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

刘惠分享

  高考历史学科试题形式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种题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选择题

  审清4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

  1、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集群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体,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例: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以下对这段台词解释正确的是:

  A、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

  B、表达人文主义反对神学禁欲的生活观。

  C、反映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思想。

  D、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

  此题题干中的答题主体并不明确,需要从"16世纪的英国"的背景做出判断,16世纪的英国,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兴起,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人文主义者肯定人有追求现实生活的权利,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泛滥,因此A、B、C符合16世纪英国的现实。应是正确选项。

  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题设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例:《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此题考查的主体内容是《天朝田亩制度》,但考查的核心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实质,绝对平均主义的表现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是体现"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就是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它无法实现的关键。因此应选B项。

  解析题:注意3个特点

  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必备的学习能力,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解答材料解析题

  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是关键;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近年来,材料发展的趋势是所给材料越来越简明,或一图一表,或一两段文字,或几个图,文字一般都没有障碍,但信息丰富而隐蔽,只要认真阅读思考,掌握解题要领,做好材料解析题并不难。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问答题

  学习5字口诀

  综合性考试问答题目前在试卷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单一学科的问答,一种是在三个学科的综合命题中有部分提问要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回答。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按照历史学科回答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来回答。答题离不开五个字:述、论、析、比、评。

  "述",就是叙述,答题中一般表现为概述、简述、论述、综述等。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就行,所要注意的是:一、围绕题目要求的有关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但要讲述明白。不可遗漏。二、简述、概述、综述一类需要的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三、答题时间性强,要条理清楚。

  "论",就是论证。一般表现为命题给出一种观点或一个论题,然后要求用相应的理论和事实加以说明。有的题给出一则材料,现要求提炼有关信息,再判断信息的正确性,然后再加以说明和论证。

  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条,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就是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就是比较,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一般的是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很多考生遇到比较题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但是完成这些方面的比较是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和深刻掌握的基础上的。

  "评",就是评论、评价、评析等。"评"的对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政策等等,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

  (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

  (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