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社交口才>

关于社交礼仪的故事

思媛分享

  良好的社交礼仪风范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自身的良好修养。下面学习啦小编和大家一起,阅读社交礼仪故事,学习社交礼仪。

  迎接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倒履相迎”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的大学问家蔡邕,他是蔡文姬的父亲,文史、辞赋、音乐、天文无不精通,官任皇室右中郎将,人称“人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

  但他从不摆架子,从不傲慢,很善于和人交往,好朋友很多。有一次,他的好友王粲来拜访,正逢蔡邕睡午觉。

  家人告诉他王粲来到门外,蔡邕听到后,迅速起身跳下床,急急忙忙踏上鞋子就往门外跑,由于太慌忙,把右脚的鞋子踏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踏到了右脚上,而且两只鞋都倒踏着。当王粲看到蔡先生是这么个模样,便抿着嘴笑起来。由此便有了“倒履相迎”之说,借以比喻对朋友的热情与诚意。

  以热情有礼、周到妥贴的态度做好迎客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与客人见面时,应着装得体,并向客人表示欢迎、问候,握手致意。

  日常,我们只知道衣装不整待客实乃无礼之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谦逊、热情与诚意才是礼仪的内核,没有了这些,即便衣装款款,也不过是个 “暴发户”而已,不足一提。

  握手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1953年1月,杜勒斯出任美国国务卿,一直推行_政策。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团长,他在制定与会方针时,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

  在会议期间,虽然难免有尖锐的交锋,但会里会外的礼节还是讲究的。杜勒斯会议开始刚一个星期便打道回府,由副国务卿史密斯留下应付门面。

  7月18日会议休息期间,大家来到休息厅闲谈。这时,史密斯主动来到担任周恩来翻译的浦寿昌跟前交谈。周恩来看到后,走过来跟他打招呼,并向他伸过手去。史密斯大概是碍于杜勒斯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的规矩,没好作表示。这当然有失风度和外交礼仪。

  对此,史密斯感到非常难堪。于是在周恩来过去跟法国外长交谈时,史密斯很不好意思地凑上来,插话道:“每次我走近周恩来先生,记者就会说我和周恩来先生握手了。”周恩来答道:“我已经伸出手来了。”史密斯赶紧辩解:“我刚才一手拿香烟,一手拿杯子,下回我会伸得比您快。”周恩来淡淡一笑,没予理会。第二天,日内瓦会议结束。各国代表团来到休息室相互道别。史密斯也来了。

  当周恩来走进休息室的时候,史密斯赶紧上来搭话,并伸出右手握住周恩来的左臂。这样,即没有破了杜勒斯不准跟中国人握手的规矩,又弥补了昨天的失礼。

  握手的风俗,据说起源于十字军东征时代。那时候,敌我的分别只有宗教信仰一项,所以敌我很难分辨。

  两人见面握手,是表示手中没有武器,不存敌意,那当然就是朋友了。这项风俗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今天全世界通行的见面礼。

  寒暄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有个相声,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以“你吃饭没有”这句话与人问候,甚至与刚从公厕出来的熟人也是这样,结果引起别人的反感。虽然这比较极端,但它正说明了使寒暄语要注意特定的环境。同时这句寒暄语,中国人都知道这只是一般的问候,谁也不会误会,但如果你对一位外国人也这样打招呼,碰巧这位外国人又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那可能就麻烦了。他很可能会认为你要请他去大吃一顿,无论他是“笑纳”还是拒绝,都会使你的处境很尴尬。

  在正式交谈开始之前,应有几句话的寒暄或问候语,它本身并不正面表达特定的意义,但它在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寒暄能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

  尤其是初次见面,几句得体的寒暄会使气氛变得融洽,有利于顺利地进入正式交谈。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使用寒暄语一定要注意特定的对象与环境。

  会谈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某次,中美两公司的合作会谈仪式上,合同已经达成签字,两方负责人正准备握手合影,美方代表突然拒绝合作,理由是中方代表的眼镜上污秽不堪,连自己卫生仪表都处理不好的人怎么能处理好美方几千万的工程呢?

  一次合作,一次机遇就这样功败垂成了。

  在会谈时,往往人们会更注重选择合适的会谈场所、时间,注重会谈的位次、服饰以及会谈时所运用的语言,而忽视了那些有着重要意义的细节,比如“一副清洁的眼镜”,所以在礼仪规范上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宴请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1993年,对于解决海峡两岸关系有着深远意义的汪辜会谈,被称为“戴着白手套的握手”。汪道涵、辜振甫两人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举止和礼仪在这次会谈中令人难忘。

  两人虽代表两方的立场,会谈是却没有“硝烟四起”,他们的谈话倒像两个情趣相投的普通老头,一起喝茶,一起看京剧。会谈过后,汪老宴请辜老。

  晚宴的9道菜,汪道涵巧用菜名嵌入对台湾同胞的骨肉情:乳猪与鳝片取名情同手足,乳酪龙虾取名龙族一脉,琵琶雪蛤膏取名琵琶琴瑟,董园鲍翅叫喜庆团圆,木瓜素菜叫万寿无疆,三种海鲜叫三元及第,官燕炖双皮奶叫燕语华堂,荷叶饭叫兄弟之谊,水果拼盘叫前程似锦,9道菜名连在一起就是:你我“情同手足”,同是“龙族一脉”,今夕“燕语华堂”、“琵琶琴瑟”和鸣,谱一曲“喜庆团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海峡两岸的“兄弟之谊”能“前程似锦”、“三元及第”。汪老的智慧与心意令全场叹服。

  宴请宾客最重要的莫过于精心筹备的一份菜单了,安排菜单除了要考虑到对方的喜好、禁忌外,能否很好的表达主人的宴请意图也是一个极具技巧性的问题,一份好的菜单与宴会氛围的布置不但可以表达对于客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传达主人的心意。

  送客礼仪的社交礼仪故事

  1962年,周恩来到西郊机场为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送行。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参加欢送的人群便自行散开,各自找车准备返回,而周恩来这时却依然笔直地站在原地未动,并要工作人员立即把那些登车的同志请回来。

  这次周发了脾气,他严厉起来了,狠狠地批评:“你们怎么搞的,没有一点礼貌!各国外交使节还在那里,飞机还没有飞远,客人还没有走,你们倒先走了。大国这样对小国客人不是搞大国主义吗?”当天下午,周就把外交部礼宾司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负责同志找去,要他们立即在《礼宾工作条例》上加上一条,即今后到机场为贵宾送行,须等到飞机起飞,绕场一周,双翼摆动三次表示谢意后,送行者方可离开。

  所谓“礼”,是以得当的态度和行为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是内心的尊重外化于型表,从许许多多的典故里我们了解到,礼仪礼貌是现代人进入主流社会的一张镀金名片

  。对他人没有足够的尊重或是对礼仪规范知之甚少都会被人看作“不懂礼数”,所以要想成为一个能够“以礼服人”的有识之士,恐怕真的要好好的学习学习喽!

社交礼仪故事相关文章:

1.社交礼仪的故事大全

2.有关社交礼仪的小故事

3.社交礼仪小故事

4.不讲礼仪的小故事

5.关于基本社交礼仪常识

    186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