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谈:结构分析
编者按:《火烧云》是一篇小学生课文,老师从讲课地方教学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结构,结合生活的案例来分析文章。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在我们教科书里面有几十年了,老师、家长、学生都熟悉。就这篇文章我来讲解文章的结构问题。
“晚饭过后”这句话在这篇文章里面的作用是点名时间,并不是按照我们学生在作文里面经常写的到吃饭是表明自己吃了饭才去看火烧云。在学生作文里面,写吃饭就是告诉大家我没饿肚子,我是吃了饭来的。纯粹为写吃饭在作文里面写“吃饭”是废话。你吃饭没吃饭与文章主题没关系,与文章的其它部分也没关系。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写火烧云出现的时间,不是说作者是吃了饭去看火烧云。这就是同样写吃饭在文章里面的作用区别。
第一段在点名时间之后,紧接着就点名事件,也是事物。这篇文章属于记物的记叙文(记叙文就题材来说分记人、记事、记物。这点好像很多学生不知道。由此在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也不知道,一篇记物的记叙文她讲不出题材名字,说又不是说明文,又说文章是介绍、说明一样东西。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一定要先弄清楚,这个有专门的章节谈到)。在绘画里面大抵属于静物写生一类,这类作文是简单的作文。在时间和事物都退出来之后,写所见了。记物的记叙文不是写所见就是所闻,对于学生写作文来讲,大部分写所见,中间可以夹杂一些所闻。特别是对于没写作经验,不知道写作文的学生来讲,不要搞复杂了,就写所见,如何见的就如何写。
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写火烧云的变化。第一段作者交代完立刻就开始写变化。作者抓住“变化”来写,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中特点来写,也是抓住了重点来写。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选择描写的角度问题。不要看着这篇文章短小、简单,以为都会写“变化”,我敢肯定,假如学生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不一定会抓住“变化”来写。在开始写的时候,作者就已经抓住了要写火烧云的变化,这个主题意识在作者的脑子里面非常清晰,也所以,作者在后面描写里面,都是紧紧抓住变化在写,与变化无关的东西都不去写。
在这里,我们把作者在写文章时候设定的主题称为写作的目的,再换句话讲就是,主题也是作者写文章的方向,作者写的过程,就是朝目的地行走的过程。当然,走路我们都喜欢近路,不愿意绕路,南辕北辙的人应该没有。好,具体到《火烧云》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写“变化”,作者的写作就要朝着“变化”这个方向写。所以,从第一段作者就开始上路了。我们从“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色的了”这里开始阅读,注意写了一些什么人和事?就会发现这一段所描写的变化都是地面的事物。学生们要注意,第一段里面就不会出现空中的变化。
这在前面讲叙述逻辑的时候就讲过了。既然第一段写地面事物在霞光映照下的颜色变化,那么,这一段就只能写地面的事物,而且要写足,写丰满。这里有一个选材的问题,地面事物不可能只这几样事物,起码还有房子的墙壁,还有树,那为什么作者不写呢?单单就选了、小孩子、狗、鸡、猪、老人、旁边乘凉的人?我吧列出来之后,我们再看这几个食物和人物,是不是可以在一个小的空间里面?我们可以把这些事物和人物设定在一个小院子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难道写院子之外不行吗?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把这一段阅读一遍,这次阅读要注意的是句子的语气问题,也就是这篇文章是以一个什么人物的口气来写的?读完我们会发现,是一个小孩子的语气,有着童话般的语言。这样,小孩子的活动范围来说相对比较小,所以作者只在这里写了一个小范围的人和事。这是原因其一。原因其二是我们来看第二段,也就是一句话。这一句话是过渡的话语,我们常说的叫做承上启下,这里“承上”学生们可能看不出,“启下”倒是很直观可见。
作者|逆舟
公众号:轻松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