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是不是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中茅山的南麓,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山陵的简介,欢迎阅读!
中山陵是不是孙中山的陵墓
1925年3月12口,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匾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中山陵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半球形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整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中山大道/包括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时,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先生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形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人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个金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伟大志向。再前行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攀登如此多的石阶较为艰难,但当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总理遗嘱》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华表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
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是一座仿宫殿式的祭堂,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波兰著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面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
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圹,里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墓圹里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圹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南京市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墓室周围。
中山陵园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敬仰。到南京游览的人,一般都要到中山陵瞻仰这位伟人。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设计非常成功,钟山与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所以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的陵墓设计
中山陵在选址、圈地的同时,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的工作也在积极进行。
1925年5月2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确定奖金总额为5000元。
5月13日,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由孙科与负责工程的常务委员宋子文的建筑顾问赫门起草的《陵墓悬奖征求图案条例》。
5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在报纸上发布公告,悬奖征求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葬事筹备委员会在《条例》中对陵墓的性质、功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都做出了规定:首先,陵墓要体现“特殊与纪念之性质”;其次,祭堂和墓室要便于公众入内瞻仰,祭堂外要有可立五万人的空地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再次,祭堂建筑风格必须为“中国古式”,或者“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最后,为了建筑的永久保存,要求使用石料和钢筋三合土,不用砖木材料;《条例》还要求陵墓建筑应简朴庄严,不求奢侈华贵。
原定8月31日截止,为期3个半月,后来因海外应征者要求延期而延至9月15日截止。
到9月15日止,共收到应征图案四十余份,全部陈列于上海大洲公司三楼,从9月16日起到9月20日止,由葬事筹备处敦请评判顾问到陈列室阅览评判。评判委员会成员包括全体葬事筹备委员、家属代表,并聘请四名专家为顾问,即土木工程师、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德国建筑师朴士、中国画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发。[2]
1925年9月20日,在上海四川路大洲公司三楼召开了葬事筹备委员及家属联席会议,对应征图案进行评判。出席会议的有宋庆龄、孙科及夫人、林焕廷、叶楚沧、孔祥熙、陈去病、杨杏佛。特聘评价顾问也都在前一天写了书面评判报告,由杨杏佛在会上报告了顾问们的评判结果,大家对第一、第二两奖意见一致,但对第三奖有不同看法,最后表决,通过了得奖名单:
大奖吕彦直;二奖范文照;三奖杨锡宗。名誉奖:1.孚开洋行乃君(Cyrill Nebuskad);2.赵深;3.开尔思(Francis Kales);4.恩那与佛雷(C.Y.Anney and W.Frey)5.戈登士达(W.Livin Goldenstaedt);6.士达打洋建筑公司(Zdanwitch and Goldenstaedt)等。[2]
得奖者由葬事筹备委员会发函通知,未得奖者每人赠送一幅孙中山遗像及著作,以示感谢。同时,在《民国日报》、《申报》等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布评判结果。从9月22日到9月26日止,公开展览5天,每天都有一千多人前来参观。上海的各家中西报纸都发表文章加以评论,称誉这次悬奖征求陵墓图案是历史上空前的建筑设计比赛。[2]
9月27日下午4时,筹事葬备委员会在上海成都路广仁里张静江家中再次开会,详细审查比较了吕彦直和范文照设计的陵墓图案、说明书及估价表,一致决定采用吕彦直设计的陵墓图案,并聘请他为陵墓建筑师。[2]
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平面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观念,而又糅合西方建筑精神,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墓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诸如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同时又吸取西方建筑,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既庄严简朴,又别创新格。特别是其全局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中山陵的建筑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人可由祭堂入墓室瞻仰。[2]
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吕彦直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1929年3月18日,吕彦直主持建造中山陵积劳成疾,中山陵墓工程还未告成,就因患肝癌不幸逝世,年仅36岁。[2]
1930年5月28日,为了表彰吕彦直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在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纪念碑,地位、大小与奠基石相同。此碑由捷克雕刻家高琪雕刻,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中山陵背后的故事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抵达中山陵
1949年春,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迅即发起渡江战役,并于4月23日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视,部署了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严密保护好中山陵。和平接管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他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遵照孙先生遗愿,灵柩暂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在南京紫金山(也叫钟山)修建陵墓。中山陵于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达8余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如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俯视,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附近建有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附属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各建筑都为名家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山陵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寄托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从此长眠在紫金山上。为了保护中山陵的安全,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中山陵拱卫大队,拱卫大队的所有队员们忠诚地“陪伴”在孙中山先生周围,关键时刻甚至不惜舍命相护。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曾用大炮轰击中山陵。中山陵第六层平台西侧一尊铜鼎的外壁上,现今仍遗留一体写下决心书,“与中山陵共存亡”,并在孙中山陵寝旁举手宣誓。日军攻破南京城后,共有26名拱卫队员为中山陵英勇捐躯。
1945年南京光复后,国民政府重新修缮了中山陵,成立了新的中山陵拱卫大队。
1949年初,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直逼长江南岸,国民党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延缓解放军渡江,以便进一步巩固所谓的长江防线,国民党玩起了假意和谈的把戏。4月20日,并无多少和谈诚意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国共和谈正式破裂。
当晚,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正式发起渡江战役的命令。于是,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江西湖口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开始连夜强渡长江天堑,一举突破了国民党苦心经营良久的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宣告覆亡。
4月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35军105师315团前卫营2营在该团副政委刘志诚和石副团长的率领下,奉命在南京追歼南逃的敌人。他们进挹江门,过鼓楼,当行至新街口时,刘志诚隐约看到了街中心矗立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不由地肃然起敬。他14岁在陕西当学徒,18岁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延安学习了很多知识,对孙中山了解颇深,充满崇敬。他们从新街口转向东,沿中山东路行至中央医院(今南京军区总医院)门口时,已走了10余公里。这时天已大亮,部队停下来休息。刚坐下不久,侦察员报告说发现中山陵门外还有一部分国民党部队残余。经过了解,这支国民党部队正是中山陵的拱卫大队。刘志诚和石副团长都意识到,拱卫大队是一支特殊的武装队伍,负责警卫孙中山先生陵墓,绝不同于国民党参加内战的一般军队,因此只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决不能轻易动武。
原本以为,这支拱卫大队肩负特殊使命,又在此拱卫多年,通过谈判让他们交出拱卫权肯定非常困难。没想到的是,他们与国民政府负责管理中山陵的代处长范良和拱卫大队大队长王全中校接触后,很快就顺利达成协议: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把枪支弹药造册交给解放军,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于是,解放军一枪不放便和平接管了中山陵。
国共两军同站岗刘志诚迅速将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上级同意他们的处置方案,并决定解除他们追击敌人的任务,改为警卫中山陵。随后,部队开到中山陵园广场集结,正式接管了中山陵、天文台等地。
部队集结完毕后,刘志诚对全营指战员讲话,强调了守卫中山陵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大家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入城守则”,做到秋毫无犯。讲话完毕,石副团长具体指导设置哨位和组织巡逻队,刘志诚则召集拱卫大队的干部讲话,说明共产党对孙中山先生是尊敬的,解放军将会严格保护好中山先生的陵墓。他还嘱咐拱卫大队的官兵照常安心工作,维护好中山陵的正常秩序。
随后,刘志诚等人由王全陪同察看了蒋介石和孙科的公馆。蒋介石公馆又名美龄宫,据王全介绍,这是蒋介石、宋美龄做礼拜的地方。美龄宫建筑金碧辉煌,内部陈设十分豪华。孙科公馆外表虽不起眼,但内部家具和装饰同样富丽堂皇。 刘志诚对王全说:“中山陵内所有国民党要人的公馆,我们解放军全不进
驻,仍由你们看管,听候将来新的南京市政府前来接收。”
中午,刘志诚来到中山陵植物园,受到技术员吴敬立和潘祖恒等人热情欢迎。他们一直坚持工作,保护园内的各种设备,随后,还腾出好几间房子,安排2营营部人员住宿,对战士们的生活也十分照顾。
下午,范良陪同刘志诚和石副团长上中山陵谒陵。路上,刘志诚看到,正如早上达成的协议,每个哨位上都由两名士兵值勤,一个是身穿解放军军装的战士,手持钢枪;一个是身穿国民党军服的拱卫队员,徒手站立。他们相向而立,配合默契。
国共两军和平衔接、同站双岗、共同护卫中山陵的画面,在中国国共
两党的历史上,实为罕见。进入中山陵的祭堂大厅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一齐向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鞠躬默哀,然后进入墓室绕着其卧像和棺椁环行一周。
半天下来,刘志诚一路上留心观察,发现中山陵园内外整洁有序,祭堂、碑亭、陵门等处几乎没有什么损坏。通过聊天,刘志诚和石副团长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南京解放前夕,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去陵园谒陵辞别,范良向他请示:“共产党军队渡江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孙科说:“毛泽东、周恩来对总理
(孙中山)先生很尊敬,他们不会为难你们的,你们不要离开。”范良又问人员和武器装备怎么办?孙科说“都交给他们就是了”。4月23日下午3点,范良
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各分驻所集中,加强对陵墓的保卫,并规定:日间巡哨岗位一律仅带刺刀,夜间除门岗外,暂不出巡。遇到解放军,不要主动挑衅。
得知实情后,刘志诚对范良说:“为了迎接解放,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现在南京解放了,你应该带领陵园工作人员和拱卫大队的全体士兵,认真守卫执勤,把工作做得更好。”范良听了,很受鼓舞。
下午5点,刘志诚和石副团长到105师师部汇报了进驻中山陵的情况,师首长同意他们的安排,并对他们说:“本来按军部的部署,控制紫金山,保护中山陵和天文台是104师的任务。由于你们带领前卫营追击敌人,进军迅速,先期到达中山陵,并和陵园管理部门领导人谈判达成了协议,这样,军部就改变了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接着,师首长加重语气说:“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南京刚刚解放,共产党和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是国内外观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风向标,其政治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 视。陈毅司令员不仅亲笔写有手令,毛泽东同志还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亲自指示攻克南京的一线部队一定要‘注意保护南京的孙中山陵墓,对守陵人给予照顾’。”
最后,师首长决定让石副团长回团部主持工作,由刘志诚留在中山陵园内,领导2营继续完成守卫任务。此后的几天,刘志诚接连召集全体留守人员开会或谈话,说明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并安排将全体留守人员名册及武器装备列表报给上级;为了确保中山陵的绝对安全,还决定各队将暂时不使用的武器一律上交集中保管。与此同时,刘志诚还多次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当了解到留守人员的经费已难以为继和缺少粮食时,他立即与上级联系,解决了燃眉之急。
中山陵除了拱卫大队的士兵外,还有不少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怎么安排呢?刘志诚经请示上级后郑重宣布,这些人如果愿意留下继续为中山陵工作,新的南京市政府会全部留用。不容许半点疏忽
刘志诚作为驻守和保卫中山陵的解放军最高级别指挥官,非常清楚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他时刻告诫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护陵绝对容不得半点疏忽。
中山陵的守卫工作才刚开了个头,距离中山陵仅几公里的孝陵卫就闯进一位“不速之客”——国民党军暂编第4师,该师原驻扎在南京汤山,师长叫张荫堂。南京解放那天,他们见大势已去,无处可逃,便几次放出“寻求谈判”的讯息。 35军军首长明确答复他们,谈判可以,但条件只有一个: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但他们并不打算缴械,而要求作为起义部队加入解放军,各级军官在解放军照任原职。这一无理要求被拒绝后,该师转移到毗邻中山陵的孝陵卫,妄图靠“挟持中山陵与解放军“讨价还价”。
该师不请自来,令刘志诚非常紧张,他急令部下全面加强警戒,同时催促上级抓紧处理这个问题。为了确保中山陵园的安全,35军决定智取。军部让刘志诚和313团政治处主任戴逸以军部派驻干部的身份,立即进入暂编第4师,稳住他们并摸清这支部队的真实意图。出发前,刘志诚增调一个加强班进驻美龄宫,居高临下,日夜监视暂编第4师的动静。
进入该师后,刘志诚发现张荫堂要求起义是假,企图继续与人民为敌是真。他们及时将情况向军部做了汇报,军部又将情况报告给第3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兼7兵团政委谭震林,谭震林指示:解除暂编第4师的武装,拔除这枚埋在中山陵的“定时炸弹”。
为此,35军105师制定了周密的战斗方案。刘志诚、戴逸先以军部之命将暂编第4师调到江宁县城南的桥头村、横岭村一线“接受整编”,这里远离中山陵地区。
待他们进入移防地区后,105师师部通知该师排以上军官到大祠堂开会。当张荫堂等赶到后,伏兵四起,他们乖乖地当了俘虏,士兵们群龙无首,也只好举手投降。不费一枪一弹,这股3000多人的国民党残部被全部解决,确保了中山陵以及南京城的安全。
中山陵附近山林茂密,洞穴很多,为消除安全隐患,刘志诚经常组织士兵搜索山林。一天,5连巡逻队在一片嶙峋怪石中发现一个暗洞,深不可测,附近群众说是国民党工兵挖的,据说可通城内。刘志诚接到报告后,当即决定进行武装搜索。
5连连长、指导员带领一个尖兵排,钻进了黑森森的暗洞。洞内发现了几只文件箱和几堆烧尽的纸灰,证明洞里曾经隐蔽过敌人。搜索了半个多小时,眼前
突然出现一扇十分隐蔽的铁门,门外果然已是城内。原来,这是国民党部队精心构筑的一条军用暗道。解放军立即对两边洞口都采取相应措施,既切断了城外残敌到市区骚扰的通道,又能避免市区里隐藏的敌人进入陵园地区造成破坏。
南京解放初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信谣言,以为解放后便可以将国家财产随意占有,于是聚众公开盗伐中山陵的森林,甚至不听劝阻,还围殴守陵士兵。为了加强对中山陵园的保护,刘志诚于4月28日向新成立的南京市军管会提出申请,派公安部队进驻陵园,协同守陵部队加强巡护,并抓获和处理了一些头号子,盗伐中山陵林木的风气才渐渐平息。
1949年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从1949年4月24日和平交接到1949年7月底前,中山陵园属于军管的特殊时期。
1949年8月,解放军胜利完成了接管和护陵任务,撤出中山陵。随后,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山陵园管理处”,隶属于市园林管理处。
后来,陈毅对刘志诚接管中山陵之事很满意,他称赞:解放南京的战役中,“中山陵接管得最好”。
猜你喜欢:
上一篇:钟祥的明朝陵墓的相关资料
下一篇:中山陵墓由谁设计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