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2017(2)

刘惠分享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16.对于“你为什么要写作”的问题,作家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王小波说:“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余华说:“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

  法国作家萨冈说:“它使我着迷。”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说:“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

  美国作家布列斯基说:“一旦我知道了我为什么写作,那么肯定地讲,我就再也无力写下去了。”

  从一定角度看,读书和写作是相对的活动,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读书“你会怎么想呢?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注意:文体不限,自拟题目,内容具体,800字左右。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2017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原文中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而并没有说化解了这种冲突。B 原文是说“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而并未说这种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原文中并未提到“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我们”应是“画家”

  2【答案】D

  【解析】D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生机。“反衬”错,原文是“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3【答案】A

  【解析】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题干中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D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原文是“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而非“隔绝俗世”

  4.B(端:原因)

  5.B(通过诽谤来讨好他的仇敌的是“饰智求仕者”,而不是“认为对我的贬黜太轻,不足以平息愤怒”的众人。)

  6. D

  7、边塞诗,送别诗

  8、诗人张开了想像的翅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诗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使语言鲜明形象。(比喻1分,翻译1分,妙处1分)

  9、名句默写(可能不是完整的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1、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有以下几方面表现:①精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而又反应敏捷;②既有“虎气”,又有“猴气”;③既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又有幻想狂热的一面;④既有温和、自控的一面,又有脾气火暴的一面。

  12、观点一:他是一位农民造反者。①“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来的群氓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②他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③他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取得了抗战胜利。

  观点二:他是一位军事统帅。①他富于自制力,能眼观六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②他出击从不错过目标。③他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④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观点三:他是一位诗人,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①毛泽东的诗歌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出了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②毛泽东的诗歌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准,气势雄浑,境界开阔。③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歌热情的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斗争。

  观点四:他不是一个帝王。①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藐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②他被万人景仰,被看做救星,被看做是典型的中国大人物。 13、D(A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B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不合语境C鼎力相助,说别人.D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言语里的深刻道理。)

  14、D( A实现缺宾语 B“超过”和“以上”语义重复。 C解决困境)

  15、C【解析】观察答案可知,首句非②即⑥,②作为观点,接在“我的经验是”之后显然不妥,由此可排除A、B两项;由语段最后一句“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的”可知,④比③与它联系得更紧密,由此可得出答案为C。

  文言译文:

  尊敬的思谦兄:昨天祁县的王师范经过永州,说你忽然有了当官的心思,这实在是件有益于太平盛世的事情。我听到这件事后非常高兴,但如果没有王生的一番话,我不就一直不知道么?

  我很不幸,从前被进用的时候正赶上动摇不安的局势,平时闭门不出,口舌是非还是很多,更何况又有和我长久交往的人,位居高处操作大权。那些追求进升却被斥退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制造仇怨,捏造粉饰,于是对我的仇恨更加大肆蔓延开来。不是确切明晰,自己能决断于心的人,谁能了解我在晦暗中的情况呢?我当时三十三岁,很年轻,从御史里行提升到了礼部员外郎,破格取得显位美职,想要摆脱世上追求进取的人的责怪怨恨和嫉妒,这可能吗?所有的人都想要升迁显贵,我先拥有了显赫的地位,才能不能超过同僚,声望不能盖过世人,所以世人怨恨我也是应该的。我和罪人们交往了十年,官位因此得到进升,错就错在附会他们了。圣朝宽宏大量,对我的贬黜很轻,不足以平息众人的愤怒,所以诽谤的话语转而更多,众人一起喧哗,我逐渐变成了怪人。弄巧设诈求取官职的人,更是用责骂我来讨好仇恨我的人,每天都有新花样,务必达到讨好成功,他们自以为这是被迅速提拔的途径。因此对我们的侮辱也加重了,各种罪名横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真悲伤啊!人生少有活到六七十岁的,如今我已三十七岁了,长期以来觉得日月短促,一年更甚一年,大概不超过数十年,就没我这人了。是非荣辱,又有什么可值得论道的!要是说个不停,结果只能加重罪名。

  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也习惯了这里的炎热和瘴气。楚、越之间的音调很奇特,说话喧闹难懂,如今听起来也觉得正常不足为怪了,我已和这里的人成为同一类了。家中新出生的孩子,他们都自然学说这里的话语,一天到晚两耳全听的是这种话语,听到北方人说的话语,就啼叫大呼逃避躲藏,即使是病人也恐惧惊吓不已。自己料想在此地还能居住几时,怎还敢不知停息,说长道短,再招致世人的非议讥笑呢?我读《周易》《困卦》到“其人有言而他人不信,那是因为在困顿之时的话语”时,反复阅读更加高兴,感叹说:“唉!我即使每家安置一张嘴来自我称道,也只不过是挨骂更加厉害罢了。”因此更加乐意闭口不言,和树木湿透交朋友,不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别人。

  如今天子振兴教化,禁止邪恶扶持正气,天下人都喜悦快乐,而我和其他四五个人,沦落如此,难道不是命运吗?命运是由天而定,不是说话的人所能控制的,又有什么怨恨呢?只能高兴像你思谦这些人,赶上了好时候,能在正确道义的指引下一展宏图。正确道义的实施,天下万物都能够享受到福分。倘若因叛贼平定而庆贺行赏之际,得以被昭雪宽大,买上些能养活自己的土地来耕种,早晚歌唱进而撰成文章,希望被巡察各地风情的人采取,献给朝廷,来增加圣唐诗歌的篇章,即使得不到官位,也不枉为太平之世的人了。这都是希望之外的事,最终还是想要跟你倾诉一下。宗元拜谢。


猜你喜欢:

1.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试卷pdf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