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坚烘分享

  高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也非常注重这项工作。因此,要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思想活跃,富有朝气,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由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更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绪控制、学业、就业压力等方面。

  环境适应能力差。部分大学新生入学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首先是生活环境变化,远离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自己的生活圈子尚未形成,失落感比较强。其次是学习环境变化,从中学的应试学习到大学的自主专业学习,部分学生难于适应。最后是管理环境变化,中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大学则以自我管理为主,班级概念不强,许多大学新生缺乏归属感,感到彷徨。

  人际关系不和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十分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与同学的相处不和睦;二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加之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冲突;三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化,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把对象、交往结果理想化,当他(她)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时,就会产生猜疑、排斥等心理,甚至逃避现实,封闭自我,久而久之形成孤僻、猜疑等心理,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缺乏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同时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阶段,人的心理活动十分活跃,情感丰富,但是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情绪极易波动,思想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因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情绪失控;有的学生因为一场考试紧张得几天不能睡觉;有的学生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无心学习,甚至个别人因此走上了不归路。

  学习压力的困扰。大学生学习压力困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与专业的矛盾。在现有体制下,许多大学生就读的专业并非自己理想的专业,由于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经常不及格。这种情况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产生焦虑、自暴自弃等心理。二是对身份变换的不适应。中学时期的优秀生都集中在大学,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有些学生由于不再是最优秀而失落,有些学生由于刻苦努力也无法达到往日辉煌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感。

  就业压力的困扰。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几种心理困扰:一是盲从心理。许多大学生缺乏对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的认识,对职业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大流”。二是攀比心理。在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喜欢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比较,总想找到比别人更好的单位,以满足其虚荣心。他们往往不安于现状,经常变换工作,最后导致就业不稳定。三是缺乏对暂时不能就业的心理承受力。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个别大学毕业生暂时不能就业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形势,一旦出现暂时不能就业的状况,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他们不是孤立地生活于社会之外,而是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想潮流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心理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大学生要对不同和文化和价值观念作出判断和选择,难免感到茫然、疑虑、混乱。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当今,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和交往手段。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负面影响。网络中虚拟世界的交往,降低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甚至使有的学生产生了厌世的思想情绪。

  学校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高考制度一直是影响我国中学教育的指挥棒,虽然国家多次提出要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但为了提高升学率,中小学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中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例过大,许多课程采用大班授课,师生交往较少、关系疏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因学业引发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严重不足,辅导咨询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于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方面的因素。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因其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各有差异。如果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家庭成员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大学生较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如果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就会学会用说谎等方式来逃避父母的责骂。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专制严厉型,子女长期受到父母的责骂,就会产生叛逆、反抗等情绪;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溺爱型,子女长期受到父母的宠爱,就不懂得关心他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总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解决好家庭的问题,才能为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所处的人生特殊时期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一方面在生理上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在心理上还不十分成熟。随着大学生活的不断丰富,视野不断扩大,他们的心理活动十分活跃。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不高,人格发展不完善,缺乏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情绪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大学阶段也是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事之秋。

  高校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要想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高校、家庭都责无旁贷,要共同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高校要重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效地开展,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重视。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在人、财、物等方面切实给予支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学科,它关注的对象是大学生及其各种心理调控问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满足大学生开展校园活动的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管理,支持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防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低俗、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总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但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需求,还能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机会。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有助于他们重塑自我,准确定位,顺利成才。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高校要完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心理咨询队伍,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形成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273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