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制教育>

反邪教法制知识的考试题目和答案(2)

李婉分享

  反邪教法制知识考试试卷判断题

  1、在我国,除了“”邪教之外,还有一些冒用宗教名义的非法组织和有害气功组织暗中秘密传播,危害同样不可小视(√)。

  2、“”邪教组织,主动卖身投靠西方反华势力,采取各种卑劣手段,破坏我社会稳定,败坏我国家形象,已沦为民族败类(√)。

  3、邪教与宗教没有本质区别(×)。

  4、编造邪说是一切邪教教主蒙骗坑害其成员的共同伎俩(√)。

  5、一些邪教组织以“为神奉献”等名目聚敛的大量钱财,主要用在了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其成员身上(×)。

  6、对至今仍顽固坚持错误立场,继续痴迷“”歪理邪说的人员,没有必要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7、对邪教违法犯罪活动始终坚持依法惩处是世界各国治理邪教的基本做法(×)。

  8、对邪教组织的处理不涉及宗教信仰问题(√)。

  9、防范和抵制邪教渗透,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

  10、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反邪教法制知识考试试卷简答题

  1、我国有关法律对邪教组织是如何界定的?

  答: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邪教组织进行了如下界定: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简述邪教组织是如何对其成员进行精神控制的?

  答:邪教教主为达到使其成员对自己绝对忠诚的邪恶目的,以各种歪理邪说、谎言骗局、心理暗示等手法,并用惩罚、威胁等恐吓手段,对其成员实行“洗脑术”,巧妙地加以精神控制,使加入其非法组织的人员“进得来、出不去”。这种精神控制,是严密的组织控制、残酷的人身控制,使被控制人员精神消沉、麻木,丧失自我,失去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对邪教教主形成了一种病态的执著依赖和疯狂。

  3、邪教的骗人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用歪理邪说欺骗人,冒用宗教名义蒙蔽人,用治病和免灾诱惑人,用各种把戏吓唬人,用小恩小惠笼络人,用暴力行为胁迫人,是邪教组织常用的卑劣手段,其骗术可谓五花八门,难以尽数。

  4、邪教组织的违法活动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邪教组织的违法活动,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无视法律规定建立非法组织,进行有组织的违法活动;编印散发各种非法刊物、传单、书籍,宣扬其歪理邪说;非法举行各种集体练功、讲座和集会活动。在法律明确规定邪教组织为非法并予以取缔后,继续以非法组织的名义进行有组织的违反法律的活动,公然抗拒法律;聚众组织围攻、哄闹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活动;公然违反国际公约,频繁攻击卫星电视信号;通过互联网转接国际IP电信线路后自动拨打给国内用户,播放他们制作的反动宣传录音或发送传真;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群发含有邪教内容的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传播邪教反动信息和言论,严重扰乱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述表现达到一定危害程度的就构成犯罪。

  5、如何正确理解“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

  答:“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是我们政府防范处理邪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的执政理念。本正因为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使绝大多数原“”练习者脱离了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于那些至今仍然顽固痴迷于“”、受骗上当的一般成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邪教的本质及危害,促使他们彻底脱离该组织。对于那些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骨干人员和顽固分子要依法打击。但在打击的基础上,仍要做耐心的教育挽救工作,使他们彻底脱离邪教组织,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猜你感兴趣:

1.法制知识考试的相关试题和答案

2.2017法律知识考试题库的题目

3.大学生法律知识考试题库的题目和答案

4.2017年法律法规知识考试的题目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