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

方婷分享

  学练太极拳术,要知道太极拳的内涵是什么,这是练拳的大方向的问题。懂得了太极内涵,才好判明拳理和拳法,才能事半功倍的练好太极拳。比如:太极拳推手是遵循“阴阳相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太极拳原则的对练功课,目的是为了校正练习者对拳术理论不正确的理解,发现并纠正学习拳架时的不正确的练法,以及不正确的推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和走入歧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

  推手过程运用太极拳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和招式练出懂劲功夫,如果掺杂了非太极拳的拆手、招式,或者使用抓、握、撕、抱和猛推硬搡的动作,那就是误解了太极拳理论,不符合“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推手技术内涵。经过史料考证,得知太极拳是吸收了多元文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比如:太极拳以“和”为其主旨,一个“和”字却将三教的道理概括殆尽。太极拳的不丢不顶、舍己从人思想,与儒家的克己无私、佛家的无我随缘、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如出一辙。太极拳的理论充分表现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之中。太极拳内含以下传统文化: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一、《易经》的阴阳之理。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是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这里指阴阳变化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太极阴阳平衡是指导宇宙万物的运动,也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理论。拳论说“人体处处皆太极”,就是说人体处处都要有阴阳变化,要阴生阳,阳生阴,阴阳互济,相生相长,相互转化。练习太极拳时,每个拳式、每个组合,都要体现出这种阴阳相合的太极结构。其次,我们在练拳实践当中,做动作时,要注意阴阳的平衡。太极拳在运动中,有很多矛盾,比如:动与静、刚与柔、上与下、开与合、升与降、内与外、虚与实、含与展、快与慢等等,这些都要在太极拳动作中有所表现。练习太极拳的关键在于领悟阴阳、动静、开合等变化,阴阳开合是尽拳术之妙。对太极拳的阴阳可以理解为刚柔,也可以理解为动和静、虚和实、进攻和退守、开与合、化和打……这是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阴阳的表述。阴阳还是相对的,是变化的。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二、《老子》的哲学。

  其中“以柔克刚”、“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比如:“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以柔克刚正是《道德经》所强调的一点,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76章)。再如舍己从人”是太极拳用于技击的精华,它是“四两拨千斤”的终点,又是起点。因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告诫道:“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舍己从人”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从人”,“以奇用兵”(《道德经》57章);其二是“舍己”,能“载营魄抱一”(《道德经》10章)。“从人”指战术,“舍己”讲实质。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三、儒家的中庸之道。

  孔子说“极高明而道中庸”。中,正也,指持中、中和、适中;庸,常也,指常规。中庸指处理事物的适度,是一种方法和哲理,指把握处理事物的适度。中庸是儒学哲理思想的核心体系,其主要观点为中和、持中、适中、和谐,主张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适度,适可而止,无偏无倚,不太过也无不及。这个适度即所谓中庸,也包括为人处事在内等。中庸是儒家的最尚道德标准,“不偏不倚,不疾不徐”、“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等等理念就是中;松静自然,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一切以平常姿态对待就是庸。我们在平时行功走架过程中,身必须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安舒者,百骸自然舒适,不紧张用力是也。太极拳视立身中正为第一要素,行拳走架与推手都是以保持自己和破坏对手的平衡为依据,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撑八面,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在太极拳修炼中,如何体悟中庸之道呢?比如:“对称”或“平衡”的练拳就体现了中庸之道,也就是开中必须有合、撑中必须有敛、則去之时必有后撑,务必实现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等等。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四、孙子的用兵谋略。

  《孙子兵法》所揭示出来的用兵之道与太极拳推手、散手是拳兵同源,唯理一贯。比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对应于《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如:《孙子兵法?军争篇》说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武禹襄在《太极拳论解》一文中讲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与敌人交手的过程中一旦感知对方有发劲的征兆,我在顺势接定彼劲的前提下敏捷地后发先至,使其自行跌出,这也就是所谓“力从人借、机由己发”,也是“以彼之劲,击彼之身”。再如:乱中求胜的太极拳“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人乱环内,四面千斤着法成。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对应于《孙子兵法》的“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其理较近。再如:《孙子兵法》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太极拳技击中,姿势、动作、用意、运劲,各有虚实。知虚实而能运用,虽实为虚,虽虚为实,以虚化实,以实化虚,以实击虚,避实击虚,指上打下,声东击西。或者先重而后轻,或者先轻而后重。隐现无常,沉浮不定,使敌不知我虚实,而我处处找敌之虚实。他实我则虚之,他虚我则击之。随机应变,听其劲,观其动,待其机,攻其势。正如武禹襄太极拳论所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通过兵法不难理解前辈留下的太极拳“虚实诀”;“虚实实虚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五、中医的经络和穴位学说。

  如要做到太极拳的要求“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行身”和“松、静、轻、灵”,以柔化为主的运化,只靠单纯的肌肉动作,只是一种姿式的完成和力的表现,当然这是运动的基础,如果要做到柔化轻灵,就要有经络与穴位的运化来完成,也就是上述的经络的平衡、完整和内外环境的反应的功能。太极拳对冲、任、督、带四脉的作用较易得到解释,也较为重要。比如:为什么要“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尖微扣”呢?从技击的角度,两脚与肩宽,就可以进退自如;脚尖微微内扣,才能力从地起,落地生根。从养生的角度上,与肩同宽才能打开人体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两脚尖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也随之开启。穴位在人体的几个大部位是起到重心和重力作用,同时也有使身体达到多方面平衡的要求。同时还有对人体周围场势的控制和反应的作用。人体的几个大部位(头、肩、肘、手、跨、膝、足),还有胸、背、腹、腰,都找出相应的穴位,结合生物力学的观点,形成局部重心作用,再由多个局部重心与人体总重心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的运动体系,再结合人体周围形成的场势,形成对内外环境的防备反应体系。比如:松肩与肩井穴有关,松胸与檀中穴有关,坠肘与少海穴有关,松腰与腰俞穴有关,裹裆与会阴穴有关,松手掌与劳宫穴有关,松脚掌与涌泉穴有关。太极拳利用经络和穴位来完成太极拳的功法理法要求,结合生物力学的重心、重力、支撑,作用与反作用等的力学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平衡、稳定身法和步法要求,协调太极劲路和技法的运用等等。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六、道家的吐纳引导之术。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之法,既练外,又练内。所以,太极拳的内功修炼结合了道家的吐纳术和导引术。道家特别重视气对养生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同时认为,人生之初,寓于胎胞,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相通,无有隔阂,脐通母体,受先天之气(元气),谓之“胎息”。试图通过返本还源,回归婴儿状态,使呼吸归根,保先天之气,固生命之本。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讲究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之“内三合”。

  太极拳习练时,虚实开合,都要配合调息,开呼合吸,收吸发呼,升吸降呼。从胸式呼吸自然过渡到腹式呼吸。太极拳注重意念,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七、佛教的禅意和“圆融”。

  修佛须坐禅,练功须站桩。二者都需要摒弃杂念,意守内心。而太极拳则可以理解为移动的桩和移动的禅。无论是坐禅还是站桩,初学者想做到心无旁骛,妄念不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坐禅与站桩,是一种极静的状态,对于常人来说,往往越是安静,越容易杂念丛生。如果不能领会禅与桩的内在精神,许多人反而会为此心生更多的苦恼。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如何对待这些浮生的杂念,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坐禅的外化杂念。比如佛教的“去执”,太极拳经上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要轻灵,先去掉身心和本力包揪,包楸不去,何谈轻灵?要知道,练太极拳的过程即是去掉身心和本力包揪的过程,“减去一分本力就会增加一分内功”,也是源于佛教的“去执”过程。要练好太极拳,就得领会“松”、“静”、“空”。玄光法师对此说来:“先求松,要身心倶松;次求静,要动中求静,身不乱动,心无杂想;再次求空,要身心轻灵,心如太虚长风,无挂无碍,身如行云流水,动转活泼。练拳还得讲究‘从形求意,得意忘形,形神俱妙,妙合天心。’四个步骤。”

  太极拳所涵盖的多元文化八、综合吸收了各家拳法之长。

  比如: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而精选了其中三十二势编成拳术套路,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人自己的拳架。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影响之深。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武术(当时没有太极拳之称)与陈长兴后陈家沟武术传承不一样,可说是悬案,也可说明了太极拳是吸收各家拳法之长的武术。又如:清朝咸丰年间的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他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通过对拳谱的研究和本身练拳体验,创编了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的“开合架太极拳”(解放后称“武式太极拳”)。武禹襄还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再如:清末河北定县人孙禄堂,精通形意拳、八卦掌,民国初向郝为真学太极拳,博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独创孙式太极拳。其特点是:进退相随,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

    52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