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社交口才>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邓蓉分享

  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有哪些?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感情协调

  与医生初次见面时,患者总会感到非常的不安。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感到担忧,不知道你将要做什么、发现到什么和对他们说什么。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可能从来没有去过诊所或医院,也没看过医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多数的患者会有些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自我介绍之后,花一点时间让患者在靠近你的位置旁边坐下,挂好自己的帽子、大衣和随身物品。试着给患者一种不慌不忙的印象,慢慢打破沉闷的局面。这与大学里入学时的面谈情形很相似。应试者大多战战兢兢,面试者已经学会在开始时放慢节奏,提出一些不相干的轻松话题,例如聊聊天气、体育等。开始面谈时让患者告诉你一点关于他们自己的事情。这可以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背景资料,而且从患者选择告诉你的内容里,你将会洞察到他觉得重要的事情。问患者一些他们自己的情况,以示你不但关心病情而且对他们讨论的内容也同样感兴趣,这有助于患者的放松。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病史采集

  在问诊谈话过程中,要继续搭建感情沟通的平台。在获取病史资料的同时,不要错失治疗方面的机会。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显出移情。Spiro曾描述了临床医生的移情特征,他必须与患者打成一片,具有识别和感触患者痛苦的能力。患者通常抱怨同情心,但却需要移情——一位关心他们的倾听者。用来描述关键的职业态度的另一个的主题词是“友善的职业兴趣。”时下对医生有一种很常见的批评,过于机械,过于关心疾病,而没有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融。在毕加索一幅广为人知的油画作品中描绘了一幅专家统治式的、冷漠无情的医生形象。画中,正在为一位病重女性摸脉的医生心无旁骜的盯着手表。医生并没有去关注患者,反而是旁边的护士正在给予患者帮助并照料着她的需求。友善的兴趣态度和移情是通过以下方式来传达的:

  1.表现得从容而有耐心。

  2. 允许患者表达出他们的问题。应该让患者感觉到,在最初的谈话结束时,他们的话医生已经都听到了。

  3.专心的听。

  4.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关心和移情,比如当患者告诉你他受了重伤或疼痛很严重时,你可以这样说,“那对你来说一定是非常的困难”。

  5.使用支持性的非语言行为,诸如目光的接触,轻轻触摸一下患者的手或肩膀,理解地点点头。

  6.允许患者表达情感,例如气愤、忧虑和悲伤。

  7.在合适的时候展示一下你的情感,比如在诊断困难或情况很严重时的紧张和不安。这些行为可以使患者相信你对他们的关心。

  8.彻底和一丝不苟的追踪所有相关的资料。

  9..跟患者一起回顾你对病史中一些要点的理解,告诉患者你已经听到并完全弄懂了这些材料,而且对之做出反应。10..在收集完诊断信息之后,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对患者及其家属阐明问题之所在、你的想法以及你提出的治疗计划。

  与患者的交谈是需要花费时间的。Tumulty在一篇标题为《愈合的艺术》(The art of healing)的文章中写道:“在出色的临床行医中,个人亲自花点时间与患者相处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必须花时间分析患者的智能和心理基础;要花时间仔细地从病史和体格检查中收集每一个有价值的临床证据;花时间来分析这些资料并从特别的检查和会诊中不断补充信息,帮助分析;已经得出诊断结论之时,要花时间开展相应的治疗计划。最重要的是,医患之间必须拿出时间来,相互进行充分的沟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你就不可能完全把自己投入到患者的诊治中去。时间正是他们所期待和需要的。不幸的是,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昂贵的商品,而且一些负责保健的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严格限制医患会面的时间。神经科医生必须不遗余力地去抵制,试着把自己从束缚中解脱出来,给他们的患者以足够的时间。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话的尺度

  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口头交流,可以体现出医生平素训练时对谈话尺度的把握。图解释了医生操纵的范围极限。医生操纵的最低模式和被动倾听,对患者选择的谈话内容不加任何的提示、影响和干涉。而另一个极端是医生积极发问,探询每个直接问题的明确答案。低度操纵模式也可以称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谈话”,而高度操纵模式则是“以神经科医生为中心的面谈”。两种模式都很重要并且有用,通常在医患谈话中应当包括两种模式的转换,交替使用。每个模式的优缺点显而易见。如果过早的使用医生高度操纵模式,将会切断患者提供新资料的苗头,并且有漏掉患者关键问题的危险。其主要问题是见树不见林,死钻牛角尖去抠某一细节,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忽略了整体。一个好的显微镜阅片人,总是先用低倍镜扫视一下组织标本,找出主要病理改变或感兴趣的区域,然后再换成高倍镜聚焦到有毛病的区域进一步分析。在医生低度操纵模式,患者有过度诊断的危险性,常会导致收集了大量毫不相干的资料,无法对关键性的问题做出肯定性的明确回答。

  我们建议在开始阶段一般使用低度操纵模式。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开始:“能跟我说话您感觉哪不舒服”或“您今天来就诊是因为什么?”。要允许患者自由的把握节奏,直到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开始的陈述(通常3分钟—10分钟)。患者选择告诉你的,能够透露出很多的内容,通常就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些想法,甚至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可能为洞察患者就诊的原因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一位患者,开始讲述时告诉你最近四周出现头痛,恰好提到她的头痛与其邻居朋友的头痛并不一样,那位头痛的朋友在六个月前因患脑肿瘤去世。显然,看起来他这次来找神经科医生就诊还是出于对脑肿瘤的担心。她的头痛很轻,发作也不频繁,否则他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来寻医问药了。

  医生可以通过认真倾听的表达方式,点头或者说“还有呢”或“是的”,来鼓励患者继续说下去。通过重复患者的某一句话,来示意患者对特别的话题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果患者说他左侧头痛,医生可以回应“头的左侧”,来鼓励患者对部位和疼痛的其他可能特点进行仔细描述,但是不要抢先提问而导致答案偏离。如果医生问道,“疼痛很剧烈吗?”,一些有戒心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医生不够重视自己的病情而这样回答,“当然很严重,难道我会因为一点无关痛痒的小事来麻烦医生吗?”如果患者过早的离题了,医生可以逐渐将话题拉回(“请再多谈一些您头痛的事”)。转移话题时可以这样说,“还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吗?”或者“还有其他的症状吗?”。

  医生一旦对患者自己认为重要的资料的概述感到满意,就可以将谈话转换到所谓的“询问模式”,对患者介绍的症状进行更为细致的提问(“头痛发作的频率如何?”、“是否在一天内的某个特定时间里发作更为频繁?”、“是怎样的疼痛?”、“有无任何诱因?”)。问题越一般,抢先提问越少,就可以给患者更好的回答机会,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医生期望得到什么而添油加醋地回答。但有时这些普通的问题不能得到足够的资料。当问到头痛的性质时,患者可能会说他(她)不明白你的意思。医生就只能给予一些选项性答案(“是搏动性痛、持续性痛、烧灼样痛还是剧烈的痛?”)。尽管这些形容可能都不合适,但患者可能也会从不那么贴切的描述方式中挑选一个。

  在引出了首要的症状细节之后,医生应该再次转回到低度操纵模式。如果患者最初的叙述太短或有些缺斤少两,医生则应当请患者继续说下去。尽可能的拓展内容(“还有其他的你觉得重要的事情吗?”或“还有其他要说的吗?”)。要确保患者有机会对所有的症状、关心的问题和相关的资料都进行了叙述。医生可以通过回应或聚焦于症状的其他方面的方式,把问题从低倍镜视野转到高倍镜上来。就像在海洋中的巡洋舰在不停的前后变换着方位,从低度操纵模式转换到高度操纵模式,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去聆听患者感受到的相关信息,以保证能够搜集到足够的细节和特别的内容。

  医生的沟通技巧

  学会倾听:在病人描述病情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千万不要打断病人讲话,这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礼貌,会让病人对你的印象变差,进而对你的医术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的治疗。

  一心一意:每次只看一个病人,不要同时看好几个病人,因为这样会使的病人认为自己不被重视,从而引起抵触心理,和病人交谈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耐心交流:患者在患病的时候情绪难免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此时,作为医生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跟病人交流,不能显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更甚者与病人起了争执。

  说话威严:通过病人的描述,你对病人的病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你的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此时你说话的时候需要有威严,让患者觉得很有权威性,才会对你产生佩服心理,坚定了治好的信心。

  解释处方:确诊后就可以开处方了,写完处方后一定要对病人进行解释,交代服用方法以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让病人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猜你喜欢:

1.如何提高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2.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3.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4.怎样和病人沟通技巧

5.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6.护患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108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