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论文发表范文
音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够在不同的国界,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中存在。而且,凡属人类,都能听懂它、接受它、喜欢它。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类论文发表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类论文发表范文篇1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流行音乐[1]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音乐类型,因其形态丰富、风格多样而迅速被西方人们所喜爱。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欧美文化的影响,我国流行音乐创作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不乏“口水歌”的出现。所以我国流行音乐必须开始本土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借鉴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让我国的流行音乐更加具有审美性。在这种结合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也看到了未来流行音乐发展的新方向。
一、民族音乐作品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我国民族音乐的珍贵之处不仅是韵律上的优美,还有精神的传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民族音乐依然屹立不倒,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抛弃,还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显得更加璀璨耀眼。而我国流行音乐要想具有一定的特色,融入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将二者相结合,做到“推陈出新”,一定会给观众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这其中,首先就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改编和结合。比如,宋祖英的《浏阳河》就被曾格格和冯晓泉改变为《小河淌水》;对传统民族曲目的“老歌新唱”,比如韩红老师的《北京的金山上》等;运用流行的现代化唱法,更多的融入Hip-Hop、Rap、Blues、Jazz以及R&B[2],在这基础上传唱民族元素的代表性歌手有:周杰伦、许嵩等,许嵩[3]的《清明雨上》《庐州月》《半城烟沙》都充满着深厚的民族元素,听起来娓娓动听、洋洋盈耳。
二、民族乐器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我国对于乐器的创造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后经殷商的进一步创造而得到发展,和这些各具特色的乐器一起流传下来的便是不同的演奏形式。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不应该一味的只去追求西方的音乐,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在民族乐器的使用上。在我国,极具特色的乐器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有埙、磐、古筝、琵琶、二胡、古筝等,这些乐器表现力各不相同,极具特色。
所以,对于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乐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这将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民族乐器中所表达的独特性,会让歌曲整体变的个性十足。比如王勇在进行《往生》的创作时就加入了古筝、柳琴等民族乐器,而后成为了我国摇滚乐的代表之作;花儿乐队在《化蝶飞》这首歌曲的创作之中,就是利用我国著名的民族器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来完成的;还有吴克?t的《将军令》,歌曲的取材就是来源于戏曲《将军令》中,在原戏曲中对于大小锣和钹的使用都给予保留,这样将二者相结合古今韵味皆在,也能够更加被观众所接受甚至喜爱。
三、戏曲艺术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戏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一大类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融入一些戏曲的元素也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反应。
比如说著名的作曲家姚明[4],他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他来说京韵大鼓信手拈来,所以你在听《前门情思大碗茶》和《故乡是北京》时,就可以听出那充满京味儿的曲调;刘欢的《情怨》、王力宏的著名歌曲《花田错》,还有赵传的《粉墨登场》就是摇滚乐和京剧的有机结合;再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新贵妃醉酒》,副歌就是京剧的旋律再结合李玉刚的花旦扮相,古色古香立刻尽显。因此,戏曲艺术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是灵感的资源库,利用合适,就可以让歌曲的风格特点得到很好的强化。
唱腔也是戏曲中一个丰富的系统,现在的流行音乐也有很多在借鉴这种唱腔,比如朱德荣在《梦北京》中,就有一段京剧唱段,利用京剧来表达“梦北京”这个主题十分的巧妙。还有《反过来走走》,在这首孙燕姿的歌曲中,开场就使用了京剧唱腔,瞬间让人耳目一新,之后的演唱加说唱更让人觉得歌曲充满了戏剧化。
四、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文创作中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文化一直都是将文字作为发展的载体,我国从古至今的全部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文字来见证的,这是我国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态度。音乐作品是否能成称得上优秀,文本内容也是评鉴的重要部分。所以,在现代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中,不仅是音律的融入更是,民族性特征的融合,让听众能在音乐中找到一些民族归属感。可是这说起来异常简单,要做也是相当不好拿捏尺寸的,如果融合的文本过于普通,反而不会受到听众的喜爱,相反可能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因此,流行音乐创作人在进行两者结合的创作中要注意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在文本的选择上一定要具有特色且典型性强。
比如张也老师在创作《枉凝眉》[5]时,就是将元曲和我国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相融合;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运用比较好的歌手就是JAY了。他的《菊花台》,《红尘客栈》都是将歌曲最大限度的古典化,最后形成他自己的一种独特的中国风,并深受青年们的喜爱;歌后王菲《水调歌头》也是由苏轼的同名的词句所改编的。
五、未来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融合发展
(一)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依存发展。在我国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与周杰伦的“英伦组合”就将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首次碰撞。在相关的调查中,此节目成为了当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会是一个双赢结果。传统民族音乐需要发展,现代流行音乐需要创新。两种音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不仅能让我国的流行音乐逐步迈入世界级别,还能保证我国传统民主音乐也能长久的发展和继承下去。
(二)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在未来的商业性。所谓的流行就是大众,这种音乐不受地域和题材的限制。而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在特定的场合转换心情。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为流行音乐带来了无限的商业性。就比如近几年异常火爆凤凰传奇,这个组合非常受欢迎。其中最著名的就属《最炫民族风》了,这首歌的风靡程度较高,更成为了广场舞大妈的:“心头爱”,不仅如此,就连国外也会将这首歌曲当成健美操训练的背景音乐。下载量和播放量的数据更是惊人。这异常火爆的光环背后和民族音乐的融入是分不开的,将其融入到流行音乐中,确实把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空间扩大了。这也需要音乐创作人在进行歌曲的创作时,也注意自身历史知识的累计。相信不久的未来,我国流行音乐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元素可以很好地在流行乐上得到多种多样的发挥,完全可以把民族音乐中的优美旋律与民族文化运用在流行音乐中。但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尺度,不能为了用而用。不能随意扭曲或者修改民族音乐中的精髓,在不同音乐风格上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就不只是在形式上的模仿。让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恰当的发挥作用,我国的流行音乐才能够更加具有民族性、特殊性以及审美性。
音乐类论文发表范文篇2
浅谈音乐听知觉的认知性
音乐家们创作音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运用的最基本的创作原料,始终脱离不了能够形成各种旋律、和声和节奏的所有乐音。在乐音多样化的组合中,无论是合乎理性的呈现,还是背离原理、反自然的表达,都是可以单纯直观地被听觉所感受,无需一些所谓的逻辑概念作为其审核的标准。音乐听知觉是在一般感知觉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美感观念将它赋予韵律化。通常可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感叹等的音调;不同的音高之间的特殊关系;不同的长短时值之间存在的一定比例;相同音色不同类别的分组,等等。
一、音乐听知觉的具象性
音乐中每一瞬间所散发出的音响,包括了大量的可“读”信息。有如:1、音色层次的划分;2、旋律主干音与装饰音的区别;3、在休止符中感受到逻辑重音的存在;4、旋律中动机、乐节、乐句和乐段的分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作品中和声和织体的安排;6、作品的配器;等等。音乐家还会把日常生活的音响,通过艺术感知觉的技巧转变为音乐音响,同时还会借以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这些所有的声音信息与旋律感知觉、节奏感知觉、调式感知觉、和声感知觉紧密相连,并且共同构筑了音乐听知觉的能力。
各种音乐材料以其丰富且极具可塑性的魅力浸透于音乐家的创造力之中,它们易于接受音乐家的任何思想,通过音乐家极具幻想力的自由创造活动而产生。我们在乐谱上会看见一些由乐音构成的各式曲线(旋律线条)相互呼应,相互追逐。这些线条可以从微小的转折上升到紧张的高度,然后突然下降,随后伸展开来,再次回缩收起……这些平静与紧张状态之间的巧妙交替令观者不断地为之惊讶,而当其中一个个音符化为音响的瞬间,不同音响间时而和谐与对抗、时而追逐与遇合、时而飞跃与消逝,为人们的听觉世界展现出了一个变化无穷的美妙世界。
所有音乐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彼此间的亲和力都基于一些隐性潜在地法则,它们不仅无形地主宰着节奏、旋律及和声,同时也无形地要求着人类的音乐必须遵循它们,一切违反这些法则的结合都显得有违真理。
二、音乐听知觉中的深层思维性
思维是人脑对于物质存在的反映状态,它以人们所知觉认识到的自然物质为依据,建立起要反映的思想内容。人的知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记录的、反射的、反应的机体,是一个有感觉、有思维、有行动的机体。在人类的音乐听知觉能力中,敏感地感应音乐音响所传达的信息是极为重要的。含有音乐符号的音响只要一进入人类的听觉器官,便会立刻被音乐听知觉过滤处理所接受到的音响信息,由主管这一功能的大脑皮层, 根据储有过去欣赏音乐的积累, 对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重组。这种敏锐的音乐直觉能力, 常人多以“音乐感觉”予以概括,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局限的。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种音乐直觉能力则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觉能力,即对个别音响的辨识能力和对音乐音响的组织、感受能力由表层解构到深层结构的全面解读(辨听音高、音色与协和感,对音乐形式与结构感的感知,由和声听觉、节奏感、旋律听觉一系列的知觉综合建构的音响基本秩序)。
赋有严密、条理、高组织的思维创造力,是音乐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活跃分子。无限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在把感官印象加以艺术的塑性的同时,不断地展现着蕴藏其中深刻的情感活动和思想内涵。音乐家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音乐思维和造型活动无形地被建筑于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和社会运动的规律基础之上,这些规律是他们早已谙熟并始终为之服务的。音乐家们永远是以有组织、有造型的思维进行创作,他们不断梳理、结合、平衡、发展、创造着各种音乐要素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运用创作思维提炼并制约着人类强烈情感的宣泄。
在音乐中,那些完全没有加以制约的,粗糙且没有通过思维支配的情感,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它跟人类的参与的所有活动,跟同时代的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的发展,跟作曲家者自身的阅历、学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本体中所蕴藏着的思想造型,是通过人的意志和思维进入行动组织,并逐渐把它塑造为一个有计划建立起来的艺术秩序。音乐的创作不是简单地重现已有的内容和模式,在音乐家高度的艺术造型思维过程中,他们以无穷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基础,不断创造诞生出新的构思和内容。
三、音乐听知觉的情感维度
音乐的语言,无法单纯的靠“说”就来表达情感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加深刻,比文字更加动人。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情感活动形式,音乐能使听者的心灵得到提升,给人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共鸣。作曲家常常借助旋律、节奏、音色等诸多音乐要素予以传递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容,这些情感承载着种种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到:“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真实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传递需要善于运用听觉的思辨性,这种能力是要建立在大量聆听的基础之上,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逐渐地体会音乐作品中每一处的细腻变化。音乐听知觉是人们对音乐美的一种真实感受和体验,它在展示听者审美能力的方法和形式上具有极其独特的魅力,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唤起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
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有着不同程度的情感表现方式,极具个性。个性也可称为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受到的文化环境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习惯,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派别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要素间完全不同的安排,其间蕴含的音乐“美”和它所要传递表达的情感信息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在音乐作品中,音乐家把他所感受到的社会生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向人们展现出来,人们通过音乐听知觉会由此得到启发从而去很好的面对和实现。当人们从一首乐曲中体会到一种欢乐的美感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欢乐情绪,把从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体验融合起来。
聆听音乐所引起的种种强烈情感不是与生活无关的,而是和人的其他生活领域的强烈情感一致的,这可能是人在一般生活中所感受的情感反响。审美主体通过倾听音乐音响接受音乐作品从而进入审美的过程,调动起音乐经 验和生活经历,充分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体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