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粤教版思想品德说课稿

芷琼分享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粤教版思想品德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粤教版思想品德说课稿:维护受教育权

  一、对新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进行分析。

  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是:树立公民意识,做对社会负责的人。内容涉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知识和道理的表述上,既有法律的角度也有道理的角度。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维护受教育权 》是粤教版思想品德第 第七 单元第一课第 一个框题。本节教材的主题是维护受教育权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说考纲:

  本科内容反映在中考要求中,要让学生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明确自己在受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

  能力目标:

  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和意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增强学生在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受教育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形成和强化青少年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的愿望和情感。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难点:九年义务教育

  为突破重难点,应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或事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材料资源;还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教师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受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五、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正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享受者和履行者。但因学习目标不明或学习困难,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认识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而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完成学业。

  六、 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如下:①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②选取典型案例联系实际生活中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和事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辨是非。让学生就身边事学法讲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突出实践:目前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概念已经为大众知晓,欠缺的是维权意识和维权行动。

  七、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第一课时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一、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1、讨论事例73岁的汪侠老人上大学之事。

  (1)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联系我们所学的科目(语文、英语、历史、绘画、防火知识„„说一说掌握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结:帮助学生将教育对人的作用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好处。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我来演:

  “招工现场”,思考:

  (1)家长的说法正确吗?厂方的合同在法律上有效吗?为什么?(2)如果是孩子自己不想上学,就可以不上学吗?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2)小组讨论与交流。

  小结: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3、讨论:

  人口- 教育=? 人口 + 教育=?

  小结: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一项应尽的义务。

  4、随堂练习

  5、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一、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1、问题讨论:

  ①父母能要求孩子不上学吗?为什么?②孩子能拒绝上学吗?为什么?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材料讨论:材料一: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材料二:从2006年秋季开始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问题:从以上两段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为何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习费用不是全部由国家负担的)

  小结: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

  讨论: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应该怎么办?

  小结:应当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4、故事讨论: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问题: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

  小结:应当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5、、随堂练习

  6、课后作业

  粤教版思想品德说课稿:男生女生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男生女生》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将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这五个环节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我对本课时的教材进行的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男生女生》是广东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计划安排的教学时数为3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里,要使学生明白"男女有别,两性各有其优势",对"男生女生会产生不可避免的交往"形成共识,为第二课时让学生掌握"恰当的交往方式"的学习作好铺垫,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2, 教学教育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男生女生由于生理方面的构造决定了两性各有其特点与优点,男生女生的优点和性格可以互为补充.因此,男孩女孩互相交往是很自然,正常的事情.

  (2) 能力目标:知道性意识的产生是青春期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学会客观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宽容地看待异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分析自己男生女生交往的一些现象与事实,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别人,领悟男生女生交往的必然性,消除因身体发育对两性关系产生的不安,迷惘等消极心态,建立对异性正确的态度.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男生女生各有其自身优势".其理论依据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已有很强的性别意识,但这些意识是自发的,容易缺乏科学性,因而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男生女生虽有不同,但各有其特点与优点.

  由于身体发育的结果,七年级学生面对自己与异性的这些变化产生了兴奋,好奇,对异性产生了朦胧感的情绪体验,两性都分别意识到了自己想注意对方,但表面上有不敢多做表露和接触,惟恐遭外界的压力,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为:"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助于健康成长"倡导男生女生建立正常的友谊.

  二,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我的设计:

  三, 教法设计:

  (一)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知识卡片,图表

  (二) 教学手段: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和"演示法"进行教学.

  (三) 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联系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讨论法"的方式去思考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其中,用小组总结发言的形式回答,使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使用"演示法"及时总结学生在课堂中所接收到的知识,对所学知识及时形成系统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采用上述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效果,我再来谈谈我设计的学法指导:

  四, 学法指导:

  由于历史的原因,思想品德课给人枯燥,空洞说教的印象,学生难以形成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我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1,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感受到"男女有别",激发学生对本课将要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在教授"男女生各有优势"知识点时,我设计活动,让男女生进行比赛,看看"是男生比较了解女生,还是女生比较了解男生",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3,在"探究园"学习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参与课堂教学的现场讨论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愿望,积极主动地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接受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来谈谈教学程序:

  五, 教学程序

  (一) 活跃气氛,导入新课

  (二) 激发兴趣,学习新课

  (三) 新课巩固,展示知识点

  (四) 留下悬念,作好铺垫

  根据教学程序,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流程如下:

  【导入新课】:

  (活动:"轻松一刻")

  规则:男女同学各四人,分男女两组.每组分前后两人排两行,听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步骤如下;

  1,①请后排的同学把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为他(她)捏捏肩.要问一下对方舒不舒服.

  ②停,全体同学向后转,给前面的同学捶捶背,问问他(她)感觉怎么样. 2,请同学们面对面,听口令:

  ①微笑着注视对方.

  ②向对方点头问好.

  ③伸出右手与对方握手问好.

  ④请留意最后一个口令:与对方拥抱拍背.

  从而引导学生明白——男女有别.

  【讲授新课】

  [课件演示]:活动一:"看看你对异性了解有多少 "(活动规则如下:男生女生各上来3人,男生贴女生的,女生贴男生的,把内容相对应的纸片贴到黑板相对应的格内,有时间限制,看看究竟是男生了解女生多,还是女生了解男生多.

  活动二:课本P37的"探究园",说不定这些情形在我们平时与异性的交往中也出现过.

  [课件演示]:1.我们班有这种现象吗

  2.你喜欢和哪幅图中的男(女)同学做朋友

  (讨论): "我们一起听听男生女生怎样交流"[课件演示] (分小组讨论后请代表总结发言)

  (总结提问):怎样获取异性同学的好感

  [课件演示]:(活动三:"实话实说")

  1,你们喜欢和异性交往吗

  2,男生和女生为什么要进行交往

  【小结】:可见,我们男生女生应该自然快乐地交往,但男女同学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的交往不同,我们男生女生应该怎样交往才是恰当的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到有关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一,你是男生我是女生

  1, 男生和女生各有其自身的优势

  2,男生女生的优势互补构成社会美妙的图画.

  二,让我们自然快乐地交往

  1,男生女生建立友谊是正常的交往

  2, 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助于健康成长

  最后我来谈谈教学反思:

  (1) 我认为自己较为成功的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 由于本课的设计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要注意灵活应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正确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猜你感兴趣的:

1.粤教版小学科学说课稿

2.粤教版初二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3.八年级思品粤教版理解与宽容教案

4.初二政治下教案粤教版

5.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301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