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家文分享

  钢铁企业具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及生产过程连续的特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篇一

  中小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浅谈

  摘要:为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控制和处置事故,工业企业都应该建立完备可行的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该文针对中小钢铁企业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谈相关探讨。

  关键词:钢铁企业 安全生产 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6-02

  钢铁企业具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及生产过程连续的特点,主要生产设各有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炼焦焦炉、轧钢生产线、大型锅炉、大型起重机械、大型车辆等生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各工序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生产过程中主要事故类型有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高温液体喷溅、溢出和泄露、机械伤害、电缆隧道桥架火灾、煤粉爆炸、职业病危害等。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安全管理的难道大,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机械伤害、职业病等重大安全生产危险因素。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对特定的生产场所及贮存场所确定为企业危险目标。根据危险性的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A级危险源、B级危险源、C级危险源三个等级。A级危险源即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工艺条件特殊,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严重人员伤亡的场所和设施(如油库、火药库、高压锅炉、加热炉、烧结点火器、喷煤系统及煤气贮柜等),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B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险性较大,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大,但未超过临界量,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场所和设施(如煤气水封、防爆板、煤气阀门、放散阀等)。C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险性较小,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场所和设施(如机械传动部位等)。

  其次,要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最好以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担任组长,成员由安全、环保、生产、安保、能源、运输部门和危险源较集中的成员单位领导者组成。要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分别负责指挥调度、监测监护、疏散人员、组织抢险救援、生产恢复和善后及评估等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要分工清晰、责权明确,务求高效。

  第三,要完备报警装置,制定切实可行、简捷高效的应急措施。

  采用可靠的仪器、仪表等技术监控措施对公司内部危险源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特点、事故情况和企业对事故的控制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可制定三级应急响应预案:

  (1)Ⅰ级响应。这个级别包括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及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类别的事故。包括极小范围的危险物资泄露,可能发生小型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分厂及作业区的应急能力也可以处置。

  (2)Ⅱ级响应(现场应急)。公司的应急能力可以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基本处于厂内),主要部位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进一步扩散。现场人员应履行他们的职责,公司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3)Ⅲ级响应(全体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已超出企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向周边扩散(影响范围超出厂界),事故可能影响周边企业或公众。公司生产区需全部关闭,需采取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请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响应程序可参照下图所示制定。

  1、初期响应

  紧急情况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有关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等。

  应急行动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1)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将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保持与救援队伍联系,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排出增援队伍。

  (2)危险区的划定和隔离:

  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

  (3)事故现场检测与评估:

  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

  (4)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监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配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5)危险区域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

  1)在组织和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

  2)组织员工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3)员工要互救互助进行撤离。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进入扩大应急响应。

  2、扩大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门及外援机构请求援助。

  (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险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抢险人员撤离的优先顺序是周围群众与员工――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

  (3)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人员安全疏散。

  3)现场交通管制。

  4)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对伤员按轻、中、重简易分类,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在急救顺序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

  2)注意保护伤员眼睛。

  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

  4)合理调用救护车辆。

  5)合理选送医院。

  3、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救援结束程序:

  (1)如属于本公司自救,当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控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影响减少到最小,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正常或受控状态。事故现场已经恢复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如需政府启动应急,则由公司安环部组织配合环保局,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某某范围区域进行某某浓度监测。当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的某浓度在正常标准范围时,由总指挥长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安监局等),并宣布事故危险全面解除。

  4、后期处置

  后期处置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评审,总结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订应急预案,进入新的应急准备阶段。

  5、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现场保护工作由公司安保部门警员负责进行。

  (1)事故发生后,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安保中心对警戒区各入口实行警戒封锁,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2)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发生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3)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由公司安环部负责统一安排进行,公司应急抢救救援小分队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负责对事故现场环境卫生安全监测。

  6、事故调查处理

  应按照规定来调查和分析事故。

  7、恢复生产

  能源装备部门对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和厂房通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修复。在确认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制定生产恢复计划和方案,尽快恢复生产。

  8、善后处理

  应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测试,对伤员提供充分的医疗救助,按企业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

  另外,还要做好对应急处理部门及人员的应急培训及演练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兴凯.安全生产危机预警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

  [2]粟继祖.煤矿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256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