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财务管理>财务基本理论>

有关电大财务论文

斯娃分享

  近年来,企业的国际化、联盟化,竞争与合作的趋势仍在继续。这一国际化的趋势要求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而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管理和公司治理问题,以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电大财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电大财务论文范文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对比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论视角,将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风险类型、风险特征与风险动因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搭建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综合控制框架,树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丰富企业全面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系统论;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而我国双重转轨的大环境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市场,企业难以获得经营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导致其经营决策和结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不确定性所滋生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层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我国企业涉税案例逐渐增加,加上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也对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迫切需求,将其纳入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往往将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单独分析,未考虑两者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不利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综合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主观经营决策所导致的财务成果与财务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企业税务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应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往往更多地关注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对财务活动所导致的税务风险的关注,须知这两种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联动性。通过比较分析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企业树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对风险协同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的比较研究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正确认识风险收益平衡规律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风险收益原则,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面临高风险。激进的财务结构在为股东提供谋取更高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使股东承担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高风险。无论是经营失败,还是财务结构不合理,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税法规定更具刚性和强制性,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并不能在获取相同利益的同时完全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只能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二)有利于管理者树立更加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体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风险特征与动因,促进企业完善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根据风险动因分析的结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企业风险分析、评价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经营活动风险。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脱离对经营决策风险的分析,会导致企业偏向于选择高风险项目,而放弃最适合企业现状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风险收益理论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决策必须围绕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来开展。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风险,也是管理层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点就是资金运行的风险。按照资金在企业运行的状态,可以将企业资金活动分为筹集资金、投入资金、消耗资金、回收资金和分配资金五个方面,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则主要为资金的筹集风险(资金的筹集)和投资风险(资金的投入、消耗、回收与分配)。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及资金结构期限等等。按照资金来源,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权益融资)和借入资金(债务融资),所引起的风险可分为债务融资风险和股权融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不合理会影响资金结构、资金成本与公司投资项目不匹配,进而影响资金偿还和投资收益率的实现。这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决策的失误等。财务风险是经营活动的结果,而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受到内部经营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决策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这体现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仅针对某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达不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的,这要求管理层从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出发,一方面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其风险动因,另一方面要对企业风险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以点带面,协调统一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根据企业税务工作流程,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分为程序风险、申报风险及其他税务风险三大类。税务程序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未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缴纳企业应当承担的税务成本,存在漏缴、少缴行为,或者因税务工作质量较差导致企业多缴税款。纳税申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没有遵照我国税收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主要包括:少申报纳税风险、多申报纳税风险及未及时纳税所导致的风险。其他风险指除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外出现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往往与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相关联。作为盈利主体,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税务成本的最小化。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滋生了管理层偷税漏税的动机,从而产生企业税务风险,这说明税务风险具有必然性。这一点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具有相似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存在较大差别,税务风险是基于税法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层偷税漏税动机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而财务风险由外部环境和经营决策两者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比较

  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同属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这两种风险。同时,两种风险都属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所产生的,符合收益风险均衡的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较低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采取更稳健的财务政策,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纳税活动中,导致企业取得更少的收益。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均客观存在,但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则更具主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运营引发的资金运动风险,其客观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竞争程度和竞争对手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者并不能考虑所有的风险,即使考虑了所有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全部的风险,这导致企业必然要面临部分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风险动因是指引发风险的根本因素。根据要素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动因分为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是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还是稳步发展或停滞收缩状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渠道,社会经济的好坏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从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部动因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决策失误、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都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本动因是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

  (二)企业税务风险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来源与纳税环节、申报环节与筹划环节,受外部税务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宏观纳税环境是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前提。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纳税程序和纳税依据,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决定了企业应当缴纳税负的多少。一方面,外部税务环境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对企业纳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越好,其规避税务风险的动机越强,对税务风险的容忍性越小。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时,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更有风险的税务筹划,甚至偷税漏税。此外,与财务会计准则相比,税法更具刚性和强制性,其与企业财务准则的差异越小,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就会越小。与财务风险类似,企业税务风险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纳税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人员素质因素以及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企业经营活动和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风险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因素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税务活动。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往往采取更严格的征税手段,加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内在动因方面,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财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风险意识等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财税人员是企业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直接操作者,通过提高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法律法规意识,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还受到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影响,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企业经营活动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尽可能规避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但是由于两者风险特征不同,在风险动因与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风险业务活动不同。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运行风险,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与资金分配等环节,而税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纳税程序、纳税申报及税务筹划等环节。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未严格履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使企业丧失了原本可享受的税收收益,并可能因未严格遵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而面临税收处罚。税务风险是企业违反税法规定的风险,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风险,两者的性质存在较大不同。

  五、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综合防控制度设计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识别能力

  基于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企业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前确认风险因素,才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两种。其中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定量分析法则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解读,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数据支撑。对于报表分析,不仅要做静态的数字分析,还需要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通过各种指标来观察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搭建有效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对企业可能要面临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与报警,为企业防控风险提供时间。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能力。为了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风险预警机构,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企业风险预警组织应由熟悉企业内部流程与实际业务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组成。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监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提前评估和处理风险。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坚持重要性原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来,提前做好控制措施。

  (三)提高企业风险协同防范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部分。在对风险进行协同防范之前,首先要对风险动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这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分析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风险点,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税务活动往往受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企业税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税务活动往往只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时,应当考虑相关措施对税务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税务筹划涉税风险的可控性。

  (四)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层遵照股东意愿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资源分配利用合理,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一方面要有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对项目进行定量决策,不可随意定性判断。再次,在决策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资产状况合理配置投资资源,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同时要匹配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最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机构、人员职责、风险管理程序等内容的规定,使企业通过制度来控制风险。

  (五)完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往往更加关注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对税务风险的重视。企业首先应当提高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如果管理层不对税务风险予以关注,那么就失去了控制税务风险的基础。提高管理层对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是企业完善税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基础。其次,应当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仔细梳理,分析税务风险动因,明确企业税务风险,评估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提高企业办税人员的能力,强化其在税务问题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以控制企业操作层面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何庆光:$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经济与社会发展

  [3]孟祥霞:$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财会研究

  [4]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与管理

  [5]陈仲秋:$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统计与决策

  有关电大财务论文范文二:施工企业财务预算全面管理思考

  摘要:对财务预算全面管理是施工企业强化资金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施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在分析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财务预算全面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预算;全面管理

  一、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财务预算管理是以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对企业预算年度内各类经济资源进行预计、测算、控制和监督的一项管理。然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务预算管理尚未得到全面的实施,在诸多环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财务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施工企业针对财务预算管理需要,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而只将财务部门作为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主要部门,而没有调动起其他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明确各部门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财务部门只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而不重视财务预算的执行、分析与控制,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以致弱化了财务监督的作用。

  2.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之财务预算编制多是以上一年度的指标为基础,从而导致了编制出来的预算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同时,财务预算编制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因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不到位,致使一些重要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造成编制出来的部门预算与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财务预算执行不到位由于在我国的施工企业中,项目部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使得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对它的管控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环境变化等影响,致使预算指标会出现盲目性。这样一来,便无法以指标为依据,对项目进行调整,因此所得出的结果与财务预算之间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成为项目部对财务预算不予执行的理由和依据,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有的施工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上,是以费用为管理重点,虽然他们对费用支出预算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但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而引起控制范围以外的成本增加,使企业的利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财务预算考核缺失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没有明确责任部门的财务预算控制目标,并且财务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使得预算考核经常掺杂个人主观因素,以致降低了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客观性。同时,施工企业对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程度不够,没有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和人员的薪酬挂钩,缺少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导致预算执行力度偏差,全员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不强。

  二、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预算全面管理的对策

  1.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施工企业应当设置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借此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小组成立后,要为其配备相关的人员,明确职责,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奠定基础。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预算的编制、报告、执行及监控等。首先,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合理可行的预算目标及预算管理措施,并做好预算的编审、汇总、报送等工作,及时向其他部门下达财务预算结果,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当发现执行与预算存在差异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对预算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各部门能够完成预算目标。其次,各职能部门,如经营部、物资采购部、人力资源部等,应当提供本部门的预算资料,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总体预算的平衡工作,而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对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此外,项目部应当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对现金流量、成本费用、经营成果等预算的编制和控制负责,并接受检查与考核。最后,为确保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并使财务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各部门之间除了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外,还要保证本部门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相一致。

  2.提高财务预算编制质量施工企业在对预算进行编制时,应当本着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使编制出来的预算留有一定的余地。在具体编制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财务部门则应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做到统筹安排。首先,应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未来发展规划为核心编制预算,并在正式编制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同时,预算还应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相结合,以此保证预算指标的制定更为科学、全面。其次,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并对市场前景进行准确预判,从而使编制出来的预算能够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再次,在制定预算指标时,要确保计算方法的统一,并按照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及执行部门的不同权限,编制与其相适应的预算。在预算编制程序上,可采取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并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可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对预算方法进行合理选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等,其中零基预算由于不会受到现有项目的限制,故此可将其作为项目部预算编制的主要方法,这有助于提升预算的有效性。

  3.加强财务预算执行控制为确保施工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到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控制。首先,当企业的财务预算正式下达之后,则应将财务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当中,各部门必须对此进行认真地贯彻执行。其次,财务部门应根据预算的审批签字权限在事前进行把关,但凡与财务管理制度或预算审批程序不符的款项支出,均应拒绝支付。再次,在执行财务预算时,要全面了解其他部门对于预算的意见,并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对预算指标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此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最后,项目部应针对施工中的合同变更、索赔等事件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对财务预算造成的影响,同时,项目部还应当对预算执行情况与财务预算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偏差的原因,以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保证财务预算的有效执行。

  4.落实财务预算考核机制施工企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奖惩机制,能够调动起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企业可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与经济责任制考核相挂钩,并将其纳入到部门及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当中,对于预算执行到位的部门,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对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部门,则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由于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所以企业可将项目的节支增效作为预算考核的重点,而对于专项工程的预算考核,则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考核的有效性。在开展预算考核工作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以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针对考核中的不足之处,应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结论

  总而言之,加强财务预算全面管理对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提高施工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实施财务预算全面管理,充分调动起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完善预算考核体系,进而推动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深入实施,为促进施工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蔚旬.杨良勋.关于企业集团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4,(6):74-75.

  [2]马富东.解析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为例[J].商业文化,2014,(2):62-64.

  [3]洪团益.全面预算财务管理模式在路桥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9-81.

  [4]于德宏.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兼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王蓼鹤.对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6):39-42.

有关电大财务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电大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2.有关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3.电大会计毕业论文精选

4.关于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5.电大会计论文范文

    115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