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候选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选举,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候选人,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候选人
香港立法会在2015年否决了政府提出改革特首选举方式的建议,本届选举沿用上届的方法。
香港将于周日(3月26日)选出新一任特区首长。选举委员会1194名成员将以暗票形式,选出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将在当天早上九时举行,并随即点票。
这次选举有三名候选人,分别为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前任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和退休法官胡国兴。
曾俊华
曾俊华从美国回流香港后,在1982年加入政府,从地区政务专员开始,至1999年获时任特首董建华提名出任海关关长。
之后他也曾任多个香港政府部门的首长,直至2007年7月获香港第二任特首曾荫权任命为财政司司长。他在去年12月请辞的时候,当了“财爷”已差不多十年。
香港主权移交前,他亦曾任末代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书。可是他在竞选网站中的履历并没有提及。
他留的胡子跟美国零食品牌品客薯片的商标十分相似,故香港市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薯片先生”。
香港媒体近日的民调都显示,曾是三位特首候选人当中最受欢迎的一位。港大法律学系副教授戴耀廷有参与举办的民间投票活动结果亦显示,曾俊华获得最多的支持。
曾俊华参选主题之一是重建信任。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亦表示,若香港政府因为立法会里亲北京的议员比较多就硬推政策,会引起民主派议员不满,继而以冗长发言去尝试拖慢议会审议不受他们欢迎的议案的进度(冗长发言又称“拉布”)。
林郑月娥
跟曾俊华一样,林郑月娥也在香港政府任职多年。她从政的作风被形容为“好打得”(擅长面对冲突)。
她任发展局局长期间扬言打击新界地区房屋违章建筑、2007年坚持清拆被视为香港殖民时代一个重要标志的皇后码头,以至就任政务司司长后处理针对香港国民教育建议的反对声音和2014年“占中”示威时,都展现她强硬的作风。
但她指,她在政府财务委员会工作时许多议员──包括泛民主派的议员──都觉得她是一个愿意商讨的官员。
她是三名候选人中获得最多提名的人,达580票,与当选所需的600票距离不远。香港亲中报章多次发文指她的代表性远胜其他候选人。《文汇报》亦曾发表社论,指她最能获北京政府信任,也是最“爱国爱港”的候选人。
胡国兴
胡国兴是继第一届特首候选人杨铁梁后,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第二位参选的法官。他在香港的司法机构工作超过二十年,也曾获香港政府委任为多个专责调查委员会的主席。
选举提名期期间,他获得三人中第二多的提名,达180票,但全是来自泛民选委。他提出就《基本法》第22条中禁止中国内地各级政府干预属香港自行管理的事务的规定立法,认为应该将这些干预行为列为刑事罪行。
他也批评北京政府在2014年对行政长官选举所颁下的规定,指那个决定“并没有写进基本法内”。
这些立场令他受泛民主派选委支持。但香港一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在自家的《苹果日报》撰文,指他宣布参选特首前跟泛民主派的理念“没有半点共鸣”,参选后却突然性情大变。
但香港亲中的报章亦同时批评他是泛民主派的“代理人”,指他获推选为候选人不过是为曾俊华开路。
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候选人政纲一览
政制
现况:
何时落实“双普选”──即由普选选出特首及全数立法会议员──一直是香港社会关注的要点。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会颁布的决定,提名委员会的组成、限定特首候选人人数等的规定,令不少香港人认为真正普选已成泡影。
曾俊华:提倡重启政改,争取早日实现双普选。不过,曾俊华指8·31决定是政改基础。“8·31决定是(人大)设立的,亦不是由香港可以任意更改。”另外,若当选,他会在任内推动曾于2003年激起50万市民上街游行、有关国家安全的基本法23条立法。
叶刘淑仪:目标亦是重启政改,她认为不应该推翻人大8·31决定,并应该以8·31决定为政改基础。叶刘淑仪认为,香港有“宪制责任”完成23条立法,维护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
胡国兴:形容重启政改是“首要工作”,争取在2022年普选行政长官,亦有计划逐步扩大提名委员会的委员人数,最终目标是香港合资格选民人数都成为提名委员会委员。另外,胡国兴支持基本法22条立法,禁止中央人民政府不能干预香港自行管理的事务。
经济
现况:
香港GDP虽一直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被竞争对手新加坡抛离。香港经济依赖金融、地产行业,产业单一化。另外,香港税制多年未有太大变化,企业利得税最高是16.5%。
林郑月娥:在经济方面将维持简单税制,但实施“税务减免措施”和“两级制利得税”,减轻中小企压力,将企业200万以内的利润利得税16.5%减低到10%,超出200万回到16.5%。
曾俊华:政府应积极支援初创企业(start-up)、亦应大力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令香港成为金融科技枢纽。曾俊华经济政纲亦对“一带一路”大力着墨。他认为,香港应继续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香港的专业服务及科创企业等。
叶刘淑仪:经济政策的目标有三个:扩阔经济架构、缩窄贫富差距、与市民共享经济成果。她指香港政府保守的财政政策过时,需要推动“推动新公共理财概念”,善用盈余,为市民纾困。
胡国兴:认为香港应积极配合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策略,提供各种金融、融资、设计、会计、 咨询、调解等服务。亦提出发展创新科技业,以达致产业多样化的目的。胡国兴在政纲内指,共享型经济是未来大势,但香港法律僵化窒碍共享型经济的发展。
房屋
现况:
房屋是严重困扰香港的难题。过往十多年,香港楼价升幅惊人,更与香港市民收入脱轨,劏房、棺材房、甚至太空仓等畸形房屋层出不穷。现时香港有约29%人口于公屋单位居住,由于供应不足的关系,合资格申请者需等候4.5年才能“上楼”。
林郑月娥:提出以置业为主导的政策,设置“置业阶梯”,包括增加“绿置居”的供应,构建年轻中产家庭可以承担的“港人首次上车盘”又指将全面宏观检视土地来源,开发土地,土地范畴维港以外填海、旧区重建、新界棕地、郊野公园土地等。
曾俊华:提出的房屋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是令全港六成人口能以公营房屋作居所。不过除了公屋单位外,还包括资助出售单位(即是居屋及夹心阶层房屋)。他提倡增建公屋、居屋及推动市区重建,以增加房屋供应。
叶刘淑仪:提出了短、中、长期的措施去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短期措施包括:公开土地招标价格,避免发展商天价落标;居屋与家庭入息中位数挂钩等。叶刘淑仪建议的中期措施,包括推动新发展区及新市镇、在维港以外填海等。长期措施则有成立土地发展局,作土地长远规划。
胡国兴:除了增建公屋及居屋外,胡国兴提出划出“港人首次住屋”用地,只限没有持入任何物业的港人用户购买。另外,他提倡发展棕地(已被破坏的农地)及成立棕地资料库。
教育
现况:
香港教育制度一直为人诟病,而应否废除小学生的能力评估亦成为社会焦点。另外,香港于2012年曾爆发反国民教育示威,最后政府决定撤回国教科。
林郑月娥:林郑亦承诺在教育方面立刻投放新资源,回应教师、家长、学生的迫切诉求。她表示,会整合教育资源,每年增加50亿元经常性开支。
曾俊华:他提出取消所有全港系统性评估,纠正操练的风气。他建议加强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及在学校课程引入将编程(Coding)概念。曾俊华认为,将中国历史列为初中必修科,并同时加入香港历史,包括基本法及“一国两制”。
叶刘淑仪:同样支持废除全港性系统评估(TSA)。她的政纲亦提及将中国历史列为初中必修科。她亦提倡加强社工及心理咨询服务,避免更多学生自杀。
胡国兴:重新评估全港性系统评估,衡量是否要保留。至于中史科,他认为值得独立成科,但加入香港历史或会”令令学生囫囵吞枣“。他的政纲亦指,政府应把握时机,降低师生比例,推行小组或小班教学。
上一篇: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
下一篇:2017年选举村干部选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