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苏教版燕子教学设计

芷琼分享

  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苏教版燕子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燕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休息美及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新词及课文内容,感悟燕子及春光的美。

  教学准备:

  师:挂图、配乐录音带

  生:预习课文、查找燕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检查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出示挂图)它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燕子)指导“燕”字的书写。

  2、交流观察到的内容,用一两句话说说燕子。

  3、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燕子的资料。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燕子,交流收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燕子,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学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播放录音或范读。

  2、生交流文中燕子留给你的印象。

  3、检查预习。

  a、读本课生字并组词。

  b、开火车读文,师生相机正音

  c、再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讨论解决梳理所提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都写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 外形 赶来 飞行 休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交流自己的收获。(可以读一段课文,可以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

  (设计意图:切实过好“认读关”,对课文中的燕子形成整体印象。学文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很会读书,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了一些疑问,还把课文读熟练了,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文章的美。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朗读感悟品味课文,积累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燕子,本课的生字词你都会读会认了吗?

  出示生字新词,指生认读:

  俊俏 活泼 机灵 荡漾 灿烂

  掠过 偶尔 圆晕 映衬 鲜艳

  2、这篇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了燕子?

  师相机板:外形→赶来→飞行→休息

  二、品味文章

  (一)第一自然段

  1、指生读此段。交流: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师相机板:羽毛 翅膀 尾巴)

  2、问:你最喜欢作者用得哪个词?为什么?你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吗?(生自由练读)

  3、指生有感情地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燕子?(师相机板书)

  4、完成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5、再默读此段想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师相机总结,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6、生练习写作,指两生读。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理解与运用的结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二)第二自然段

  1、导: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飞赶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指生读此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春天的?动手划下来。

  2、生交流师相机板:雨、风、花、柳、草、芽。

  3、自己有感情地读,说说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4、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出示:……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生自由朗读体会说说读懂了什么。师引导:赶集时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把春天的景物比作赶集,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赶集”农村的学生并不陌生,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抽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运用。)

  5、把体会读出来。

  6、师配乐范读。

  7、生自练。

  8、指生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现,再由读表现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生默读此段,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燕子的飞行特点。

  2、再读画出描写燕子飞行的动词。

  3、交流所画字词,并谈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地读。

  (四)第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生观察:电线上的燕子像什么?

  2、读文,回答问题。(书中是怎样说的?)

  3、体会“几痕细线”“春天的歌”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齐读此段。

  三、回读全文,总结升华

  1、生自由有感情地读文章,练习背诵。

  2、交流读全文的感受。

  3、师总结:

  课文从燕子的飞行到春景的描写,燕子的飞行再到休息。每一个画面都描写得那么生动,仿佛眼前便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仿写一种小动物。

  五、附板书设计:

  3 燕子

  羽毛

  外形 翅膀 活泼机灵

  尾巴

  赶来 增添生机 灿漫无比春天

  燕子

  飞行 轻快 灵活

  休息 像五线谱

  (设计意图: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语言要说,文字要写。记得一位专家讲过:语文课就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本节课就在做这样的尝试,努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力求使课堂扎实高效。本节课重在读和练上下功夫,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施行弹性教学,以发挥学生的潜能,生成创造,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苏教版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由于下学期时间短,下册的内容要在本学期提前学习,第一单元是描写春天的景色,这样学生就不能结合现实生活来学习课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课上,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组织学生自读交流,然后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表特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写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在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景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说实话,我开始对五线谱也不理解,正好我女儿在学习电子琴,让我认识了五线谱,学以致用,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的: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线呢?再抓住“几痕”进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突破疑难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再出示五线谱,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这个比喻句。

猜你感兴趣的:

1.燕子教学设计

2.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燕子教学设计

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燕子

4.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燕子生字

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33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