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

诗盈分享

  在语文的学习是需要我们大家多多来做一下题目的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语文,就给大家来多多来收藏哦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文言基础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见当时嬉(xī)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销受了。

  B.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liǎng)的账。

  C.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D. 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震雄风;也有的昙(tán)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销——消;B项,兄弟俩(liǎng)——liǎ;D项,于——与,震——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需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甲)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乙)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丙)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2. 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需 B. 非议 C. 猛烈 D. 相得益彰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B

  【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运用。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A项,“必需”是“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结合语境内容分析,应该用“必须”。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运用。一般常见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等。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使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B项,“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之间是并列关系,逗号改为顿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美国鼓吹“中国责任论”的实质是要把中国推到第一线,替美国火中取栗,并让中国承担搞砸对朝关系。“中国出手论”与其异曲同工,荒.唐而不可接受。

  B.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表达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对更好地阐释“一带一路”战略所蕴含的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很至关重要。

  C.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D.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对朝关系”后加“的后果”;B项,重复赘余,“至关”意思为相当地、很,与“很”重复,“很”“至关”去掉一个;C项,不合逻辑,“洗练”改为“欠洗练”

  5. 请写出下列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15字。

  有一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弓张开臂,刷地就是一箭。箭刚飞出去,弓马上就大叫起来:“唉,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没影了。

  【答案】做事要有的放矢,三思而后行。

  【解析】试题分析:本则寓言意在说明做事不能盲目轻率的皆可。下面这些概括都不够准确: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不想做的事,不要去做;习惯的巨大力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D.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项,“详”通“佯”,假装。B项,“涂”通“途”,道路;“莩”通“殍”。D项,“陵”通“凌”,凌辱。平时注意积累识记。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若入前为寿

  B.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A项,“前”,名词当作动词,走向前;B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C项,“疾病”,名词当作动词,生病;D项,“抚”,名词当作动词,抚慰。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巡船所物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D.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等。A项,“物色”,古义:盘查;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B项,“行李”,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古今同义,曲直都作“是非”解。D项,“遗体”,古义:赐予的身体;今义:人死后的身体。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竖子不足与谋

  D.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省略句,应该是“亡于赵走于燕”。B项,省略句,应该是“以之为东道主”。C项,省略句,应该是“不足与之谋”。D项,判断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丛林”中寻找温度

  2017年12月,一款来自日本的游戏《旅行青蛙》火爆了起来。玩家养了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食物和行囊,它会不定期出去旅游,寄给你明信片和伴手礼。因为玩法简单,它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与传统游戏不同,在这个游戏里,玩家只能喂养却不能控制小青蛙,这种不确定性却产生了牵挂。收到小青蛙明信片的玩家们,会忍不住把它分享在朋友圈,“好像一位老母亲,把儿子的照片给朋友看,别人觉得很无聊,我心里却很甜蜜。”微信朋友圈,是捧红《旅行青蛙》的一大推手。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旅行青蛙》的不同,在于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朴实而细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江这样形容。他说,当下,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原有的温情,被冷酷的数字逻辑所摧毁。流行的媒介,比如微博和知乎,或是通过大众情绪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是用一种自命不凡的“科学主义”去解构人性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简单、质朴、纯粹、“小而美好”的产品反而有了自己的市场,“说的过分一点,它们身上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网名“柱子”的男生是一位“养蛙”男孩。他在郑州读医学专业,实验中他曾接触过十几次青蛙,“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外表丑陋,内心温顺,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刚开始玩这款游戏时,他在备考,累的时候打开游戏,发现小青蛙也在家读书,甚至边看边打瞌睡,他会觉得被温暖了一下,有陪伴的感觉。他也喜欢小青蛙“说走就走”的自由旅行。在游戏里,他最期待小青蛙寄回来的明信片,通过它们,他了解了日本名古屋、九州、东京等景点和文化。

  玩家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充100元就能通关。“我们的定价是小孩子的零用钱范围内。”《旅行青蛙》策划人上村真裕子说,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

  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在日本一点都不流行,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日本人说:“我问了亲戚朋友,都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日本媒体最近才开始报道这款游戏,因为大家都很好奇它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她说听到这款游戏时,她想起1990年代末日本的电游游戏“PostPet”,你的宠物会不断往家里带回“宝物”。

  其实也有人对这款游戏产生了厌倦,他们认为除了浪费时间,人们不可能在上面获得真正的关怀,甚至它连一种廉价替代品都算不上。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减)

  10.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旅行青蛙》具有其他游戏所没有的社交属性,社交是这款游戏本身的意义。

  B. 《旅行青蛙》因其“朴实而细腻”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这种体验正是其他游戏所缺乏的。

  C. 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投射——玩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青蛙的身上,一人分饰多种角色,从中体验着各种情愫。

  D. 这款游戏在日本不火是因为日本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不需要情感的抚慰和为自己制造温暖。

  11. 下面各项关于《旅行青蛙》游戏爆红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玩法简单,没有语言的障碍,人人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B. 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使得它在微信朋友圈能够广泛流行。

  C. 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它的收入来源于广告和后期的产品推广。

  D. 《旅行青蛙》让玩家喜欢的不是游戏方法,而是一种牵挂和共鸣,击中了人们渴望抚慰的情感。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本身的意义”分析,“很少具有”而非“没有”;B项,缺乏文本依据,太过绝对;D项,在日本不火的原因是和电游“postpet”雷同。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分析可知,这款游戏也是需要花钱的,游戏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2.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礼尚往来(高尚) B. 自诩是太阳(夸耀)

  C. 残羹冷炙(烤肉) D. 冠冕(古代帝王的帽子)

  13.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写起,其目的是否定二者,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B.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此句采用反语修辞,表达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讽刺和否定。

  C. 作者举尼采为例,其目的是说明“送去主义”的危害,如果中国只是一味“送去”,迟早会象尼采一样结局悲惨。

  D. 作者认为,一味“送去”虽然不妥,但这样做,客观上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大度,并非一无是处。

  14. 文中划线词“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12. A 13. D

  14. “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意思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本题结合词性内容分析。A项,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结合文本内容“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分析可知,“客观上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大度”错。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区别,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抛给”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那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饰,表面上颇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抛来”是中性的,无轻蔑、侮辱的意味。“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牺牲

  (法国)罗尼斯

  路易·拉米埃尔的脸色阴沉着,前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

  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他回答:“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

  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这倒是彻底解决一生生活的好办法。雨果·朗贝尔商店就像法兰西银行一样可靠。可是……

  他们曾经有过这么多钱,甚至比这些钱还要多。路易把它们都挥霍掉了,他过了7年浪荡生活。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拉米埃尔太太叹了口气:“真的,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她用温和的眼光看了看儿子,又说:“如果我能把我的终身年金让出来的话……”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

  夜深了,附近教堂的钟声已经响过12下,拉米埃尔太太一直想着这件事。当路易晚上回家时,她迎着儿子走过去,轻轻地吻了儿子,低声说:“孩子,我有个想法,会有办法的,我们……会有希望……好好地拥抱一下你年老的母亲吧!”

  儿子望着她,先是惊讶,随后,他想到了可能他会得到一笔财产,他便温顺地拥抱了母亲。

  突然,母亲绝望地一边叫着:“明天,孩子,明天我就会告诉你的!”一边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她跑进房间,赶紧关上了门,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

  15. 划线句“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

  16. 第一段“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加点词“胆怯”在文中有何深层含义?

  17. 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有何作用?

  18. 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有什么作用?

  19. 结合主旨,谈谈你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

  【答案】15. 埃莱娜的父亲希望你拿出多少钱娶埃莱娜/埃莱娜的父亲怎么才肯把女儿嫁给你,意思对即可。

  16. 胆怯:害怕/担心。担心儿子过得不好;担心自己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害怕儿子的怨恨。

  17. 母亲在心甘情愿付出时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与上文儿子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路易的自私、粗野、贪婪、不孝,也揭示了扭曲的母爱,表现了母爱的沉重。

  18. 插叙丰富了小说内容,交代了路易和母亲为无钱而发愁的原因,突出路易败家奢侈的过去,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为后文母亲的死埋下伏笔。

  19. 母亲的做法情有可原,但于理不容,不值得称赞。理由:溺爱出逆子,为不孝子牺牲更不值得,被情感绑架了理智是可悲的.....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结合文本内容“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分析可知,埃莱娜的父亲怎么才肯把女儿嫁给你。

  1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词语内涵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胆怯”,结合文本内容“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分析可知,应该是担心。结合前面“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的内容分析,担心自己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结合文章的“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及结局内容分析,也有害怕儿子的怨恨等。

  1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作用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结合后面内容“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分析可知,母亲在付出时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与上文儿子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扭曲的母爱。

  1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段内容作用分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的作用,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本题内容上,交代路易和母亲为无钱而发愁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结合文本内容“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分析,为后文母亲的死埋下伏笔。

  点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中心思想等。

  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谈谈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需要明确观点,母亲的做法不值得称赞。母亲的“牺牲”,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路易的自私、粗野、贪婪、不孝,为不孝子牺牲不值得,也揭示了扭曲的母爱,表现了母爱的沉重。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0. 下列加点的“数”,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口之家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不过数仞而下 ⑤识盈虚之有数

  A. ① 与 ② B. ② 与 ③

  C. ④ 与 ⑤ D. ② 与 ④

  2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 杳不知其所之也。

  D.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2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

  C. 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

  D. 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

  23.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句子断句。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 子 曰 婴 闻 古 之 贤 君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逸 而 知 人 之 劳 今 君 不 如 也 公 曰 善 寡 人 闻 命 矣 乃 令 出 裘 发 粟 与 饥 寒。

  ——选自《晏子春秋》

  【答案】20. D 21. D 22. A

  23. (1)不可以的。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4.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读音和意义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①中读“cù”,细密的。②④都读“shù”,作数词,几、几个。③中读“shuò”,多次。⑤中读“shù”,定数。

  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例句为助词,的;A项,代词,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B项,代词,这;C项,动词,到、往;D项,助词,的。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因果关系分析不当,“赞扬”和“‘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错。

  2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直”译为仅仅、只是,“是”译为这,“走”译为逃跑。(2)“谨”译为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译为教化;“申”译为反复陈述;“孝”译为尊敬父母;“悌”译为敬爱兄长;“颁白”译为头发花白;“戴”译为顶着东西。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

  2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结合动词“曰”,注意“饱”“温”“逸”的句式,表示时间词语“古”“今”等,连词“乃”,结合句意断句。句意:我(晏婴)听说古时的贤君,在吃饱的时候能够体察黎民是否在挨饿,在穿暖的时候能够关心黎民是否在受寒,在舒适的时候能够注意黎民是否在辛劳。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25.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26. 结合全诗,概括何相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

  【答案】25. 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突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体现场面的宏大。

  26. 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手法:(1)烘托,首先以壮丽景象烘托人物出场,突显其器宇不凡。(2)动作描写,直接描写。“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用动作描写直接表现其身手敏捷,技艺高超。(3)侧面描写,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

  【解析】

  2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场景特点,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答本题先找出场面描写的句子,然后再结合句子分析特点。“分围浅草”交代了射猎队伍的庞大和准备场面的充分、壮阔;“万人齐指处”写围观人数之多;“向日”的“红旗”和“迎风”的“白马”,写出猎环境色彩的鲜丽和气氛的热烈。

  2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及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分析。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本诗描写射手的技艺,并非是“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于边地的想象,而是写现实中射手的技艺高超。“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细笔刻画射手的一招一式的娴熟、灵巧。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描写围观者欢声雷动的场面和落于寒空的猎物,从侧面表现射手超凡卓越的技艺。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本题,主要运用了烘托、侧面描写、动作描写等。

  四、名句默写

  2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______ 。

  (2)廉颇闻之,______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______ 。

  (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______ ,______ 。何以伐为?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______ 。

  【答案】 (1). 虑壅蔽 (2). 则思正身以黜恶 (3). 肉袒负荆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且在邦域之中矣 (6). 是社稷之臣也 (7). 素不闻诗书之训 (8). 亦曷故哉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壅”“黜”“域”“训”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作文

  28. 投资界有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有人说:“就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对此,你怎样理解?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锻炼忍耐力

  定下一个目标,然后集中精力去实现它。这种能力和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与尊敬,然而更让人另眼相看的则是人的忍耐力。在工作中或决策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这时你能否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取决于你的忍耐力。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坚持;在别人全都失望放弃时,你仍进行;在大多数人都已反对时,你仍我行我素。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倘若你能够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你的意志,总能忍耐着,那么最后的成功必将属于你。

  世界上有两种勇敢,卓越的勇敢和智慧贫乏的勇敢。有智者无畏,无智者也无畏,但科学的果敢与盲目的大胆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果敢决断绝不是盲目武断,而是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建立在切实的信息采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思维基础之上的。有勇而无谋只能算是蛮干、瞎指挥,有智无谋或好谋无决,那是懦夫行为,惟有智勇双全,才是果敢决策的真谛。

  为确保决断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自己的抉择有更可靠的依据,作为策划者,必须全面地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到对手的情况和客观环境,又要考虑自身情况;既要看到有利因素,又要看到不利条件和薄弱环节;既要顾及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总之,策划者只有思接千载,视野万里,洞悉全局,好坏兼顾,才能作出周密的判断,定出可行的方案。

  策划者应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把主观上的判断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高明的策划者总是善于在迷离混沌中看清本质,抓住关键,并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安排。需要强调的是,决断一经作出,就应坚定不移地去付诸实施,不能朝令夕改、摇摆不定。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犬”在甲骨文里的形象,基本上是狗的侧面轮廓;到了西周金文,狗的形象更加清晰。《说文解字》对“犬”的解释是:“犬,狗之有悬蹄者也。”这个解释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到“犬”与“狗”当属同类;另一方面,所谓的“悬蹄者”虽然字面意思比较清楚,可是具体指什么,又让人一头雾水。实际上,所谓“悬蹄”,表示的应当是狗的某种特征,而且对这一特征大致有两种解读意见:一种认为指的是狗翘起后腿撒尿这种特性;另一种则认为指的是成年犬的后足比幼犬多了两个不接触地面的脚趾。当代文物专家王世襄在《獾狗篇》中曾说:“十八个脚趾的为‘狗’,二十个脚趾的为‘犬’。犬在后腿上比狗多两个不着地的脚趾。”

  “狗”在金文里的字形由“犬”的形象和“句”(“勾”的古文字)形构成。“犬”字旁无疑表示“狗”这个字的意思与“犬”有关;而“句”由于最初原本读作“gǒu”,所以一来标示“狗”字的读音,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与“狗”的意思也有关联。下面就是两种颇具代表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句(勾)”与“叩”读音相近,而“叩”原本有“接触”的含义,所以“句”间接体现了狗通过接触物体来闻气味、嗅觉灵敏的特征。另一种更常见的意见则认为“句(勾)”有“弯曲”和“小”的意思,而这些意思都很符合小狗本身就小,而且幼小的时候也常常蜷缩身体的特征。

  如此说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犬”“狗”一般用来指称同一种动物,若要细分起来,则“犬”专指成年狗,而“狗”则用来表示幼犬。但无论是威风凛凛的大型犬,还是灵动可爱的小狗,它们一直都是人类的良伴和宠物,就连狗的叫声也被赋予了“旺!旺!旺!”的寓意。狗十分通人性,对主人很忠诚,容易讨人喜欢,尽管我们的语言里有不少与狗有关的负面说法,它却仍然是人们喜爱的动物。否则,人们也就绝对不会把“犬”和自身扯上关系了。“犬子”一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人们用来向别人称自己儿子的,主要是为了自谦,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子女的喜爱。例如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秋夕偶成明日乡试揭榜》:“犬子试初毕,老妻浪惊喜。”说到“犬”与自谦,自然要提“犬马之劳”。到现在我们还会说,为了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甘愿效犬马之劳。

  (摘编自《张一清:话“犬”》光明日报2018.04.08)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犬”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是狗的侧面轮廓,到后来,狗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B.从造字法来看,“狗”由“犬”和“句”构成,“犬”表义,“句”表声,是形声字。

  C.有人认为以“句”构成“狗”字,既表现幼犬小而蜷缩的特征,也可表现其嗅觉灵敏。

  D.无论是大型犬,还是小狗,叫声都含有“旺!旺!旺!”的寓意,所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前两段,分别对“犬”和“狗”两个字从字形和意义方面探求了二字的渊源。

  B.通过前两段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犬”和“狗”一般指成年和幼年的同一种动物。

  C.作者并不回避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材料,显示了文章论述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D.文末引用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的诗句,主要是为了证明国人一贯谦恭的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说文解字》能知道“犬”与“狗”当属同类,但是人们难以搞清楚二者的区别。

  B.“狗”字中的“句”是与“狗”的读音有关还是与其意思有关,不同人的看法并不一致。

  C.尽管与狗有关的负面说法很多,但人们仍喜爱它,所以才会把“犬”和自身扯上关系。

  D.“狗”和“犬”的含义后来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常含贬义,如“走狗”“丧家犬”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祥子拉上了包月。哼,和拉散座儿一样的不顺心!这回是在杨宅。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头一天上工,祥子就差点发了昏。一清早,大太太坐车上市去买莱。回来,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把孩子们都送走,杨先生上衙门。回来又拉二太太上东安市场或去看亲友。回来,接学生回家吃午饭。吃完,再送走。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他爱钱如命,可是为维持事情,不得不狠了心。

  一直转到十二点,祥子才找到叹口气的工夫。顾不得再想什么,他想睡觉。一进他那间屋,他心中一凉,又不困了。一间门房,开了两个门,中间隔着一层木板。张妈住一边,他住一边。屋中没有灯,靠街的墙上有个二尺来宽的小窗户,恰好在一支街灯底下,给屋里一点亮。屋里又潮又臭,地上的土有一个铜板厚,靠墙放着铺板,没有别的东和摸了摸床板,知道他要是把头放下,就得把脚墜在墙上;把脚放平,就得半坐起来。想了半天,他把铺板往斜里拉好,这样两头对着屋角,他就可以把头放平,腿搭拉着点先将就一夜。

  从门洞中把铺盖搬进来,马马虎虎的铺好,躺下了。腿悬空,不习惯,他睡不着。强闭上眼,安慰自己: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什么罪都受过,何必单忍不了这个!

  过了两天,祥子的心已经凉到底。可是在第四天上,来了女客,张妈忙着摆牌桌。他的心好象冻实了的小湖上忽然来了一阵春风。太太们打起牌来,把孩子们就通通交给了仆人;张妈既是得伺候着烟茶手巾把,那群小猴自然全归祥子统辖。他讨厌这群猴子,可是偷偷往屋中撩了一眼,大太太管着头儿钱,象是很认真的样子。他心里说:别看这个大娘们厉害,也许并不胡涂,知道乘这种时候给仆人们多弄三毛五毛的。他对猴子们特别的拿出耐心法儿,看在头儿钱的面上,他得把这群猴崽子当作少爷小姐看待。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

  “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关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象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怎吗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顺叙的叙事方法,描写了祥子在杨宅四天的经历,由不顺心,到忍耐,到凉到底,又到头要顶住房梁,最终愤然辞职。

  B.文章反复描写祥子在杨家的不顺心,但他基本都能自我安慰、自我化解,主要表现了祥子巨大的忍耐力,突出了祥子的性格特点。

  C.他讨厌这群孩子,可他还得把他们当作少爷小姐看待,表现祥子为了讨几个赏钱委曲求全的内心,憨厚中透露着几分无奈。

  D.祥子与杨家决裂时,一个“摔”的行为,摔出了祥子怒不可遏的刚直,摔出了祥子不甘受辱的尊严,摔出了祥子对旧社会的憎恶。

  5.画线句子描写的祥子的住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6.杨家大太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分析概括。(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时长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短视频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短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

  (摘编自《短视频行业现状分析》)

  材料二:

  些短视频平台因为时间的限制,不适合承载信息量过大的内容。随着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人们的关注力也变得越来越不集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每一秒都非常重要,需要有创造力、独特性、原创性。高质量的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能获得发酵式传播,实现长视频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制作的57秒短视频《熊猫宝宝“奇一”撒娇抱大腿》在脸谱平台播放量达9.8亿次。短视频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影响之大超乎想象,更坚定了相关机构将短视频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的决心。

  年来,腾讯短视频日均访问量增长了25倍,秒拍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增长了7倍,今日头条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增长了6倍,已超过图文成为其流量的主要来源。短视频已成为移动端信息消费的主要形态。

  (摘编自《国内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7.09)

  材料三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她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就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纵轴:认为存在问题的调查对象百分比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摘编自《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如何》中国青年报2018.4.26)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频时长短,有的只有几秒钟,但题材丰富,在各方面都比直播和微电影有优势。

  B.短视频传播速度快,传播影响大,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移动端信息消费的主要形态。

  C.从材料三的图表来看,被调查对象认为短视频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大多在内容方面。

  D.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频比微电影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因此成为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传播方式。

  B.高质量的短视频富有创造力、独特性和原创性,通过社交媒体能获得发酵式传播,它的传播效果,是长视频所无法企及的。

  C.一些短视频缺少创意,内容同质化,只是一味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已经被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有望得到治理。

  D.通过对网络短视频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高达60%的短视频平台都存在“挑战伦理道德”和“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方面的问题。

  9.请根据所给材料,简述要使短视频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做好哪些工作。(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之弟也。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王谧为扬州,召邵为主簿。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辏,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署长流贼曹。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诚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

  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州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恐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

  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

  (节选自《宋书•张邵传》)

  1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B.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此自委穆之及卿耳 俯首系颈,委命下隶

  D.转征虏将军 再转复为太史令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

  B.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

  C.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

  D.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邵注重情义。因做过王诞龙骧府的功曹,当王诞徙广州时,亲戚故交都背弃他,而只有张邵洒泪送别王诞,并照顾其家人。

  张邵思虑长远。他认为自己的主公是难得的君主,没有随众投奔刘毅;武帝北伐,他为帝分忧,提醒皇帝事前安排好后事。

  C.张邵遇事冷静。刘穆之恐怕檀祗叛乱,要派军队前去防守,张邵阻止了他;刘穆之死后,张邵下令朝廷及大府事,全听徐司马。

  D.张邵造福一方。张邵到襄阳后,修建长长的围岸,修筑堤坝塘堰,开垦了数千顷的农田,襄阳的百姓因此而变得富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

  (2)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别

  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①书。

  【注释】①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的“远”字,既写出了江水浩渺、了无涯际的阔大景象,又渲染了离别之情。

  B.“虚”字,写小船仿佛飘浮在空中一般,表现出了水天一色、风平浪静的景象。

  C.“访”,即“拜访,探望”,写诗人到闲居的朋友那里看望,表现了二人的深厚情谊。

  D.尾联将友人比作被贬长沙的贾谊,“降紫泥书”是说友人还会被朝廷起用。

  15.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江山永恒,但已经找不到当年的英雄了。词中表现往日的繁华景象已经随岁月的风雨消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描摹了行人攀行艰难,神情惶恐的情景,突出了蜀道之高险。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述的观点,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一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日前,国产C919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为一件___________的大事。C919客机是我国商用飞机公司为国内外中短航线研制的新一代窄体客机,是我国飞机制造史上的里程碑。C919客机在空气动力方面的最大进步就是采用了超临界机翼,这是运输机空气动力领域内一个重大技术突破。但创新之路并非_____________。对于客机来说,机翼是技术含量最大的部分,当年美国商务部严禁与我方合作项目涉及机翼技术。我国科技工作者_____________,凭着自己的努力,攻克了超临界机翼的技术难关。与普通机翼剖面形状相反,超临界机翼上部平坦,下部隆起。这样气流达到亚音速之后,形成的激波强度较低,能改善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降低飞行阻力;同时超临界机翼还可以减轻飞机结构重量,可以有效降低油耗,节约运营本,可谓是____________。

  ( )。与机械式操纵系统相比,这种操纵系统体积和重量更小,使客机结构重量降低,载荷更大,经济性得到有效改善。电传操纵系统还可以达到更加精细的飞行控制,增加飞机操纵性能和稳定性,延长飞机寿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万众瞩目 一帆风顺 独立自主 两全其美

  B.引人注目 一马平川 独立自主 两全其美

  C.引人注目 一马平川 自力更生 一举两得

  D.万众瞩目 一帆风顺 自力更生 一举两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C919客机采用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是为了配合先进的空气动力设计

  B.为了配合先进的空气动力设计,C919客机还采用了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

  C.C919客机还采用了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以配合先进的空气动力设计

  D.为了配合先进的空气动力设计,C919客机所采用的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电传操纵系统还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飞行控制的目的,增加飞机操纵性能和稳定性,延长飞机寿命。

  B.电传操纵系统还可以达到更加精细的飞行控制,提升飞机操纵性能和稳定性,延长飞机寿命。

  C.电传操纵系统还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飞行控制,提升飞机操纵性能和稳定性,延长飞机寿命。

  D.电传操纵系统还可以达到更加精细的飞行控制的目的,增加飞机操纵性能和稳定性,延长飞机寿命。

  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吞噬(shì) 嫡亲(dí) 寒喧(xuān) 抚膺长叹(yīng)

  B.饿殍(piǎo) 敕造(chì) 埋怨(mán) 插科打诨(hùn)

  C.盥沐(guàn) 负疚(jiù) 吮吸(shǔn) 度长絜大(dù)

  D.庠序( xiáng) 辞藻(zǎo) 阜盛(fù) 歧(qǐ)而望矣

  21.对下列古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莺语”来比婉转动听的琵琶声;以“幽咽”写“泉流”是拟人,以泉流之声写乐声又是比喻。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写一场战役“谈笑间”结束,是夸张;“樯”桅杆,“橹”船桨,合起来代指敌军战舰,是借代。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里的“献”“供”将远山人格化,说远山送来愁和恨,是拟人;“玉簪螺髻”,以女子的发髻头饰指美貌女子,属借代。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枝头的菊花被秋风吹落,稀疏了,消瘦了,是拟人;将人与花相比,表现了人被相思消磨得比黄花还憔悴、枯瘦。

  2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与“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不同。

  B.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出官:古代指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一般指被贬谪,也单说“出”,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C.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住十五都予赵。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有关部门”;也泛指官吏。

  D.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因病重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23.下面是某电视剧中的人物对话,请找出五个不适合口语表达的词语并改正。(5分)

  战士:团长,不攻克李家坡无须你枪毙俺,我会提着首级来见你。我别的不敢保证,突击队的十数名弟兄,一定不会给俺村父老丢脸。

  团长:真是好样的,此语听着就提气。冲吧!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时代,中国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一切都在变。雾霾弥漫的天在变蓝,污浊的河水在变清;高铁、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迅捷;网上支付、电子商务,使人们能享受到的服务更周到……

  在你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A项,“到后来”“越来越”表述不准确;C项,“既表现……”“也可表现……”在原文中是不同人的不同看法,而不是同一类人的两种看法;D狗的叫声有“旺!旺!旺!”的寓意,是人们赋予它的,而不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2.D(引用诗句,主要不是为了证明国人一贯谦恭的品性,而是主要为了表明国人对犬的喜爱。)

  3.B(从原文看,对于“‘句与•狗的读音有关”这一点,人们并无不同意见,而是“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与狗’的意思也有关联”。)

  4.D(“摔出了祥子对旧社会的憎恶”错;祥子还没这个觉悟,言过其实。)

  5.住处特点:昏暗、潮湿、肮脏、简陋、狭小(2分,答对一点得1分,三点得2分)

  作用:①说明杨家人的刻薄、压榨下人,不把祥子当人看;揭露有钱人对穷人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突出主题。

  ②表现祥子生存艰难,突出他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特点。

  ③为下文祥子愤然辞职的情节做铺垫。(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6.①刻薄冷漠:不让仆人闲一会儿。

  ②虚伪做作:在牌友面前,表面大方,实不情愿。

  ③吝啬小气:不肯看仆人吃饭,不肯多花一毛钱。

  ④泼辣薄情:祥子一出街门便破口大骂。

  (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

  7.A(“在各方面有优势”错,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8.B(A项,“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传播方式”缺少判断依据;C项,被网信办约谈是因为“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不应是“缺少创意、内容同质化”;D项,对图表解读不准确,高达60%的是认为存在问题的调查者,而不是平台比例。)

  9.(1)制作方面:内容要丰富,质量要提高,形式要创新。

  (2)平台播放:严格把关,规范播放。

  (3)法律方面:出台相关条例法规,保护版权,保护人格权等。

  (答出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

  10.B(B项,前一个“绝”是“超过”的意思,后一个“绝”是“渡水”的意思。A项,两个“白”都是“告诉”的意思;C项,两个“委”都是“委托、交给”的意思;D项,两个“转”都是“转任”的意思。)

  11.D(“群蛮”应作“失信”的宾语,承接上文张邵设计除掉蛮人首领及其党徒的事情,交代了下文“所在并起,水陆断绝”的原因。“定省”是说张敷到襄阳探望父亲已完成,准备返回,它属于前句的内容。)

  12.C(“张邵下令朝廷及大府事,全听徐司马”错,下令的是“世子”。)

  13.(1)第二天,武帝果然向各位簿署索要这些东西,他们立刻就送来了,武帝对此感到很惊异,问他们为什么送来得这么快。(“旦日”“怪”“速”各1分,句意2分)

  或:第二天,召求各位簿署,他们即刻便都赶到了,武帝对此感到很惊异,问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快。

  (2)如果我们怀疑他们的情状显露出来,恐怕会发生大变。应该暂且派人去慰劳,借此观察他们的意图。(“发露”“且”“意”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邵字茂宗,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最初张邵是晋朝琅邪王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桓玄把王诞调任到广州,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张邵紧紧追随,流着眼泪送别。当时又是战乱又是饥荒,张邵又给王诞的妻子送粮送衣。王谧当扬州刺史,选张邵当主簿。刘毅的官职仅次于刘裕,又爱结交人才,喜好名士,当世名流无不到门下拜访,只有张邵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答道:“我们的主公刘裕是改造国家的伟人,何必多问呢?”刘穆之把这事告诉刘裕,高祖更加信任他,调他为太尉参军,兼任长流贼曹。张邵一心扑在工作上,精力过人,到武帝杀刘藩时,张邵当时在西州值夜班,当晩他便通告众官员说:“大军要大规模讨伐,你们各位应该修理好船舶和仓库,到明日清晨办好。”第二天天亮,武帝召求各位主簿参军,(他们)立即就都到了,很是惊异,问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快,那些人回答说:“这是昨夜张主簿叫我们准备好的。”武帝说:“张邵可以说和我同忧共患了。”

  十二年(416),武帝北伐,张邵请见武帝说:“人的生命是很危险而脆弱的,所以应该想远一点,刘穆之如果遭遇不幸,谁能代替他?您也是如此,如果遭遇不幸,事情将怎么办呢?”武帝说:“这自然要刘穆之和你来处理了。”青州刺史檀袛镇守广陵,当时滁县中有一些亡命之徒汇集,檀祗率兵袭击,刘穆之恐怕檀祗趁机发动叛乱,准备派出军队。张邵说:“檀韶占据中途,檀道济为大军先锋,如果怀疑檀祗的心思暴露出来,恐怕会招致意外,应该先派人慰劳檀祗,观察檀祗的真意。”不久(发现)檀祗果然没有动静。刘穆之去世时,朝中人心惶恐,朝廷想下诏用司马徐羡之代替刘穆之。张邵回答说:“现在情况确实危险紧急,司马之职最终由徐羡之担任,但世子不可能自行决定,应当先向北方的武帝请示。”请示的使者返回,才让世子发布命令说:“朝廷和大府中的事,都请教徐羡之,其余应该启禀世子。”武帝很赞赏他临事不乱,有大臣的体统风度。

  元嘉五年(428),张邵转任征虏将军,兼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官都督。张邵到襄阳后,建立长长的围岸,修理堤坝塘堰,垦田几千顷,本郡百姓因此而变得富足。丹江、淅川二江蛮人多次侵略,张邵诱引蛮人首领,于是汇集军队诛杀了他们,并且袭击蛮人部落。张邵既然欺骗了蛮人部落,蛮人到处造反,水陆两路都被截断。他的儿子张敷到襄阳看他,准备回京,蛮子们想乘机抓住张敷。恰遇蠕蠕国派使者朝贡,蛮人以为是张敷,于是抓住了使者,张邵因此事被降为扬烈将军。

  14.C(C项,“吾子”,非“我”的意思,而是“你”之意;这句也不是写诗人到朋友那里看望,而是友人到“我”这里看望“我”。)

  15.描绘了友人日落看飞鸟归巢、面对澄澈潭水羡慕鱼儿自由跳跃的闲适画面(3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宽慰之情:暂过闲适生活,等待朝廷再重用的时机。(3分)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7.D(万众瞩目:大家十分关注,目不转睛地注视。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瞩目”侧重关注,“注目”侧重于用眼睛看。所以应该用“万众瞩目”。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了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使用正确。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丿广阔的平原。自力更生: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使用正确。独立自主:指国家、民族或政党等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使用正确。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18.B(这句话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半句“为了配合先进空气动力设计”紧承了上文所讲的“空气动力设计”,下半句“C919客机采还用了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引出下文所讲的“电传操作系统”,使上下文过渡衔接得自然。)

  19.C(“达到…丰…非控制”搭配不当,应为“实现……丰非控制”;“增加……操纵性能”搭配不当,应为“提升……操纵性能和稳定性”)

  20.B(A项,“喧”应为“暄”;C项,“度”读作du6;D项,“歧”应为“跤”。)

  21.C(“借代”错。“玉簪螺髻”是比喻山的形状。)

  22.D(“因病重”错,应是“因年老”。)

  23.错误词 修改为 24.略

  攻克 拿下

  无须 不用

  首级 脑袋

  十数名 十几个

  此语 这话

  如果改“父老”为“乡亲”也算对。

  有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路十七号

  王虹莲

  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不觉得苦。

  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过麦当劳,说,什么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吃。

  但那年的春节,他却没有回来。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去吧。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他们在信上的计划是那么美好,盖个新房子,买几只小猪仔,再种点玉米,生一个小孩子。想着想着,她就会甜蜜地笑。

  他离开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了疯了。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到达了那个城市。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果不是警察帮助,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警察说,很远的地方,在郊区呢,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呆住,以为听错了,他明明说是在市中心啊。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是!

  她终于看到一块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一块简陋的木牌子,上面有水泥和白灰。她也看到了那些简陋的房子,真是红白相间,红的砖,上面画着白线。而刚才路过那些漂亮的小区时,她也的确看到了带露台的房子,听到了钢琴声,可那都是别人的快乐。

  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了。他们在这儿干了快两年了,为挣钱都舍不得回家,可春节时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给他们留。

  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她哭了。她没有去找他,而是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家。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带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B.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5段(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的作用。(5分)

  6.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30日晚间,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2017年的业绩从预盈调整为预亏5.3亿元-7.2亿元。公告一出,市场哗然。这是继2014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冷水团”公司超百万亩虾夷扇贝“报废”后,该公司扇贝再次被宣布“跑路”。

  近期不断出现的市场乱象,不由得使一些人感觉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就像进行一场“扫雷”大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企业曝出“跑路扇贝”,令投资者一脚踏空,赔钱蚀本。中国资本市场不容许用这么多带有戏剧色彩的公告,损害市场的严肃性;不能用业绩变脸、信披违规等手段,践踏市场规则;不能让股民真金白银的支持,换得“一地鸡毛”。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加完善的市场规则,更加严厉的监管手段,更有执行力的退市制度,形成让上市公司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环境。只有这样,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保护,优质上市公司才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源支持,中国资本市场才能风清气正,持续健康发展。

  (选自《新华时评》)

  材料二

  (摘选自《中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全景分析2016年报》)

  材料三

  有投资者觉得,如果做股票亏了钱,就是监管没有尽到保护责任,这样的理解显然也有偏 差。对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品种来说,保护不代表“保赚”,正常投资风险仍然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有效的保护,从根本上是建立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市场制度,打造健康完善的市场环境。比如,与散户相比,各路机构在资金、信息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一些人利用这些优势,肆无忌惮搞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忽悠式”重组,还有人炮制不靠谱的炒作概念、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人上当,让普通散户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面对这些乱象,应敢于亮剑,重拳打击,对不守规矩、恣意妄为的“大鳄”形成有力震慑。

  但是,回过头看,很多违法违规行为之所以屡屡得手,与很多散户投机心理强,从而忽视了风险防范有关。不过分热衷追逐热点,不盲目跟风追涨杀跌,其实就能避开很多市场陷阱,筑起保护自身权益的第一道防线。

  (摘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没有波动的资本市场是一潭死水,但惊涛骇浪一定是弱肉强食,市场被操纵。”由此可以看出,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往往是一些人搅浑水,从事违法违规行为而引发的“人造波动”。从严监管,创造干净清朗的市场空间,是促进股市稳定、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

  从A股市场现实情况看,个人投资者开户超过1亿户,大户和部分机构投资者投机心理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市场“羊群效应”很强,极易形成行为趋同、跟风操作。正因此,A股市场上反复出现“蹿天猴”式大起大落。

  郝旭光表示,流动性波动只是股市波动的表面原因,深层次背景是人们对经济走势、上市公司盈利趋势以及政策面、改革举措的信心。避免资金非正常进出,一方面应控制好各种杠杆工具,防止过度使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完善市场制度,一个健康有序、能够提供长期回报的股市才能吸引长期资金进入。

  郝旭光认为,政策本来就应该逆周期,讲究前瞻性和预见性及相机调节。在股市中,违法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很大震动和危害。事后监管虽可以惩戒违法违规活动,让肇事者付出代价,但无法挽回已有的损失。因此,监管上需要更突出预防性,“从早、从小、从严、常态化”,以减少不利事件、违规行为发生,防患于未然。

  (摘选自《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两次发布公告称,其部分海域的虾夷扇贝“跑路”,业绩预亏,其公告引起投资者的纷纷议论。

  B.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说“没有波动的资本市场是一潭死水”,这表明股市出现的波动全部是正常现象,因此投资者不应为此惊慌。

  C. 机构是与散户相对的股市投资者,机构中的一些人有时会利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一些侵害散户合法权益的活动。

  D. “跑路扇贝”是上市公司富有戏剧色彩的信息披露,这类市场乱象,使得一些人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感觉如同进行“扫雷”大战。

  8. 下列对材料二、三、四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绝大部分的证券投资者年龄在50岁以上,而23-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投资者约占投资者总人数的48%。

  B. “羊群效应”反映当前我国部分投资者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投资心理,而反复出现的“蹿天猴”式大起大落,则属于证券市场的正常波动。

  C. 根据材料二,在我国2016年的证券投资者中,90%以上的人有一定的证券市场投资经验,而完全没有投资经验的人占总人数的比重非常小。

  D. 政府要从根本土建立起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市场制度,打造健康完善的市场环境,这样就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就不会亏钱。

  E.材料二反映了2016年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受教育情况,图表说明我国有一半以上证券投资者达到本科或大专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较少。

  9. 根据上述文字,说说股票投资者在熟悉并遵守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尽可能地防范投资风险?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规鉴。颍川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

  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时帝留心政事,诏访朝臣政之损益。咸上言曰:“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然泰始开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而军国未丰,百姓不赡,一岁不登便有菜色者,诚由官众事殷,复除猥滥,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

  咸在位多所执正。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骏故据正。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朝廷从之。

  迁尚书左丞。时汝南王亮辅政,咸致书曰:“咸以为太甲、成王年在蒙幼,故有伊、周之事。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无功而厚赏,莫不乐国有祸,祸起当复有大功也。人而乐祸,其可极乎!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窃以为忧。”

  吴郡顾荣常与亲故书曰:“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诏赠司隶校尉,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谥曰贞。

  【注】①毛玠:三国时期的人物,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17》,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B.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C.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爵”指子孙后代沿袭先代的做法。“袭父爵”是指傅咸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

  B.“布衣”是麻布衣服,古代平民通常穿布制的衣服,后常用布衣来借指平民百姓。

  C.“复除”即免除赋役,古代做官、服兵役或朝廷认为有特殊贡献者可以免除赋役。

  D.“赠”即追赠,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可用于朝廷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咸聪慧明达、善写文章。他的言论自成规箴之言,能警醒人们引以为戒。颍川庾纯常常感叹傅咸的文章与诗人的创作接近。

  B.傅咸刚正率直,直言敢谏。他上书指出晋武帝登基十五年来虽日理万机,但国家、百姓仍旧不富裕。他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

  C.傅咸坚持原则,行事公道。他对夏侯骏随心所欲褒贬官员的行为不满,上奏罢免其官职,在司徒魏舒屡次推托拒绝后独自上书。

  D.傅咸直指时弊,忧国忧民。他反对世俗奢靡,为此上书朝廷,他认为朝廷的封赏没有节度,对此表达了担忧,希望引起执政者的关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

  (2)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1.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2.九华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3. 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名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前往舒州的裴坦刚中进士不久,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上描写了深秋号角的声音响彻天空,从视觉上用“ ”的诗句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周瑜的运筹帷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预先预览版)》,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消息传出以后,“游戏成瘾是病”的说法不胫而走。

  ②一边是明确的禁令或提示,一边是对禁令的司空见惯,看似很不和谐的现象真实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甚至对此“见怪不怪”。

  ③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即使是在求田问舍的隐居生活中,也会以积极奋进之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④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音乐班、美术班等,不一而足。

  ⑤在当时的同类型“宣纸”中,“陈清款”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得头筹,其它款宣纸只能望其项背。

  ⑥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确实是不易之论。

  A.① ③ ⑤ B.① ② ⑥ C.② ③ ⑤ D.③ ④ 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B.站在2018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一个出版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社长起决定性作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今天的行业地位,张秋林三十年坚守是一个重要原因。

  D.专业术语“断崖式”随着股票、房价、反腐等社会热点进入公众视野,并被拓展了使用范围,变成了流行词语,成为人们运用夸张手法的新宠。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我的鼎力相助使你获得比赛的成功,所以你送我的礼物我也就笑纳了!

  C.某饮料广告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正在为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全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一即一切”,也就是说,从我们生活中的任意一点,① 。在无边无际的互联大网中,老年人在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冲击,② ,而年轻一代却如鱼得水,活跃异常。因此,在今天的人类文化中,③ ,而不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生活和健康,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必然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只要实施大庄园制度就会改变这种现状,从而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1)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未必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

  (2)

  (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64年,44岁的作家马里奥•普佐完成了他的第2部小说。如果照此写下去,他可能会渐渐地成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但此时,他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有困难。于是,改写通俗类小说。1969年,《教父》一书问世,创造了当时的图书销售纪录。

  1971年,艺术影片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几部艺术类影片票房惨淡。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一事。这位追求艺术的导演匆匆地看了几页原作,就觉得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科波拉也选择了屈服。1972年,电影《教父》问世。 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1.(3分)C(A.范围失当,原文的表述是“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旨走向”,文中应是两方面,选项变成一方面了;B.强加因果,“玄学的产生”并非是因为“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D.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而并非是说“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不光这三家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绝对了。)

  2.(3分)C(张冠李戴,本段内容确实谈到了“佛教融入了中华文化”,但更多的内容是在论证“佛教的作用和价值”,所以选项把“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两者的概念混淆了。)

  3.(3分)A( 条件混淆,原文认为,在努力实现复兴梦的今天,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这并非是必要条件,绝对了。)

  4. B(“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重在赞美人性之美。)

  5.本段写得是妻子想象中的阳光路十七号,表现出妻子对生活充满憧憬的美好情怀。也与下文现实中的阳光路十七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内容1分,表现人物形象1分,对比2分,作用1分)

  6.①本义:“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2分)

  ②结构: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2分)

  ③内容:“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2分)

  7. B“股市出现的波动全部是正常现象”错,因为股市有时会出现人为的异常波动,这是不正常的,且投资者应警惕此种现象。

  8. C 、E A项“2016年我国绝大部分的证券投资者年龄在50岁以上”错,据图表,50岁以上的仅占30.08%。B项“则属于证券市场的正常波动”错,反复出现的“蹿天猴”式大起大落,也是属于异常波动。 D项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也可能亏钱。

  9. ①不轻信机构信息;②不要有太强烈的投机心理;③不过分热衷追逐热点,不盲目跟风追涨杀跌;④尽可能了解经济形势、国家政策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10.C(正确标点为: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11.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袭父爵”即承袭父亲的爵位。)

  12.B(“他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于文无据)

  13.

  (1)从前的帝王,亲自履行俭约的品德,为天下谋利,也没有超过陛下的。(“躬、利、愈”各一分)

  (2)圣人尚且免不了被怀疑,何况我不是圣人,君王也不是小孩,怎么可以仿效伊尹、周公旦的旧事呢!

  (“被动句、孺子、行”各一分)

  参考译文

  傅咸字长虞,刚正率略有大节。见多识广聪慧明达,疾恶如仇。喜欢写文章,虽然文采不够华美艳丽,但其言论成为规诫之言,可作为借鉴。颍川的庾纯常常感叹说:“傅长虞的文章接近诗人的创作啊!

  咸宁初年,继承父亲的爵位,担任太子洗马,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右丞。当时晋武帝留心政事,下诏访询朝廷大臣有关国政的利弊得失。傅咸上书说:“陛下身处最显贵的地位,却重视百姓的事,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操劳到太阳偏西。从前的帝王,亲自履行俭约的品德,为天下谋利,也没有超过陛下的。但是自泰始初年创立基业到如今,十五年了,可国家不够富足,百姓不够富裕,一年收成不好便有饥饿的人,这的确是因为官员太多事务冗杂,免除徭赋的人又多又滥,蚕食侵占的人多而务农的人少。”

  傅咸在任时多能秉公行事。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书说: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次转移养病处所,不能接待宾客,请求让尚书郎曹馥代替孔毓。十天后又上疏让孔毓继续担任中正。司徒多次推辞不受理,夏侯骏仍坚持己见。傅咸认为夏侯骏对官员的任用罢免随心所欲,便上奏罢免他的大中正之职。司徒魏舒是夏侯骏的姻亲,屡次推托不签署,傅咸据理力争,坚持不让,十分辛苦。魏舒最终不听从,傅咸于是独自上书。

  傅咸因为世俗奢侈,又上书说:“我认为衣食很难生产,而使用不节约,没理由不匮乏。所以先王教化天下,吃肉穿帛,都有定制。我私下认为奢侈造成的浪费,比天灾还厉害。下令让各部用心,都像毛玠一样,风俗的改变,不是困难的事情。”又建议把县里的监狱移到郡以及应当建立二社,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当时是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朝政。傅咸致信说:“我认为太甲、周成王时值年幼,所以有伊尹、周公旦辅政的事情。圣人尚且免不了被怀疑,何况我不是圣人,君王也不是小孩,怎么可以仿效伊尹、周公旦的旧事呢!没有功劳却厚加封赏,就没有人不喜欢国家有灾祸,(因为)灾祸兴起又会让人有大功可邀了。人们以祸乱为乐,哪还有个极限呢!我愚钝,不只是失望而已,还私下感到忧虑。”

  吴郡的顾荣时常给他的亲友写信说:“傅长虞担任司隶,刚毅正直、忠诚果敢,弹劾纠察大胆惊人。他虽然不是全才,而在忠诚方面却十分可贵。”元康四年(294)死在官任上,终年五十六岁。诏书追赠他在司隶校尉,一套朝服,一领袭衣,二十万钱,谥号为贞。

  14.BE

  B项,颔联是诗人想象友人裴坦赴舒州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E项,尾联抒发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自己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及回到京城后会感到寂寞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苏州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

  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舒州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③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自己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及回到京城后会感到寂寞之情。(一点3分两点6分)

  16.(1).塞上燕脂凝夜紫 (2).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7.C

  18.答案D(A.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到“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之前;B.否定失当,C.杂糅)

  19.答案A( B.“鼎力相助”是尽全力帮助,为敬辞,是感谢别人,“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广播稿中不能用谐音词,以免造成误解。“治癌”D.“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20.①可以链接到无数信息②有时感到无所适从,③起决定作用的是年轻人。

  (文段讲的主要是当前时代的改变,①处横线所填内容应是对 “一即一切”这句话的解释②处横线后有一个“而”字,表转折,后文说年轻一代“如鱼得水,活跃异常”,那么可知此处应该填老年人在互联网中的一种状态,如无所适从等。③处横线前“因此”一词表明,这是从上文得出的结论。上文对比了老年人和年轻一代的不同表现,由此可知,此处该填年轻一代对于今天人类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21.(2)实施大庄园制度未必会改变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的现状。

  (3)实施大庄园制度,改变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的现状,未必能够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22.立意参考:

  ①坚持理想,也要明白处境;生存与梦想

  ②退一步可能就是海阔天空;妥协不是投降;弯腰是为了更高大

  ③文变染乎世情;通俗才能更高雅

  ④转个弯,也许能够看到更美的风景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相关文章:

1.安徽芜湖市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5.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卷

    418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