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大学有关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3000字

坚烘分享

  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3000字论文篇一:《浅论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摘要: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和谐理念,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中心讲授生态道德知识,以校园为主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体验为重点实施生态实践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

  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

  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

  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

  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44.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9.

  [3]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3-59.

  [4]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8-9.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3000字论文篇二:《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和自由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网络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以及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缺失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很好的工具。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因其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又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等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与不良影响

  网络道德是指以现实道德为基础,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体,其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道德弱化,价值观念模糊

  在互联网中人以电子化的“符号”存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贵贱,是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地方,使得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当今的大学生网民受西文媒介的宣传影响,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哈韩族”、“哈日族”,并固执地认为那才是美丽与时尚的主流,他们还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从而产生民族虚无主义。据调查,上网的大学生中70%以上经常网聊,但上网聊天充满了虚假、欺骗和玩弄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其一,网名呢称低级庸俗,如“寂寞男子”、“想入非非男”、“帅处男想尝试”等等。其二,聊天内容充满低级趣味,“性”问题几乎成了每个聊天室的主要内容,有些语言甚至不堪入目。可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二)人格扭曲,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②孙伟平著.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哲学研究(京),2007(8).]②。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据调查,在大学生中网上冲浪、通宵达旦者为数不少。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乐不思蜀,极大淡漠了和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对于处于自我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游戏在获得极大满足感与优越感后,一旦这种虚幻的自我陶醉与社会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就很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沉迷网络,导致情感冷漠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网络社会里人们不必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所以大学生网民可以给自己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在网络世界进行交际[①逞萍著.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初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①。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没有必要说真话,一旦大学生选择了这一游戏规则,他们就不能够指责对方不讲真话是不道德的。加之完全揭示真相的成本过高,大学生就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他们的交往在虚拟社会中变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在交流过程中也感觉不到对方的表情、反应和与自己相关的利益,这就使大学生们的交往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情淡化、责任淡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们人与人情感的冷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完善技术环境与网络文化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

  面对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道德失衡的严峻形势,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在战略、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借助网络媒体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切实做到“以网治网”。

  1、建好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据调查,各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在投入的力度、快速高效方面参差不齐。要把校园网建成切实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的、深受师生喜爱的现代化工具还要做出不懈努力。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网页内容,设置学生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道德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网的开发建设、更新和维护工作,努力把高校校园网上的德育网站和就业网站建成大学生最为喜爱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开设校园论坛,充分运用校园网络

  网络媒体是一个人际交流的虚拟环境,使教育摆脱了时间、地域、性别、年龄、身份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和教育者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这对于教育者摸清大学生的思想并心贴心地进行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一条捷径。当前,已经被广泛实施的网上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利用BBS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尝试,充分预示,网络已成为崭新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网友关系。这种利用互联网超时空的特点,容易创造平等、信任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

  3、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良信息传播

  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第一是身份认证技术,如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等技术加强对资料访问的控制管理。第二是加密技术,如通过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防止被非法复制和下载。第三是分级管理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来控制访问者的访问或者发表言论,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及时制止网络侵权行为的产生。第四是网络监控技术,随时记录每一个登录者平时使用的记录、行为,以方便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1、加强网络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大学生思想日趋成熟,但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有时显得难以抵抗,特别是网络中的政治诽谤、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对大学生影响极大。网络中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如黄潮泛滥、黑客袭击等,通过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解决,高校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如加强电脑“防火墙”的研制,防止内外黑客的入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抵制信息污染侵袭网上环境等。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要保证网络道德规范的切实执行,必须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高校应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剔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调阅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

  2、加大立法力度,确保有法可依

  网络道德自律中存在着监督的天然缺位,单纯依靠道德自律并不能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只有在以法律为主导的前提下的他律来带动网络道德自律,才能保证网络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自觉的网络道德观。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由此滋生出来的网络失范问题亦需要我们去研究,对于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进而出台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该说是“以法治网”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1、培养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提升其教育能力和“影响力”

  网络媒体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业务,还要求他们能深入了解网络的特性,熟练地使用网络,使网上的学生德育工作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高度重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开拓创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乏网络高手,但有些德育老师的网络知识还有待丰富、网络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因此,当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是加紧学习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网络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及规律,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将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网络便捷的交互能力也会促进学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

  因为网络道德的遵守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信念自律。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面前,能够自觉地加以抵御。网络的个性化、虚拟化更需要大学生洁身自好,更要注意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加强道德自律。大学生要培养网络公德意识,努力做到不看、不听、不传播黄毒信息,不抛信息垃圾,不在网上进行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上网用文明语言,严格遵守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09-01-13)[2009-02-15];

  [2]杨智.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3-15;

  [3]李国明.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调查与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

  [4]姚允杰.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8);

  [5]王新,吴保垒.校园网络行为调查分析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3000字论文篇三:《当前我国高职生道德失范的根源与对策》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高职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高职生道德失范的行为却层出不穷,破坏了高职生的整体形象,将来融入社会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当前我国高职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所谓道德失范,是指“作为存在意义、社会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生道德失范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价值取向功利化,唯利是图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扩展。在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国内、国际各种思潮也不断涌现、碰撞,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高职生很容易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和自我化倾向。当下,高职生奉行功利主义的表现主要有急功近利、投机钻营;忽视同学友谊,破坏同学形象,骗取奖助学金等。甚至有个别高职生出卖肉体换得金钱。这些高职生思想堕落,通过出卖尊严满足自己过上“高贵”生活的目标,却架空了自己的灵魂。此种行为虽然极端,缺乏普遍性,但也是高职生道德沦丧的一个缩影。

  (二)个人主义盛行,知行脱节

  高职生在价值观认识与践行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脱节。当前,我国的高职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95后”,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学情变化。特有的成长环境使得独生子女“95后”高职生群体崇尚自我、崇尚个性,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方式去做事情,不喜欢别人参与,也不喜欢参与别人的事情。事实上,这些“95后”的高职生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大是大非等问题上有正确的立场,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暴露出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严重匮乏。一些高职生囿于为自己的利益忙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付出努力;喜欢个人独自奋斗,不愿融入团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感恩意识;他人有难处,不愿伸手相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突破了日常生活应当的伦理要求。

  二、当前我国高职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剖析

  当前我国高职生社会道德失范主要是由于其约束机制缺位所致。高职生的行为主要受到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公共舆论的约束。学校规章制度是专门针对学生特点而制定的,但是,目前这些能够敦促高职生行为遵守道德规范的约束机制均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学校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是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权威也在于实施。其实,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如此。学校的规章制度虽说并非浩如烟海,但可谓种类繁多,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有序。如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学生考勤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学生考试制度、学生违纪教育处罚制度等等。如果严格执行各项规定,那么高职院校必然呈现出一种平稳发展的态势,学生也必然会从中受益,使自己规范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颁布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长期处于一种有令不行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以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为导向,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且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学制短,而高职生步入社会实习的阶段较长,这样相应地就减少了在校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在校宽容对待,出校监管鞭长莫及的情况。另一方面,师生关系较之以前相对紧张,学生因不满学校处分辱骂、威胁、殴打,甚至杀害教师的现象不断增长,为避免矛盾的产生和激化,管理者对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视而不见或者从轻处理,导致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性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挑战、碰触。

  (二)公共舆论导向有失偏颇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然身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深受社会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不良的社会舆论导致高职生的道德失范行为日趋常态化。一方面,公众对高职生的道德期望值偏低。高职生是大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职业技能学习是其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教育相对匮乏,加之利益诉求和行为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的思想被广泛接受,一些事实上已违背了社会道德的行为不再受到公众的指责和唾弃。这导致高职生实施失范行为而不受社会谴责的心理得到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生的道德失范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共舆论缺少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突出表现在媒体传播方面。很多媒体对娱乐性话题表现出趋之若鹜的姿态,传播的内容不但过于感情化、肤浅化、低俗化,而且由于媒体监督力度的欠缺使一些反面信息得到了传播,特别是通过网络散布的一些色情、诈骗、高薪代考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职生的道德责任感,造成了自由意识的泛滥。

  三、防止高职生道德失范的相关措施

  高职生的素质不但代表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采取相关措施遏制高职生道德失范行为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改变育人模式

  “教育不应当培养无才无德的人,也不应该培养有才无德的人,而应该培养适应知识社会需要的,才识、人品兼备的人才。” 所以,高职院校应当从严要求学生,并严格把关输出环节。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只规定学生成绩合格即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并不考察高职生的道德素养,甚至急于学生走出校园实现就业,只要学生有所谓的就业实习机会就予以同意,这就可能导致一部分道德残缺的高职生流入社会。所以,改革职高生教育体制,严把职高生输出环节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利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施以压力和约束的同时,还应当改变育人模式,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当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就业实习时,辅导员或班主任要注意跟进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学生内在品德的修养。

  (二)加强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促进高职生的精神成长

  公共舆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当公共的舆论缺乏公正性或影响乏力时,就需要国家、社会团体等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控制,以使人们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首先,公共舆论要对高职生的道德舆论设置合理的期望值。高职生也是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道德水准应当高于普通大众。其次,公共舆论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共舆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种大众传媒应当多发表积极健康的言论,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使高职生耳濡目染,提高自己的道德要求,成为?圆偶姹傅娜瞬拧?

  (三)高职生应培养自己的道德良知,加强道德实践

  提高道德素养,是高职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人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星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公共舆论这些外在力量可以使高职生因心生畏惧而行为“规矩”,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道德失范行为。只有当道德法则真正内化为高职生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时,才能使其自主自觉地远离道德失范行为。“良知(良心)是唯一的道德强制手段。良知一旦形成,就对人具有深度心理学意义上的强控制和硬约束,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另外,“习惯是万物的主宰。习惯的力量支持着社会秩序的运行,也支持着人们日常的品行。因而它们所具有的优势,甚至远甚于法律”。道德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性行为,如果高职生加强道德实践,从日常小事做起,将社会道德要求躬亲践履,日久天长就会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有德行的人。

  四、结束语

  高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当前高职生道德失范的现象频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高职院校管理力度、育人模式方面的不足,也存在不良的公共舆论导致高职生价值观发生偏移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切实落实规章制度,从严治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引导高职生自觉加强道德实践、提高修养,逐步使高职生的道德水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1.大一道德论文2000字

2.关于道德的议论文

3.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4.大学思修道德论文3000字范文

5.大学生与道德论文3000字

6.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215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