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

家文分享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小编整理了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

  1. 浅析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体系与法律体系

  2. 雅典的兴衰和古希腊的反民主思想

  3. 西方“爱智求真”的传统与西方文明的发展

  4. 西方理性传统与浪漫主义

  5. 西方“怀疑批判”精神与科学理论的创新

  6. 中西方“以人为本”理念对比分析

  7. 西方中世纪文化的功过评说

  8. 西方文化传统与西方后现代思潮

  9. 全球化与西方文明

  10.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区别

  11. 关于堂吉诃德的反思与断想

  12. 20世纪西方企业“”文化的渊源

  13. 中古西欧骑士文学的爱情婚姻观

  14.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

  15. 伊壁鸠鲁学派与老庄学说功过分析

  16. 解读伯里克利的政体:三权分立的雏形

  17. 谈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8. 谈宗教宽容与科学理性的勃兴

  19. 谈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20. 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殊路同归

  21. 浅析奥林匹克精神

  22. 西方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

  23. 论古希腊神话的童稚情趣

  24. 浅析西方的神权与王权

  25. 再论苏格拉底之死

  26. 论古罗马的英雄主义

  27. 论地理大发现极其影响

  28. 论伏尔泰的启蒙思想之现实意义

  29. 浅析中古世界的骑士文学效忠主题

  30. 浅析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的途径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

  关于网络文化探讨

  【摘要】 网络 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影响 力和渗透力。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定义出发, 分析 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给 社会 和人们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设 中国 特色网络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共享性;虚拟性;双刃性

  当我们还未完全弄明白“网络”是怎么回事时,网络技术已经和社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技术的快速 发展 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人们称之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指随着 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网络的普及和 应用 ,人们借助于 计算 机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时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信息文化。它打破了传统文化定义的框架,给人类带来了电脑 时代 的又一次“文艺复兴”。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一)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今天的互联网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它不独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任何组织,毫无国家和民族界限。你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网点的计算机荧屏前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和信息。网络文化不仅具有开放性,还具有平等性。不管人们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拥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和 教育 水平,都能以平等的身份,随时随地地参与其中,共同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信息服务,并从中体会网络文化的信息内涵。[1]

  (二)网络文化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互联网是 目前 世界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路”上不仅“车辆”多,而且“车速”飞快。各种信息在这条“路”上被传播、被浏览、被吸收,其传播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他传媒所无法企及的。它既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受国界的限制,任何一条信息的发布都可以在瞬间到达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三)网络文化具有共享性

  国际互联网络是向世界开放的,精 英文 化、前卫文化、现实文化、大众文化、宗教文化、消极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邪教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1]。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国际上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看到最近的国际国内新闻,查询各种信息,甚至是做股票交易等各种 经济 活动。

  (四)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的文化形式

  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行为得以依附的行动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 电子 网络空间或塞伯空间”[2]。在网络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而在网络中运行的并不是现实的人或物,而是他们的数字化形式。网络文化作为有别于现实文化形式的新文化形式,它既展示着现实文化,也展示出在现实文化中不可能出现的或还未出现的文化。它能把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想象中的生活方式兼容在同一个虚拟的时空中。

  二、对网络文化的“双刃性”的认识

  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一)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如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欣赏全世界优秀的文化 艺术 节目,享受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机会。网络不仅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人员对知识的需求,而且还冲破了人类旧有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育活动。

  (二)网络文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随着网络化的推进与发展,经济的粗放型外延增长必将被集约型内涵增长所替代。在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是投入高、消耗大、效益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而随着网络化生产方式的蓬勃兴起,知识和信息在提高投入的回报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网络文化影响了劳动力布局

  网络化趋势改变了劳动力的布局,大量的劳动力由传统生产领域转向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领域。目前,在网络化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服务领域的劳务成本已占到总成本的80%。“白领”员工的数量大大增加,“蓝领”员工的数量则大为减少,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技能的“知识工人”成为网络社会生产的主力军。

  (四)网络文化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因特网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互联构成的,在有难以计数的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正在把自己的文化自由地登录到你想到的网站,自由地享受网站的各种信息服务。你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便可尽情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并把你的观点思想随时随地加入到网络中交流,让其他人共同分享。时间与空间、风俗与制度、主流与边缘等等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当然,网络文化对人类对社会将产生或正在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是主流,是 历史 发展的 规律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重性,都会产生负面效果,网络文化也不例外。

  首先,网络文化带来了强势文化的侵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对与自己有着不同制度、不同价值取向的国家实施文化侵略, 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到处“倾销”,强加于人,使网络文化变成了不平等的单向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据统计,现在互联网上 英语 内容 约占90%,法语内容约占5%, 其他语种的内容占5%。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结或通过,互联网的全部网页中有81%是英语的,其他语种加起来不到20%,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3]

  其次, 网络 文化 影响 人们的心灵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是那些赤裸裸的色情挑逗、垃圾信息、 政治 反动信息、算命占卜等等,冲击了青少年进行德育 教育 的外部 环境,使思想尚未成熟的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广大青少年在接受时会感到目不睱接,有时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囫囵吞枣,有时甚至饮鸠止渴,最终导致失去是非曲直美丑的判断标准与能力,甚至走向堕落乃至犯罪道路[4]。

  最后,网络成瘾极易导致 心理病症与情感异化。各地网民都有患有电脑综合症、认知虚幻症和电脑狂躁症的人,甚至有人被称为“电脑疯子”。他们被网络的多样性给强烈地“网”住了,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同时网上的格斗类游戏使他们形成好狠斗勇、崇尚暴力的畸形心理,而网上聊天时“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也会导致他们性别的心理错位。另外,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范围,但同时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现实生活中人们尚且戴着“面具”,网络更为掩饰自己提供了最有效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 [3]

  三、建设 中国 特色的网络文化

  针对 目前 网络中存在的 问题 ,笔者认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立法,从 法律 角度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法律及国家政策是保护网络安全、预防犯罪倾向和犯罪 实践的有效措施,只有通过立法并建立 管理制度,我们才能预防、抵制、减少网上犯罪和网络色情及其网络垃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才能维护网络公民权益不被侵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加大对网络运行的监控力度,采用互联网 内容 选择平台、信息过滤 软件等先进技术来对反动、消极、腐蚀人们灵魂的破坏性信息予以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坚决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文化在网上的渗透和传播,及时清除信息垃圾,走上依法治网的良性 发展 轨道。

  (二)明确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 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可见,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必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因此,我们在网络社会中,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原则,宣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和国家建设的成就、 经验和成果,让先进的、健康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牢固占领网络社会这块阵地。

  (三)加强全民的网络文化教育

  强化国民遵守网络行为规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及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开辟网络文化教育网站,鼓励全体网民系统地 学习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和免疫力,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让每个网民都自觉爱护网络世界,维护网络文化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四)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

  互联网是网络文化传播的载体,只要能占领这个载体,掌握舆论的控制权,就能够引导网络文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网络文化中的宣传阵地。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中文网站的建设,提高网络文化的汉化程度,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 艺术 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文宣传教育软件,大力宣传我国有关政治、 经济 、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政策和信息,及时向世界传送中国文化,让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享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参考 文献

  [1]齐殿斌.网络文化:一种全新的 现代 文化现象[J].新长征,2004,(16).

  [2]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

  [3]李钢.网络文化透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10).

  [4]丁晓丽.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建设[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看了“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1.关于经济政治论文题目

2.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题目大全

3.关于经济政治论文1500字

4.关于经济的政治论文1000字

5.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题目

    248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