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记忆力>记忆力训练>

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技巧

荣雪分享

  提高幼儿记忆能力,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以及运用有效的记忆技巧是提高记忆能力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的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技巧1、直观形象记忆法

  直观形象记忆法,就是应用直观的形象代替语言、文字,以增加记忆效果的方法。

  直观形象识记比文字识记效果要好,这事大家都有的经验。例如有的教师在教“灭”字时,把一个小纸团点燃放进被子里,然后在杯上盖一块铁板,火就灭了。学生有了一个形象,“火”上加“一块板”就“灭”了。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直观形象产生的信息,对大脑刺激要多得多,几倍于语言文字。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的大脑记忆库中,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之比为1000:1。一个看电视长大的6岁儿童,他获得的知识量相当于一个60岁的只收听收音机的老人。上海师范学院附中教师周同振同志在地理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加强记忆,现在我把它写出供家长们教幼儿时参考发挥。

  (1)图形图象法:把某一个国家和地区按本来的特征画成图。如欧洲大陆像个平行四边形,非洲大陆像一个三角形加上一个半圆形,南美洲像一个直角三角形。

  (2)物体形象法:如罗马尼亚像握紧的拳头,意大利像只皮鞋,贝宁共和国像一把火炬,湖南像个人头像,等等。

  (3)数字形象法:如多哥共和国像1字,越南像3字,朝鲜像5字,索马里像7字。

  (4)字母形象法:如黑海像F,波罗的海像K,佛罗里达岛像丁字等。

  幼儿因为语言解释力、想象力和概念抽象能力较差,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识记中,特别是文字的识记中,加配上一些直观的形象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教幼儿学习1、2、3,与其扳着指头教他们,不如把“1”形象为一根筷子,“2”字形象为一只鸭子,“3”字形象为一个耳朵,这样幼儿的记忆效果显著提高。

  直观形象法虽然适合于幼儿,但是,用这种方法不是根本的目的,它有很多弊端,因为人的一生大多数知识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得到的,之所以让幼儿早些掌握这种以形象代替文字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使幼儿以后能更好地懂得形象与语言的转化关系,为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想象力做准备。例如:我们用形象法教幼儿“1”像筷子,“2”像小鸭子,“3”像一个耳朵;那么,我们要教他们加法时,总不会说“筷子加上小鸭子就变成耳朵”吧。再有,用直观形象法教幼儿学习,会使幼儿有时对直观形象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有的二年级的学生,算加法还扳手指头,这就是离不开直观形象造成的。这对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很不利。同时,幼儿后期,如六七岁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一些简单的知识能不用直观形象法就最好不用。

  这里着重要讲一下,在幼儿学语言时,对于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家长可以主要运用直观形象法教,而对于介词、副词、感叹词等虚词则不宜用直观形象法。因为对虚词的学习往往反映了幼儿的理解力和悟性,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还需幼儿自己去领会为好。

  技巧2、歌诀记忆法

  几乎所有的人,对歌曲都表现出较好的记忆力。因为人的大脑对节奏感强的识记材料识记效果要好得多。研究表明,有节奏的材料能使大脑多个区域工作,尤其是利用了有半脑的功能,同时能使人的身体放松,产生愉快感,对大脑产生了较强的刺激,因而能提高记忆效果。

  歌曲不但便于识记,而且便于提取和保持。一首我们会唱的歌,一时想不起来,但是,只要别人唱这首歌的任意一句,我们就会立即想出整首歌曲来。

  除了歌曲之外,那些节奏感强的诗、词等也是容易记忆的。歌诀记忆法就是利用把识记材料编成歌词和诗词,形成一种节奏顺序,以提高记忆效果。

  隔绝记忆法最适合于记忆杂乱无章的、大量的材料。把这些材料编入歌诀中,就如同把这些材料归纳成了一个集合,相互关联起来,既利于识记,又利于再现,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幼儿。

  (1)幼儿学习的是大量的杂乱无章的知识,需要有某种规律上的联系才有利于回忆。多数人之所以容易忘记儿时的事,是因为没有把那些事联系起来。

  (2)有许多本来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如一年四季、24节气、26个英语字母等,因为幼儿不懂得它们的内涵,无法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所以记忆起来就很吃力。如果把这些材料编成了歌诀,就很容易记忆了。

  (3)歌诀记忆法能够充分利用机械记忆能力和无意识识记能力,而这是幼儿的主要能力。例如,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记住使用标点符号的规则是不容易的,有人编了一首使用标点符号的歌诀,使得学会了此歌诀的学生在使用标点时就不易出错了:

  一句话说完,划个小圆圈(。);

  中间要停顿,圆点下带尖(,);

  并列字词间,点个瓜子点(、);

  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

  疑惑或发问,耳朵坠二环(?);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

  文中要注释,两头各用弦[( )]。

  如果把许多内容编成歌曲,家长能自己谱曲最好,不会谱曲的可用现成的曲子来填词,这样幼儿学习的就是一首“知识歌”。把许多单调、枯燥的知识编成有趣的歌曲,既利于记忆,又利于以后的应用。

  技巧3、趣味记忆法

  人们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有一种快单,能对大脑产生强烈的刺激,不易疲劳,注意力比平常增加1倍。

  但是许多知识是毫无趣味的,如记历史年代、地理名称、数理化概念等都是些抽象无趣味的材料,对它们的识记、人们的记忆效果会比有趣的东西低得多。

  为了使无味、抽象的知识能更好的识记,人为地赋予它们有趣的联系,这就是趣味记忆法。

  许多无趣味的东西如数理化及外语等,在工作中都要应用,一旦在应用中取得了成绩,就会给人一种快感。这种不是由识记材料本身直接产生的兴趣叫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一般要成年人才忽悠。而幼儿要产生识记材料的兴趣,必须是直接兴趣,即对材料本身有兴趣才行。例如幼儿喜欢听寓言,他们只是对寓言本身的情节感兴趣。如果把寓言包含的哲理,一条条讲给幼儿听,那他们一定记不住。因此应多给幼儿识记些他们感兴趣的材料,或把一些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编成有兴趣的材料。家长可以用有趣的语调方式,对幼儿说英语,或是父母相互间常用英语对话,或是用英语告诉孩子他买了些什么玩具,这样把无直接兴趣的外语变成有兴趣的对话、语调、玩具,幼儿就会对外语产生直接的兴趣,学习的劲头就大了。

  为了使幼儿对识记材料产生兴趣,加强记忆力,除了把间接兴趣变成直接兴趣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幻想。孩子总有自己的幻想,有的想开飞机,有的想当解放军,家长就根据这些幻想告诉他们,不学习知识,将来就不能开飞机等等,使幼儿产生不学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心理。

  (2)学习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巩固兴趣的条件。幼儿的兴趣能否保持与情绪有极大关系。心理学家做过研究:让几个幼儿一起学习一种知识,对学得好的表扬,学得不好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学习几天后,学得好的幼儿很喜欢学习,不让他学都不行;而学的不好的幼儿开始烦躁,不愿学习了。循序渐进就是使幼儿每天的识记的材料适当,不要使幼儿花了很大的气力也记不住,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既然大脑对这种材料的记忆产生“定向抑制”,那么,是不是越简单越好呢?也不是。据统计,许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刚上学时,学习进度对他们影响很大。刚上学时,家长认为孩子小,每天学一点就可以了,不必求结果。一两个学年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家长开始着急,便采取了“补课”的方式,成绩不断下降。这个统计值得家长注意。

  (3)表扬能增加幼儿的兴趣。根据我的统计,90%以上的幼儿都喜欢做别人夸奖的事。幼儿这种特点,在教幼儿时应该重视。当幼儿记忆不好时,家长应首先想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孩子的“胃口”,而不能只责备幼儿笨。每当幼儿完成学习任务,家长都应表扬他们,同时再定出下次的学习时间和任务,这样幼儿是会非常高兴地接受的。

    367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