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民国人物>

吕碧城很有才华吗

炜基分享

吕碧城,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吕碧城很有才华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吕碧城很有才华吗

吕碧城1883年出生在安徽旌德县,原名吕贤锡,,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晚年号宝莲居士。她算是那个年代的传奇人物了。不仅是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还是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更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第一位女性撰稿人。这么多的第一个就足以证明吕碧城的传奇所在,她更是开创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

吕碧城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她的一生并不顺遂,甚至可以用坎坷来形容。吕碧城10岁时就已经订婚,但是在她1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父亲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去世之后吕碧城一家就陷入悲惨的境界。由于吕父一生并没有留下男丁,所以族人就以无后继承财产为由头霸占吕家的家产。这时候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就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求助信最终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这件事传到了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耳朵了,汪家认为吕碧城太过于厉害精明就退了婚。

在当时退婚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于是吕母不得不带子女们远走投奔娘家,可是又一件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在娘家的吕母与两个小妹受不了折磨服毒自杀,虽然性命救了回来但在吕碧城的心里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所以才有了之后提倡女权,建设女学。吕碧城长大后有许许多多的成就,但是这些都和童年留下的阴影离不开关系。

吕碧城的作品

吕碧城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确实吕碧城的才气热昂很多人为之动容,甚至很多人都用碧城作为自己的笔名。吕碧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光绪年间的进士,从小的耳濡目染或许对于吕碧城有一些影响,但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天赋。吕碧城作品之中就能感受她的才气与天赋。

吕碧城非常的早慧,12岁之时诗词书画上的造诣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形容吕碧城是自幼即有才藻名,不仅诗词方面擅长,连丹青都很擅长,而且会刻印章,还精通音律,但她最为人陈赞的是她的词,每当有新的词写出就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争相阅读。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拍案叫绝,他无法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是怎样写出夜雨谈兵,春风说剑这样的词句的。

吕碧城的作品有很多是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她在大公报会发表一些关于女学、女权、以及女子教育的文章诗词,这些受到了各方的极大关注和响应,很多文人学士都投稿附和。但是吕碧城一直坚持用文言文创作,她反对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创作,有很多人说以吕碧城的文学功底如果愿意用白话文创作的话,她的成就一定会是极高的,甚至会超过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但是吕碧城却是一直坚持文言文创作,这也是这个传奇的女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的一个原因吧,吕碧城作品越来越难让人想起了。

对吕碧城的评价

吕碧城先是将清廷衰亡之因一味归咎慈禧禧之责,再是于女子参政运动关键时期,无视女界被排异边缘化的事实,苛斥唐群英、沈佩贞等人,从女权变男权,女权运动的式微至失败,未尝不有以她为首的党国分子几分反戈一击原因。

后世典记:若干年之后,人到中年的吕碧城甚至在《女界近况杂谈》中公然站在她当初女权主张的对立面,以男权道德的名义全盘否定了女界人士的参政努力:“夫中国之大患在全体民智之不开,实业之不振,不患发号施令、玩弄政权之乏人……女界且从而参加之,愈益光怪陆离之至。”

吕碧城的诗词文章,手笔婉约,敏感玲珑,别见雄奇,却又暗蓄孤愤,曾产生很大的影响。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词学家龙榆生称誉她是“凤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易实甫认为其“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她毕生用文言写作,时光变迁,其文名渐被湮没。时至今日,这位民国女侠,已鲜为人知了。

看了“吕碧城很有才华吗”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