随着读者文化需求多元化发展,图书馆的服务要“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 务。在实际工作中,要区分读者成分,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开展有针 对性的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就是要向所有人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现服务的大众 性和社会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配合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图书馆可以开办各类中小 学生素质班;在倡导终生教育的理念下,开办各类成人教育培训班,担负起了为社会培训人 才的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每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为宣传契机,广泛开展 全民参与的读书活动,让群众都能参加读书节活动,收获知识、增强才干,充分利用图书馆 的藏书和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办馆新理念。读者来到图书馆,一方面是为了汲取 所需知识,另一 方面是为了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文化和学习气息的人文环境 ,是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图书馆的建筑、硬件设施、服务手段、学习环境应充分体现出以 人为本的宗旨。比如,提高馆舍环境质量,增强环境功能,在图书馆外营造一种安宁肃静、 清新整洁、绿荫环抱、典雅庄重的气氛;图书馆内要注意色彩运用、家具配备、装饰布置和 丰富多彩的宣传导读,同时在采光、通风、防噪声等方面也都要力求最好。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终身教育是人们普遍的认识,面对不同年龄的读者群体,图书馆要从 人性化的服务角度出发,为每位到馆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和条件。同时,还要兼顾弱势 群体到图书馆学习文化的权利,在图书馆设施中应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要,使 他们的合理的阅读权利和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3.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习型城市服务。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 型社会 中的功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第一,人力资源的整合。这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的整合。对现有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如设立专职咨询馆员、网络 服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等。二是整合图书馆专业人才,搞好读者培训,发挥各学科特长,搞 好特色化服务。三是整合图书馆和社会各类人才,为各类不同需求的社会化学习团体提供专 题服务。第二,藏书资源整合。为学习型社会服务,仅靠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是不够的,为了 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加强图书馆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是必要的。这不仅包括本地区公 共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与本地区院校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也包括与外地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 合。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依托计算机网络,签订馆藏资源有偿共享协议。第三,网络信息资源 的整合。公共图书馆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和完善的网络系统,网络资源的数量 多、更新速度快,有着传统的馆藏所不能及的地方,但其内容交叉重复,缺乏应有的整合标准, 给读者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这种网络优势的同时,还应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给尽量多的读者提供服务。围绕学习型 城市创建工作,图书馆在抓好阵地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快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使图 书馆服务不断向家庭和社会延伸,使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因学习载体的完善而不断深化。
4.紧跟时代步伐,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将使图书馆在建设 学习型城市中 不仅发挥提供学习场所、提供馆藏图书信息资源服务的功能,而且可以以自身模范的学习行 为带动、激励读者,使图书馆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中更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 。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团队学习,培养系统思考和自我超越精神,把图书馆员的个人理想融合 、升华、统一为图书馆的共同远景目标,并引导所有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全力以赴,形成图书馆 的核心价值观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图书馆文化、积极进取的图书馆精神。
总之,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助推器,担负着为全市人民文化生活提供智力资源和精神 的职能,为满足全市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必须要与时代同步发展;要致力于为 市民读书学习、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品味提供服务;要用充满文化氛围的和谐环境来吸 引市民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
论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及信息资源共享的全球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和信息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纸质资源为特征的传统图书馆正向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相互共享于一体的现代图书馆转型。在这种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下,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包括服务对象、服务信息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一、现代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的与日激增,书刊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于信息容量相对较大的每一图书馆来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收藏力相对低下,对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根本无法全部收藏,各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2.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用户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及内容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信息服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3.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共享可使各图书馆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构建比较完整的藏书体系,发挥各自信息资源的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并利用网上共享的方式推向全球。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读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整体文献资料的利用率,而且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将浩瀚的文献资料搜罗穷尽,只有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情况下,人们才能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信息提取出来,充分享受共享带来的方便。共享使文献资源从有限扩展到无限。
5.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共享使全球的图书馆通过网络紧密链接起来,其实力远远超过物理意义上的单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机的综合和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率。
二、实现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1.以购买资源为主的共享模式。该模式主要集中于价格较高、用量较大出版商或经营者具有垄断地位的期刊和电子图书数据库产品。如《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源信息系统》、《书生电子图书系统》等。通过对数字资源的采购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是现代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模式之一。
2.以加入全国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网为主的资源共享模式。该模式是图书馆加入到有组织、有规范的信息资源共享机构,以便实现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其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该项目由文化部负责牵头实施,并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各级基层中心、基层服务点都能共享到国家中心下发的各类信息资源。
3.以联合编目为主的资源共享模式。随着MARC格式的应用和推广,书目数据共享成为传统图书馆自动化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普及使得这种资源共享方式迅速发展。如上海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的联合编目成员数量正随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直接用户已达252家,间接用户600多家。联合编目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及文献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为使图书馆间基于Z39.50协议、OPAC系统开展馆际数据传输及文献互借服务,一些省市地区图书馆甚至使用了统一编目软件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本馆使用的ILAS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省图书馆及部分市、县馆使用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系统等。联机编目公共检索系统缩小了图书馆间因技术及人员能力而产生的差距也为馆际互借服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4.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除购买数字资源外一些图书馆加强本馆信息资源建设,力求本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实现特色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大多数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图书馆网站,通过网页浏览、检索和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把用户需求文献信息反馈给用户。由此各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互相检索各自建设的数字资源,使共享不受地域限制。
5.资源互阅互借的共享模式。不同地区的图书馆之间达成协议相互间免费或有偿使用对方的资源,通过共同租用运输工具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定期传递或提供成员馆,让读者免费阅览各图书馆资源。如:全国公共图书馆展览资源共建共享协议网,加入到共享协议网的成员馆可以免费借用其他馆的展览资源,开展系列展览活动。
三、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
1.注重知识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在信息开发上,它更注重信息资源的深加工和精处理,形成信息产品,通过信息咨询、产品展示等活动为社会服务;在信息服务上,它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它引用一切信息技术,使信息的传输容量、速度和共享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服务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图书馆的用户不再受时空、地域限制,数量不断增加,用户信息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因此,图书馆除了提供一般文献的初级信息外,更要提供以解决问题形成方案为目的的深层次服务。服务内容除提供专业知识外,还要提供用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的综合性知识。服务内容形式多种多样,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和大量的实物信息外,还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信息。
3.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发展趋势
网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进程,使得信息总量急剧增加,也使信息领域出现了大量“垃圾信息”。在这大量、无序信息前,用户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平台,以便及时、准确地获得最佳信息。如传统图书馆工作中“定题服务”就是一种典型的早期个性化服务方式,只是受当时资源条件的限制,无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信息。
4.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知识服务
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使用户可通过直接上网来满足自身基本的、简单的信息需求,而图书馆信息员的职责是提供综合、复杂、有序的信息,使用户获取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图书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参考咨询工作的习惯,而更多地面向具体内容和直接的信息获取。同时图书馆要发挥资源优势,借助有关的网络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的信息服务。如:虚拟咨询台、网上实时咨询服务等。
四、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是信息资源更好地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保障。随着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的快速发展,系统运行环境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局域网带宽、互联网出口带宽、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存储设备、数字化加工设备及网络设备的性能参数对整个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都起着影响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各级政府经费投入,确保配备高性能的硬件设施,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加强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2.1 深入开发现有馆藏资源
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仍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信息服务应结合用户的反馈信息,对现有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加工,对信息进行优化组合,产生新的知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和信息,如开发二次文献。
2.2 建立特色馆藏信息数据库
特色馆藏就是图书馆充分利用本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集中优势选择一两个领域或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这些学科专业方面的信息资源达到专、深、全的特点,以此推动这些学科专业向纵深发展。同时,要循序渐进地把特色馆藏数字化,建立特色馆藏信息数据库,并将其发送到图书馆网站上,使各馆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3 增加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
电子文献是一种较新的信息载体。包括磁带、光盘、软盘等,它具有信息容量大,占用物理空间少,检索方便快捷,易于共享等优点。随着电子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文献在馆藏中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并且将会成为图书馆存取信息的主体。因此,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应处理好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关系,合理地增加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
2.4 整合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大量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联结起来,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有效地收集、整合网上信息资源将成为图书馆工作中心。(1)对网上信息资源有效重组与深度加工。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对网上的资源进行分析、筛选、重组,将网上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再进行分类标引,使之有序化、系统化,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可以信赖的高质量的信息。(2)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网上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依其存在形式可分为HTTP资源,FTP资源,MAIL资源等,读者要在网上查询某一方面的信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拥有现实馆藏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导航。首先应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各类优秀网站的链接与引导,并做好网站的维护与补充,保证各种网络资源网址的准确有效。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对站点的类型、内容和特色资源进行深层揭示,以引导读者使用。
计算机网络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