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

斯娃分享

  如今,人们对小学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一: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运用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尊重学生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追求。指导学生写作,注意作文题目的选择,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书写真正的自己;写作讲评,对学生的真挚的情感及真实的体验一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奖。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赏识教育;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策略

  1搭建平台,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儿童的自信心影响着现在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缺少自信心的人,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束缚着自己的行为,制约着自己束的思维,导致学习有始无终。小学阶段恰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最佳时期,一定善于把握这一教育的契机,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1.1课堂入手,营造被赏识的环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生活的主要场所,从课堂入手,营造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学生在受到赏识,树立起自信心。讲述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说的结结巴巴,教师也要给予肯定的赞扬,帮助学生自信心。讲述《小珊迪》后,学生自己谈的感受,假设是慈善机构人员,怎样讲述小珊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世人知道,感怀小珊迪身世,给与关心与援助。小学生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虽然不能说的一步到位,但是他们理解了课文,有感情的进行叙述,多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说的有理有据的,一一给予肯定和点评。识字教学,让学生当“小老师”,由他们领读,为同学改正错别字等,这些做法都为学生创设了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全方位地受到赏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信心。

  1.2课外作业着手,享受成功的滋味: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与适当的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品尝成功的快乐,后进生尤为重要。一次学生作业抽查时,教师意外发现一学生作业非常工整,书写极为认真,和这位学生以前的相比,进步大极了,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失时机表扬她,把他的作业展示在给全班学生。此之后,这位学生每一科的每次作业都是非常认真、工整的完成,让老师耳目一新,让同学刮目相看,大竖拇指。在被赏识中学生找回了自信,找到了闪光点,品尝了成功的滋味。

  2优化课堂教学,大胆探索与创新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语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有利的环境,践行新课标精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和讨论式互相结合,在赏识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激励学生求异思维,拓展丰富想象空间,探索中有所创新。

  2.1让学生在赏识中完善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引导为主,让学生探索,在赏识中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讲述《奇怪的大石头》时,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块大石头,书写课题,鼓励质疑发问,有个学生问:“石头有到底有多大?多大?”另一学生问:“‘石头奇怪在哪里呢?”还有的问:“如此大的石头是哪里来的?”教师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都动脑了,提出了这些让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下面,谁能在阅读课文中,自己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情绪高涨,积极性极高,纷纷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教师略加引导,学生们的脑子里拼发出无穷无尽的观点,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让学生在赏识中升华自己: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限于沉闷的、死板的阅读与解解答后问题,必须抛弃这一旧框框,在沉闷中寻找乐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考问题,找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发展求异思维。讲述《蜜蜂》一课,让学生感悟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课文结束之前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是什么?除了这种试验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呢?讲述《听听,秋的声音》,除了课文中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学生脱口而出什么“动物声音”、“花儿的声音”、“云朵的声音”、“小草的声音”等。教师肯定了他们的创新,因势利导,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因此,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在乐趣中思考,在赏识中思考,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素质。

  3赏识学习方式与劳动成果,体验成功

  3.1赏识学生互动探究方式,体会成就感: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让学生探索,合作交流互动,在赏识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述《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课件演示一只迷茫的波斯猫,让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阅读体会,质疑提问。有个学生问:“波斯猫怎么那么迷茫呢?”另一位学生问:“什么原因让它这样呢?”还有的问:“波斯猫的生活很好啊,怎么能不快乐呢?”教师进行表扬:“很好!同学们动脑筋,提出了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自读课文,找出相应的答案,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生们受到表扬,兴致勃勃,开始合作自主学习。体验了学习语文时的成功与喜悦。

  3.2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就感:成功能增加满足的感觉,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注意挖掘学生作业的优点,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被赏识的滋味,促进学生的学习。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寻找合适资料,共同讨论、研究,小组交流,最后展示,写下自己的体会。将学生的合作成果贴于学习园地,受到表扬的为自己出了一份力而感到骄傲。

  参考文献

  [1]谢梦雪.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申寅子.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王春艳.小学语文课堂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摘要:语文信息的积累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写和背诵。学生在积累信息的同时,已经过理解、感悟、鉴别和内化。新信息更适合于学生自我的思想表达,更适合于创新意识的萌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养培养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于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有没有获取信息的意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一、从课堂获取和积累信息

  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又一方式。对于教材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在经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运用各种声音、图象资料变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学生便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同时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把语文学习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积累信息的意识。记好课堂笔记。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特点就在于,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涉及的内容广泛。仅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总是难以应付这纷杂的信息。所以应当鼓励学生记课堂笔记。笔记中可以记录与该节课学习相关的所有内容,包括各学科知识或漫画之类的东西。笔记的格式不必统一,那是学生记录、积累信息的符号,学生个人能看得懂就行,如同记者采写过程中的记录符号。课堂上某种原因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笔记中一目了然。

  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信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不断地涌现,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他可以用或长或短的时间去阅读,可以或深或浅地去思考,可以或多或少地去积累。越是宽松的环境,越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当然,教师对学生适合读哪些书,怎样进行阅读,如何在文海中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还是有必要加以指导的。根据需要查找资料。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需的是哪一方面的信息,从哪种资料中可以找得到,该信息对其当前的需求有何意义。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在报纸上、杂志上或者到图书馆、到网络去查阅等,从而降低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浏览、默读、跳读,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制作资料卡等,都是读书的好习惯。小学生的年龄小,其阅读活动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点拨。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就是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三、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生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取语文信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适时地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演讲会、课本剧、小征文、小辩论;消灭不规范字、城市用水调查、城市大规划等,都能有效地、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为了使自己的成绩超越大伙儿,就会不遗余力地去查阅资料,走访专家或者反复地斟酌。只要是学生主动、乐于进行的活动,他们的印象就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人的说教。利用现代媒体和参观游览活动来积累信息,似乎比语文活动的效果更好些。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VCD、互联网等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自由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是比要受到种种纪律约束的学校活动更有表现和选择的空间吗?美丽的自然环境还能把搜集信息、陶冶情操、保护环境等功能集于一身,这或许是新课标把它们也列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所在吧!

  四、信息的处理和利用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信息获取和积累,而且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学习的责任,对信息进行整理、交流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

  (一)信息的整理和加工

  整理的关键是分类。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搜集、积累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如:把语文知识按优美词句、作家作品、生活常识等进行归类,把文字资料按自然、科学,人物、环境、记事等归类。把记忆中的音像资料进行文件夹式的整理等。信息的整理不能靠一时半会的工夫,教师应当把它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去,经常地指导、帮助,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整理。写读书笔记是进行信息加工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这里包括写读后感、观后感、游记等。学生可以把阅读或各种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并加人个人的感情、观点,对原信息采取批判性的吸收,使其更具个性。

  (二)信息的交流和利用

  1.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随着学生信息占有量的增加,必然会对所占有的信息进行一些思考,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进行研究,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比如学习方法的研究、专题调查报告的设计等。

  2.利用信息资料,进行创造性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信息的积累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写和背诵。学生在积累信息的同时,已经过理解、感悟、鉴别和内化。新信息更适合于学生自我的思想表达,更适合于创新意识的萌发。因此信息量的增大,非但没有增加其课业负担,反而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增加了获取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总之,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与影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对策研究魏钰菲杭州师范大学2015-04-01

  2、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胡丽芳河北师范大学2012-12-05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2.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论文

3.关于小学语文论文

4.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5.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论文

    128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