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球类运动>乒乓球>

兵乓球挑打的技术重点

小兰分享

  兵乓台内挑打技术是运动员主动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兵乓球挑打的技术重点,欢迎阅读!

  兵乓球挑打的技术重点:

  在反手台内拧被专业运动员使用越来越多的现在,正手挑打技术似乎有点落伍了,但是,对业余爱好者来说,仍不可或缺。挑打的发力原理也是摩擦为主,这个摩擦是为了吃住球,即使来球为不转,球拍也必须有向上的运动才会有过网的弧线。

  怎么增加挑打的质量

  为了增加挑打的发力,首先在高重心迎球到位的时机上要把握得十分精准并且要完整,因为迎前至发力的过程中重心是始终在保持较高的状态下移动的,并且在方向上要有先从反手位向正手位前方迎球的移位、迎前完成的同时又要引导发力方向的这个难度很大的变化,我们感到挑球技术很难掌握的原因就在于此,相对于手臂适度放松、垂腕引拍、手指手腕向上摩擦、小臂向前发力等过程细节,重心的合理掌控是最难的。因此,有必要提请注意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细节:从反手位向正手位前方移位的上步过程中,应该养成采用并步移位的习惯,即身体先倾斜使重心先向前并达到一定幅度后,以右脚为支撑、左脚向右脚并一步的踩实时、右脚入台下使上半身入台,注意右脚入台下的过程是足跟先落地、随着重心的继续向前而足跟离地并前掌端踩实使重心提高的同时继续向前,以完成身体基本面对来球、右脚尖向左并重心偏左前的较高重心的技术站位,这个站位完成的过程对于掌握挑打技术十分重要,一定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因为重心不到位与无合理地高度,挑打就无从发力。

  我们很多球友是采用跨步上位的,虽然右脚上前以后左脚也曾跟上,但跨步的距离和右脚的落地巳固定了重心的所在,这时巳无再调整的时机或条件,后果多是身体不能面对来球方向而降低重心伸直手臂去发力,挑打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挑打的技术重点

  正手挑打的技术重点有两方面,一是较高的重心并与来球的距离应合理。上半身入台时要保持较高的重心,并使手臂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才利于发力,伸直手臂的低重心去挑打是不会有理想效果的。二是要注意合理地迎前和协调地发力。应利用上半身入台过程中的高重心向前去迎球、而不要伸直手臂去等球。迎球并触球的瞬间,手指发力使手腕向上摩擦吃住球、小臂发力向前甩出球。为了保证摩擦的效果,应在高重心的基础上适度地"吊腕"并适度地向前降低左肩,这样可以使做为发力支点的肘部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以增加手腕与小臂的发力的空间。我对挑球的发力过程的总结是:重心迎球、手腕向上、小臂向前。

  我们常见明星们对于高于网的不转或不太转的上或下旋且又近网的来球会直接向前发力击打,这种技术属于以小臂发力为主的台内快点,应注意与挑球技术加以区别。

  乒乓球的挑打是怎样打的?

  提前对球进行预判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台内挑打要求我们的步伐移动要快但是一旦等对方击完球之后我们看到球的落点后再去上步就来不及了所以在台内挑打这项技术中提前对球的预判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预判想用台内挑这项技术是几乎不可能的。

  站位要比较近台

  如果在对方摆短之前我们站位比较远的话要想上步就非常困难再好的步伐估计也有点来不及.如果想用挑打这项技术站位就应该比较近台一些以及时上步。

  提前上步

  在对手击球的一刹那对球的线路落点进行预判然后用步伐调整身体的位置根据预判的来球的落点及目标击球线路调整身体的位置。

  重心前移

  个人认为这一点很关键。打乒乓球不管是拉弧圈球还是攻球甚至是搓球如果用不上重心就很难回出有质量的球。这一点在台内挑打这项技术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在上步的同时挥拍击球但是与此同时利用脚蹬地将重心前移注意脚蹬地的力量使重心前移上体要适当前倾并且随着步伐移动来保证重心的前移这样在击球的时候就能够做到用上重心前移的力量挑出非常有质量的球有种身体扑在球台上挑球的感觉大家从马琳的台内挑的动作很容易能够看得出来这一点。另外虽然都是短球但是短球的长短也不同所以在重心前移之前必须对球的落点有个准确的预判如果判断不准比如说来球比预判的要长那么你重心向前移的太多在挑打的时候同样也用不上重心重心甚至会在球的前边这样感觉挑的时候发不上力而且失误很多不管怎么移动重心都要使重心在球的后边这其中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来对球的长短的预判。

  要敢于将拍伸到球的下面

  台内挑球当然要将球拍伸向球的下面所以在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果断要敢用要敢于将拍伸向台内。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上步同时前臂先将拍向前上方举一些然后迅速由上向下将拍向下插至球的下面。也有些朋友将挑打时前臂及手腕的整个过程称作一个小的“回环”动作本人在挑打时也有这样一个动作这主要还是靠前臂带动手腕来完成。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环”只是很小的一个圈而已如果动作太大了会有种来不及将拍伸向台内球就开始下降的感觉这个回环动作其实就是手腕抖动一下当然看起来就象是拍在向台内伸的时候向外画了一个小圈一样个人的感觉是由于台内挑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引拍这个

  “回环”其实就是想办法引拍欲进先退吗在这一点上台内挑与攻球拉球是一样的攻球拉球都是台外的进攻技术引拍时可以直接向后或是向后下方引拍这样在攻球或是拉球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多的向前向上的力量与速度。对于台内挑来说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引拍如果想将拍向前下伸并且回球有足够的力量与速度就要想办法使拍先向上同时能够向后移然后再向前下方插这样才能够保证挑出去的球有速度又有力量对于台内挑来说这个“回环”其实就是起一个引拍的作用。

  根据来球的旋转调节拍形

  在将拍伸向球台内触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来调节拍形如果来球下旋比较强拍形就应该比较后仰一些如果来球不太转或是略上旋拍形就应该略立起一些。

  前臂带动手腕发力挑打

  前面说了在做好前面的六步的同时在身体重心的力量的带动下同时将球拍伸到球的下面然后紧接着利用重心的前移带动前臂前臂带动手腕减小球拍的后仰程度甚至使拍形由后仰或是略后仰变为前倾。与此同时手腕内旋以对球有点向上的磨擦制造点旋转同时也可以增加点稳定性。这个挑打的动作一定要与前面的四步连惯起来不能间断一旦不连惯命中率会比较低而且即使挑上去也没什么力量。这里面一定要用上重心前移的力量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触球的上升后期或是高点前期

  在乒乓球的各项进攻技术中都是在球的最高点击球回球的质量更高台内挑打更是如此只有在球的最高点挑球才能够增加成功率增加回球的速度提高回球的威胁。而且在击球的最高点或是上升后期的时候也能够借上来球的力量使回球更快更爆。当然如果在球的最高点没来得及挑打如果球已经开始下降可以采取对球加点磨擦的方法利用手腕的调节对球多一点向上的摩擦力将球挑过去。

  前臂与身体的距离不要太远

  在运用台内挑打的技术的时候如果前臂与身体的距离太远就会感觉发不上力要做到这一点个人的感觉就是在运用挑打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将上体前倾重心前移使前臂与身体的距离或者说是前臂与身体重心的距离比较近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球拍才能发上力又能增加击球准确性.

  手指握拍要相对固定一些但同时手指应该保持放松的状态

  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先相对放松准备挥拍击球时脚蹬地重心前移同时从挥拍击球开始及挥拍击球的过程手指随着挥拍自然的协调的逐渐握紧一些.这样挑出来的球才更有力量更有速度更有威胁。因为挑打时候直接发力的发力部位是前臂带动手腕。这里面说的是相对固定与此同时手指又不能握拍太紧那样的话把力量都用在手指上估计会导致动作过于僵硬因为不够柔和而会失去对球的感觉.握拍松与紧的感觉还需要大家仔细体会关键是要自然协调

  动作要紧凑

  以上的十点中每一点都很重要都很关键缺少了任何一点都难以成功的运用这一技术。但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动作要紧凑要协调。我这里面用了紧凑这个词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形象的以上十大要素要连惯起来.只有动作连惯了身体协调了才能够提高技术的成功率才能够提高回球的威胁性。

  挑球线路对步伐的要求以右手为例

  我们知道如果用挑打来回击对方正手位的来球挑斜线就必须击球的右侧面挑直线就要触球的正面而用侧身挑在侧身位回击对方来球的话挑斜线就要触球的左侧面而挑直线要击球的正面。这样我们不难理解用挑打回击对方正手位来球时挑斜线与挑直线相比步伐向右前方移动的幅度更大一些在侧身位挑打对方回球时挑斜线比挑直线步伐向左前方移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如果只考虑台内挑打对步伐的要求可以说正手位挑斜线比挑直线对步伐的要求更高而侧身位挑斜线比挑直线对步伐的要求更高当然了因为斜线比直线要长所以很多球友可能更善于挑斜线但是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有时候对于正手位的短球当我们的步伐有点来不及时我们往往挑出来的是直线多侧身位的来球如果步伐来不及的时候也会常常挑出直线球。

  怎样上步

  在这里想对怎样上步进行一些说明个人认为不管是侧身位还是正手位的来球在挑打之前的上步时都要用左脚蹬地的力量然后右脚离地向左前方或是正前方或是右前方上一步同时挥拍击球为什么不用右脚蹬地的力量呢大家做一下这个上步的动作就知道了如果用右脚蹬地的力量的话肯定是右脚蹬地后左脚离地使身体重心与上体向前移但是由于右脚蹬地所以右脚不能离地你会觉得身体重心前移时右脚有点碍事影响到重心的前移感觉这种步伐使身体向前移动的幅度很有限轻则影响挑打的质量重则会导致够不到球。具体上步过程如下

  ⑴单步

  单步适用于来球与身体距离比较近的时候。上步时应是左脚蹬地然后右脚离地根据来球的位置与目标击球线路右脚向左前方或是正前方或是右前方迈出一步在右脚离地同时上体与重心沿与右脚移动相同的方向前移同时挥拍击球击球的具体动作上边有这里不再详述在击球后右脚步落地注意一定是击球后右脚落地而不能是先落地后再击球那样就无法用重心前移的力量击球了重心一定要前压。

  ⑵跳步飞挑时用

  跳步主要适用于来球与身体较远时。如果球与身体的距离较远用单步无法触到球这时候就要用到跳步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飞挑常看到马琳用这项技术其实这里面主要指的时步伐的问题即如果来球与身体的距离比较远在左脚蹬地后右脚离地然后借着左脚蹬地的力量左脚也离地此时身体处在腾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借着身体重心前移的作用挥拍击球击球后右脚落地然后左脚落地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先离地的脚一定会先落地的。跳步常在挑正手位来球时使用。

  另外自己现在感觉正手台内挑侧身位挑斜线比挑直线易而正手位挑直线比挑斜线易这个和线路的长短没有太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上步的问题感觉正手位的直线与侧身位的斜线更加易用的上重心的作用即击球方向与重心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较容易挑出很暴的球来但是侧身位挑直线与正手位挑斜线好象上步的时候重心的移动方向与击球的线路不太容易一致所以有点难度更多时候用前臂与手腕的作用比较多一些但是如果进行一些步伐调整还是可以实现的。自己感觉自己的动作与马琳的有一点点的相似所以感觉出来为什么马琳常是侧身位的斜线比较多的原因了而正手位马琳也常挑出直线球。

  有些朋友可能认为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应该轻挑但是我的看法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应该发力挑因为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有点来不及的感觉如果再轻挑的话就会不自觉的降低出手的速度降低出手的果断性降低成功率估计更加来不及了。挑打这个动作要求出手要快要果断。当然如果在动作熟练以后可以自如应用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想轻挑就轻挑想发力就发力想挑直线就挑直线想挑斜线就挑斜线而且如果应用自如的话好象对重心的要求也会适当的降低的因为那个时候你手腕上的感觉就很强了可以做出一些调节但是重心还是要上去的但是重心的移动的作用在击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重心没到位时通过手腕的调节也是可以实现挑打的但是要想挑出有威胁的球重心一定要快速上去就象马琳的暴挑一样。现在自己对这项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好了常常可以象马琳那样飞起来挑打即在挑打时利用脚蹬地的力量双脚离地。

  当然要成功的运用台内挑打这一技术需要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前臂的爆发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击球的时候一定能够用得上重心或者说是身体前移的力量这一点上与正手的攻球与正手拉弧圈子球一样只靠手的力量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回球的你的手腕的爆发力能有多大呀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得一重心前移的力量我们的挑打一定会具有更强的力量与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好这一技术。

  近来对侧身挑直线也有了一定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一块分享侧身位挑直线要求从准备动作开始先是右脚蹬地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右脚蹬地的力量要使币值发生转动右半身绕左脚向前方转动左脚顺势向左前方调整一小步俗话说叫颠一下对左脚的位置做微调重心向左脚移动然后左脚落地后左脚用力蹬地右脚离地身体继续利用右脚蹬地的惯性转动然后挥拍挑打时要利用左脚突然蹬地的力量使左膝由弯曲伸直有时候用力比较大还可以导致左脚离地有一个腾空的动作这与挑斜线是一样的。然后击球后右脚落地右脚落地。这样的挑打基本一板就可以让对手够不到球或是勉强够到球。特别是线路比较灵活的时候对方是很难判断的。

  近来在在线视频版块看了看唐建军博士的教学片中对台内挑打的讲解感觉受益非浅。按唐博士的解释是挑打时的挥拍轨迹接近于一个U字形当然我想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时候这个U字形的开口可大可小这个由来球的旋转来球的高低决定挥拍的轨迹。

  另外关于台内挑打的引拍自己还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知道拉球攻球引拍的空间是比较大的那么在上边我介绍过挑打的引拍其实就是那个回环的动作现在补充一下这个回环的动作其实是可大可小的如果对方回球比较高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个回环的动作可以做的稍微大一点但有时候球不是那么高我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个回环的动作这时候只能将这个回环的动作做的非常小有时候甚至可以没有而改为在右脚蹬地准备挑打时要顺势将拍举起来当然这个举拍的方向是有区别的如果是来球在正手位举拍的方向就应该是向右前方当然不能太向前因为发如果太向前挑打时就发不上力而正手位挑直线要向右引拍少一点这是由触球的部位不同所决定的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或是您对来球的预判比较早的话甚至可以在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同时手将拍举起来的同时将拍向后引然后再挥拍成U字形这样的引拍可以使您的挑打更有威胁。

  在引拍这一点上侧身位的直线与正手位的斜线有相似之处而侧身位的斜线与与正手位的直线有相似之处。

    5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