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中国茶文化常用茶叶基础知识

曾扬分享

  中国茶文化中的常用茶叶有哪些呢额?你们知道中国茶文化常用茶叶的基础知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准备的中国茶文化常用茶叶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茶文化常用茶叶基础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

  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个大类。

  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2、再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几类。

  二、各类茶基本知识介绍

  (一)绿茶

  1、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其中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

  2、绿茶的主要品质特征

  绿茶干色一般墨绿,汤色清绿,香气带炒栗香或炒豆香,滋味鲜爽,具有收敛性,叶底嫩绿匀亮。

  3、绿茶的分类

  按制法不同分为:(1)炒青绿茶。可分为眉茶炒青(特珍、凤眉等)、珠茶炒青(珠茶、雨茶、贡熙等)、细嫩炒青(西湖龙井、老竹大方、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等)

  龙井

  碧螺春

  (2)烘青绿茶。可分为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等)和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太平猴魁

  (3)晒青绿茶。如川青(四川)、滇青(云南)等。

  (4):蒸青绿茶。如玉露、煎茶等。

  (二)白茶

  白茶是是福建特有的茶类,属轻微发酵。由于它加工过程不炒不揉,茶叶完整,密披白毫,色泽银灰绿,银装素裹,色白如银,滋味甘醇,汤色和叶底浅淡明净,因得白茶之名。

  白茶性寒,功同犀角,具有解毒、退热、降火、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抗辐射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治疗麻疹的圣药。欧美茶商也有用少量拼入高级红茶中以增加美观,提高价格。

  在我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攻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在一定时间内,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

  【白茶加工工艺】鲜叶--萎凋--(轻揉捻)-烘干

  白毫银针

  (三)黄茶

  1、黄茶加工的基本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其中闷黄是黄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

  2、黄茶的主要品质特征

  干茶色泽带黄,汤色黄亮,香气带甜,滋味微甜,叶底黄亮。叶底灰绿。

  3、黄茶的分类

  (1)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蒙顶黄芽

  (2)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

  (3)黄大茶。如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四)乌龙茶

  (1)乌龙茶加工的基本工艺

  鲜叶→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

  (2)乌龙茶的分类

  1。福建乌龙茶。又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两类。

  A:闽北乌龙茶。如武夷岩茶、武夷水仙、肉桂大红袍等。

  B:闽南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奇兰等。

  2.广东乌龙茶。如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3.台湾乌龙茶。如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

  冻顶乌龙

  (3)福建乌龙茶的主要品质特征

  1.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干茶色泽一般乌褐油润,条索扭曲紧结,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鲜滑,独具“岩韵”,叶底肥厚软亮。

  武夷水仙

  2.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干茶色泽一般砂绿油润,颗粒卷曲圆结,汤色金黄明亮或清绿明亮,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鲜醇甘滑,独具“音韵”,叶底肥厚软亮。

  (五)红茶

  (1)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中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

  (2)红茶的主要品质特征:红茶干色乌润,汤色红亮,香气具焦糖香(甜香),滋味甜醇,叶底红亮。

  (3)红茶的分类

  1.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正山小种

  2.工夫红茶。有滇红工夫、闽红工夫(三大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坦洋工夫)祁门红茶等。

  滇红工夫

  3.红碎茶。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类。

  (六)黑茶

  (1)黑茶加工的基本工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

  (2)黑茶的主要品质特征

  干茶色泽黑褐,汤色褐红,香气陈香,滋味陈醇,叶底黄褐。

  (3)黑茶的分类

  1.滇桂黑茶。如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普洱饼茶

  2.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等。

  3.湖北黑茶。如湖北老青茶等。

  4.四川黑茶。如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七)再加工茶

  1、花茶: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2、紧压茶:有黑砖茶、茯砖茶、方茶、饼茶、沱茶等。

  3、萃取茶:有速溶茶、浓缩茶等。

  4、果味茶:有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等。

  6、药用保健茶:有减肥茶、杜仲茶等。

  7、含茶饮料:有茶可乐、茶汽水等。

  茶叶的基本常识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我不太在各处的茶叶店买茶,一般是在产地或者是茶艺馆里买,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跑。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大的茶庄,可以当场试茶。如果对某种茶很有鉴别能力,则可以到茶叶批发市场去购买,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叶店,比较新,且可选的种类多,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经验,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别是绿茶。因为特级绿茶价钱偏高,茶叶批发市场和小茶叶店因成本的缘故都较少经营,好茶多数被大的茶庄和茶叶公司收购。

  绿茶的冲泡

  绿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在六大茶类中,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其实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此外,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所以没有多次的实践,恐怕难以泡好一杯绿茶。

  (一)用水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二)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说明的是,高级绿茶用80C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四)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总的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五)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样适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

  2.条索松展的茶

  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则茶叶浮于汤面,不易浸泡下沉。应采用如下方法: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4)其它步骤,皆与紧结茶相同。

  合适这种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等。有些条索不是特别紧结亦非特别松展的茶,两种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习惯而已。

  任何一种茶的冲泡,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本文也只不过提供一些惯常通用的方法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实践得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见仁见智了。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制工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初制的工艺特点,使之兼具红茶之甜醇,绿茶之清香。其味甘浓而气馥郁,无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而不寒,久藏而不坏,香久愈精,味久益醇。加之“绿叶红镶边”的色泽,壮结匀整之外形,高级乌龙更有特殊“韵味”(如武夷岩具有岩骨花香之岩韵,铁观音之观音韵),使得乌龙茶特别引人注目,其妙无比。

  乌龙茶的品饮,以闽南人和广东潮汕人最为考究,因其冲泡时颇费工夫,亦称之为“工夫茶”。地道的潮汕工夫茶,所用的水需山坑石缝水,而火必以橄榄核烧取,罐则用酥罐,选用上品乌龙茶,经复杂的冲泡程序,才能充分发挥出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正所谓茶鲜、水活、器美、艺宜,缺一不可。


看了中国茶文化常用茶叶基础知识还看了:

1.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2.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3.中国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4.中国茶文化知识简介

5.中国茶道基本知识

    316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