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大学思修道德论文(2)

坚烘分享

  大学思修道德论文篇二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摘 要】如何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构建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灵魂。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在那么特殊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一位位无产阶级革命前辈面临着来自旧社会强大的势力和压力,依然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他们用行动向世人诠释了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作为国家的栋梁,他们是否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新军。近年来,随着中国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和在校生人数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民办高等学校数量已达640所,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93万,与2001年的在校生人数14.8万相比增长了27.48倍。民办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倡导新的文化模式的社会群体之一。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也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职院校入学的“门槛”普遍较低或干脆没有“门槛”,总体的生源特点是高考分数较低,甚至未参加高考及部分中专技校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公办高校学生“天之骄子”的特点。

  1.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但自信度有所欠缺

  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高考“失败者”。大部分学生在踏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门时,往往有很强的不服气心理。很多人认为,大家一起参加高考,无非在这一次考试中相差一点分数,真正水平相差并不多,因此大有一种在大学里好好比试一番的心劲,对学习抱有一种强烈的积极性,特别渴望成功,渴望与自己昔日的同学一起进步。然而由于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对、惰性大、缺乏恒心等等,再加上办学条件及教育模式不足以应试教育体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同学磨灭了原有的“雄心壮志”。加之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成熟过程中,渴望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重视扩大人际关系的交往,渴望在交往中得到尊重,找到心理安慰和归宿,因此其交往群体越来越趋向于志趣相投、智能互补的非正式群体,如同乡会、网友等。但在这一过程中,会使一部分同学在交往中感觉学校“不够响亮”,与公办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差距会使他们有自卑情绪,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化解和宣泄,长此以往的郁积会导致一种心理失衡,导致他们理想缺乏信念,从而对未来感到迷茫。

  2.职业意识较强,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受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踏进校门时就清楚地认识到就业的机会必须自己创造,因而在就业方面自主意识很强,基本没有人会“躺”在学校要求“包分配”。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他们更能主动地接受社会招聘,进行双向选择,提前进入人才市场,对工作也不太挑剔,不需要一个心理调节过程,其社会化、职业化进度普遍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要快,这一点也已被众多的用人单位所肯定。

  但是,目前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择业范围和使用途径,加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刚刚起步,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也良莠不齐,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他们渴望平等,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但对自身又缺乏足够的信心,这种矛盾与困惑加剧了他们对理想信念的疑虑。

  3.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而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受民办高职院校收费较高原因的院校的影响,而且在学生心目中,民办与公办的性质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传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教育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变换成了消费者与消费提供者的关系,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们普遍认为用自己的钱上学,就必须为自身的发展、为父母的期望而努力学习,以换取自己更好的前途。但也不乏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掏钱上学更多地考虑自己是学校的命脉而肆意妄为。因而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时,更多地强调向社会、学校索取,而较少思考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

  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应在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上下功夫,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激发个人奋斗志向,完善个人综合素质,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①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基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在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引导学生投入生产实践,真正成为懂理论、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把理想信念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活动中渗入理想的内容,体现理想的追求,以生活理想为基础,以远大理想为引导,并积极追求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服务社会。

  ②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受生源特点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普遍较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承担着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任务,需要创新教学思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针对性教学,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化解学生因不能从教师或教学那里得到令自己鼓舞、激动和感兴趣的东西而敷衍应付的抵触情绪,扭转因现实问题缺乏信服的理论分析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尴尬局面,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支持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

  ③尊重学生差异,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因而学生的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也不尽相同,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当今社会不少人对成功及理想信念的片面认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即使是最微小的目标也要鼓励其为之奋斗,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空间。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受办学历史不长等因素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相比于办学历史悠久的公办院校还存在明显不足。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民办高职院校要在发扬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结合专业特点、体现学校教学理念的实践活动为重点,以融思想性、实践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②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也不能落后。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努力拓展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每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自然景观,并赋以特殊的思想内涵,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富有思想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3.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旋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表现自我、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互联网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夹杂着许多消沉、悲观、乃至淫秽、反动的思想,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容易受网络消极思想的影响。近年来网络事件升级为社会事件更为频繁,也暴露出网络信息发布而疏于管理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群体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叛逆意识较强特点的影响,我们不可能限制学生的网上活动。因此,我们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尊重他们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因此,当代民办高职院校的理想信念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平台,推进网络平台建设的健康发展,发动新媒体的力量,抢占制高点和主动权。

  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所以,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抓好每个细节,引导他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民办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孔祥芝.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09(8):116.

  [2]尹田生,吴鸣.关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改进对策与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26.

  [3]李晓蓉.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0(8):141-142.

看过“大学思修道德论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2.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

3.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范文

4.大学生思修道德论文范文

5.大学思修道德论文

288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