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社会文化>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若木分享

【内容提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剖析了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摘 要 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英文摘要】 This paper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to integrate graduates employmen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nd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和谐社会/就业形势/政策建议
graduates employment/harmonious society/employment situation/strategies and proposals

【正 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会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理论探索过程。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大学生就业纳入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将大学生就业纳入社会和谐发展范畴,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产物。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一个自身和谐发展的人体,即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同时,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是个体的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供给之间的供需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因此,从本质上讲,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大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与充分就业是完全一致的,大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1.大学生就业是以社会需求与导向的系统工程,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将之纳入大学生就业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并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框架、有效的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唱响了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确立了大学生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思路。这就充分肯定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对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肯定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2.大学生就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工程,其最终输出的产品——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去学习、去实践,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有助于教育事业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武之地的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又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就业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工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生就业工作非常依赖于校园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又会极大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校园文化概念本身来看,它属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因此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且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性,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通力协作的综合工程,其本身的协调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富有生面和活力的状态中,会互相包容、协调动作、良性转化。大学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无一不是构成社会的要素,大学生就业工作要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离不开学校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离不开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而且,也只有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协调好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使毕业生顺利、充分的就业,宝贵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的进步和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及就业难的成因剖析

(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严峻
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中,青年占了七成,青年已成为我国失业人群的主体。面对我国青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青年劳动力;二是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以跨越式步伐,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时代。这无论从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看,还是从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方面看,都是一项战略性和历史性的成就。因为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更是促进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珍贵的人力资源。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高校毕业生的大幅度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比2001年的117.85万净增27.26万,增幅为 23%;2003年毕业生人数212.24万,比2002年增加67.13万,增幅达46%。2004年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加 67.76万,增幅为32%。调查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逾380万,再加上历年来未就业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 400万。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吃紧,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学生都感到就业市场形势的严峻。大学生普遍感到找工作难,找理想的工作更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高校扩招与就业岗位的矛盾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更明确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实现腾飞的钥匙。人们争先恐后地利用各种途径“充电”,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于是,出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强烈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顺应了社会发展,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发展的沉重人口负担,使之逐步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有利于我国实现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目标。
2.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那些不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必然很难马上对口找到工作,同时对那些已经获得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讲,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要求,还必然被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这两种情况被称为“非自愿失业”,再从大学毕业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也会放弃马上就业而选择“自愿失业”。还有,社会时行经济结构调整,而大学毕业生就学于3年或4年前,所学专业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又必然产生“摩擦失业”。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销对路,人才市场是检验的标准。但是,由于高校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时社会上所需要的专业,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仍然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这就形成了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滞后性”的矛盾。近几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需要大量的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专门人才,许多高校瞄准这一市场,纷纷进行专业改造、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家一哄而上,又导致了这类专业人才的供过于求。

3.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矛盾影响 我们正处在一个发生深刻变革和巨大变化的时代,这一时代形成了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判断,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虽然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方式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但是,有不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认为就业是一辈子的大事,一次就业会给自己定下终身,希望自己的就业能一步到位。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还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脑子里的“计划”影子还较深刻,总惦记着去所谓正规部门工作,他们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方式是极不相称的,容易导致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4.大学生自身素质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影响 现在,企业对所招聘的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更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不仅具有科学精神,还应具有良好的修养;不仅具有研究能力,还应具有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自身的这些素质与社会所期望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期望学生成为一名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通才”,而大学生却只是知识较为单一的“专才”。社会的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5.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的矛盾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也由过去的政府“ 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计划模式向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模式转变。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地域、学校歧视依然存在。所有这些现象与现行的市场就业方式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

1.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过激行为 大学生大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头脑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中有5%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他们急需“心理救助 ”。当大学文凭和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期望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作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
2.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 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 89.8%。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使子女失学。
3.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 在“供不应求”的职场杠杆作用下,为了尽早找到好的工作,一些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极易使用非正常的方法,如跑关系、找熟人,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去做一些讨好招聘者等人的不良行为。同时,由于政策性、制度性的限制安排,如职场的“经验准入”等,人为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门槛,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隔离”和社会不公,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理念和氛围,进一步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被剥夺感,引发反社会的心理与行为。

    四、大学生就业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1.大学生就业的和谐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落实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是许多地方和高校存在着政策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情况,因此教育部将2005年定位为政策落实年,足以反映出政策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同样,高等院校也应将就业工作列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工作中,把就业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建立起联动机制。只有认真地研究大学生就业内涵和规律,探索其特色,求创新、求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和谐发展。
2.大学生就业的和谐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周济部长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大渠道在基层。这就需要学校要利用各种资金和办法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地方志愿者服务项目;要加大力度,建设大学生就业基地,开拓就业市场,要将就业基地的建设和学生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结合起来,要尽可能的挖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校友和毕业生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3.大学生就业和谐发展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的择业观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同学的择业标准、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化,他们重地位、重名誉、轻事业、轻奉献,不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不愿去艰苦行业工作,不愿到基层或乡镇企业工作。有些同学不考虑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择业时,先选地点,再选单位,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把薪水放在第一位考虑。由于这些同学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用人单位对这些同学择业观的看法,从而导致了不少同学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因此,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促使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理想。要让当代大学生明白,祖国的需要和民族振兴的责任仍然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职业选择的第一主题。当今我国并不富裕,国家的综合国力还不强,地域间、行业间的发展不够平衡,边远、落后地区艰苦行业急需人才去建设。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勇于到这些地区、行业去发展,去搏击人生。因此,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利于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
4.大学生就业和谐发展需要完善教育体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特色人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传统教育体制的封闭性、保守性等急待转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包括广大教职工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在境内、外开展合法而有序的竞争。通过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教育产业意识和优质教育的意识,调整办学思路,一方面帮助学生取得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既广且新的知识储备,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时,应更多地关注经济转型和企业转型中所需的人才,更多地关注“新经济、新企业”,具有超前意识和战略发展眼光。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及其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特色人才,从而把不同的毕业生经过筛选输送到不同等级的工作岗位上去,增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5.大学生就业和谐发展需要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就业离不开良好的就业指导。纵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我们就业指导没有及时跟上有很大关系。就业指导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让学生熟悉就业的程序与途径,做好心理准备,大胆步入市场,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达到就业成功的目的。为此,高校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转变观念,尽快完成职能的转换。学校已从原来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进行就业分配,转向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因此,高校应及时转变观念,加强服务功能,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校三方满意。(2)设立以服务为宗旨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尽快建立一个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可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服务的机构,配备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3)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如印发就业指导材料、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等。另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机会。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体系和理念,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协调好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也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走越宽广。

    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