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民国人物>

吕碧城作品有哪些

炜基分享

  吕碧城的一生也算是个传奇的,不仅是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还是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更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吕碧城的一生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吕碧城作品有哪些

  吕碧城作品之中就能感受她的才气与天赋。吕碧城非常的早慧,12岁之时诗词书画上的造诣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形容吕碧城是自幼即有才藻名,不仅诗词方面擅长,连丹青都很擅长,而且会刻印章,还精通音律,但她最为人陈赞的是她的词,每当有新的词写出就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争相阅读。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拍案叫绝,他无法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是怎样写出夜雨谈兵,春风说剑这样的词句的。

  吕碧城的作品有很多是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她在大公报会发表一些关于女学、女权、以及女子教育的文章诗词,这些受到了各方的极大关注和响应,很多文人学士都投稿附和。但是吕碧城一直坚持用文言文创作,她反对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创作,有很多人说以吕碧城的文学功底如果愿意用白话文创作的话,她的成就一定会是极高的,甚至会超过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但是吕碧城却是一直坚持文言文创作,这也是这个传奇的女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的一个原因吧,吕碧城作品越来越难让人想起了。

  吕碧城的评价怎样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一定水准,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吕碧城早慧:“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22]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拍案叫绝。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不能相信“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如此词句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

  作为《大公报》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位女编辑,女性撰稿人,吕碧城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不小的天赋和才华,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她不仅亲身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还特别注意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对宣传兴办新式女子教育的益处不遗余力,大力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的先例。

  吕碧城不仅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和组织者,还是男女平等的呼吁者和先行者,是提倡女权和女学的急先锋。她在《大公报》上陆续发表的一些关于女学、女权和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诗词,受到极大关注和响应,众多文人学士纷纷投诗相和。

  此外,吕碧城一直坚持只用文言创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但有论者说,以吕的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果能用白话文创作,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她几位女性作家。

  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看透世态炎凉,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当友人问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终身未婚,后皈依佛门。止庵认为:吕碧城为什么未嫁,关键点在于经济权,她在袁世凯称帝之前辞职到上海做生意,在那两年里跟外商合作挣了好多钱,生活非常奢华。“有才,有名,有财,事业上又有很大的成就,这女人就没有当时女性结婚的理由——找个男人养着,她没有结婚的实际需要。”

  吕碧城的诗词文章,手笔婉约,敏感玲珑,别见雄奇,却又暗蓄孤愤,曾产生很大的影响。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词学家龙榆生称誉她是“凤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易实甫认为其“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她毕生用文言写作,时光变迁,其文名渐被湮没。时至今日,这位民国女侠,已鲜为人知了。

  吕碧城先是将清廷衰亡之因一味归咎慈禧禧之责,再是于女子参政运动关键时期,无视女界被排异边缘化的事实,苛斥唐群英、沈佩贞等人,从女权变男权,女权运动的式微至失败,未尝不有以她为首的党国分子几分反戈一击原因。

  后世典记:若干年之后,人到中年的吕碧城甚至在《女界近况杂谈》中公然站在她当初女权主张的对立面,以男权道德的名义全盘否定了女界人士的参政努力:“夫中国之大患在全体民智之不开,实业之不振,不患发号施令、玩弄政权之乏人……女界且从而参加之,愈益光怪陆离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