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2)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篇二
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教师课堂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课堂上教师的使用频率极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的经验有限,自学能力差,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领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泛化提问功能,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的功能的确是多方面的,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似乎教学成功的任何细微之处都离不开提问的功劳。于是,“提问”在很多教师的心中成了“万能问”,将组织课堂的任务也交给提问来完成,将惩戒学生的任务也交给学生。于是课堂上出现了“有谁没有认真听讲啊”,“某某,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课”,“这个问题你不会吗”等等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后,直接叫溜号的同学回答,以学生的无言以对作为对他们的警示或惩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对以提问为警告学生手段并不在意,时常随口一问让学生颜面扫地,自尊尽失,自己反而有种王者的喜悦。其实这种提问完全脱离了教学目标,丧失了对学生的起码尊重,讽刺挖苦学生,其结果只能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损坏教师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提问已经不再是有趣的迷宫,不再是美味的甜点,而是一颗不知何时会引爆的炸药,完全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后只能是破坏自己的教学效果,破坏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积极发展。
1.2 方式不够灵活,课堂提问缺少灵动。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用十分普遍,各类提问的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运用,但方式单一的现象十分明显。比如课堂教学中的直问过多,常出现教师一问到底的情况,教师甚至无法做到设计追问,或者根据课堂生成而随机追问:也不会变换提问的形式,发问乏味,令课堂沉闷呆板。之所以如此也和教师对提问作用缺乏了解有关。课堂上的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这是总目标。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学生简化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相连接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等等,也就是说这个总目标是由很多子目标组成的,而不同的目标应该通过不同形式的提问来实现,比如对于小学中年级来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难度较大的,我们可以变换提问的形式,将直问句转化成填充式的提问,将概括思路呈现给学生,请同学补充关键内容。
1.3 问题过于细碎,打破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引导”成了教学中的关键词,没完没了的“提问”便因此开始上演。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都要用上提问“引导”,以示教师的循循善诱,以实现的课堂热烈氛围。如此,过于细碎的问题充斥着课堂,有的老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提出了包括重复的问题共57个。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提出的问题过多,很多问题都失去了自身的价值,随意性很强,看似热闹,却成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牺牲品,无助于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因此课堂中的学生更多的是为应付这些问题而疲于奔命,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无法感知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脸关心,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 更新理念,丰富理论,强化有效提问的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引领者,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教者,其决定因素是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提出也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以引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促使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理念,努力使课堂提问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能敦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设计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经验、能力发展的问题,在提问时考虑学生的感受,设法保护学生的兴趣点和进取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样会受到来自理论基础的影响。了解了“师生互动理论”,教师就会对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和地位更加明确,提问时当然也会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保护学生的兴趣和自尊。
2.2 以生为本,有效提问要依托学生天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新奇感,可以说他们先天就具有学习的欲求。课堂上,教师再辅以新颖的提问形式,多样的提问方法,渐进的提问速度,必然会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本”就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的问题,不为学生的发展设障碍,同时也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价值有所质疑,从而失去对问题的兴趣,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付出才有回报”和“付出就有汇报”的心理暗示获得求知的意念和信心。
2.3 师生平等,为有效提问搭建交流平台。
教师课堂提问是师问生答,在形式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支配角色。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的基础就是民主、平等,失去了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就失去了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也就无法实现对话了。因此,教势要明确两点:首先在知识的获得上,教师和学生只有获知的先后顺序不同,并无尊卑之分:其次在人格上,学生虽然处于发展中。但他们和成人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值得人尊重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不能以教师的个人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尤其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能嘲笑和轻视学生。同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耻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知识缺陷,如此学生才敢于在教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才能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3、结论
总之,这必将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实践的热情,尝试以有效的提问策略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改变教师提问低效的现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推动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柳青.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郭玉芹.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09,(02)
看了“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