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文化研究的基础知识

曾扬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研究的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研究的基础知识

  茶与文化

  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一、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据唐代陆羽《茶经》所载,我国唐代以前已经出现了不少茶叶文献。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后,茶业专著更不断出现,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种。其中唐代至清末,茶业书籍已发现的就有100余部,既有综合类的如《茶经》、《茶谱》、《大观茶论》等,内容涉及茶树栽培、茶叶采制、茶叶审评、制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专门论述的专著,如讲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记》,介绍制茶、饮茶器具的《茶具图赞》等;还有一类是专门论述某一地区、某种名茶的历史、生产情况和茶叶特色的地方性茶书,如《东溪试茶录》,专门记述福建建安茶叶等。

  现将茶书择要介绍如下:

  《茶经》唐·陆羽撰,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内容分3卷10节。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谈有关采制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烹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下卷6节:“五之煮”写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叙述占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7种工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详细搜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茶经》除唐代陆羽最早撰写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后)、张谦德(公元1596年)和黄钦(公元1635年前后)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经》。此外,宋代周绛于1012年前后曾撰《补茶经》1卷.明代孙大缓于1588年辑《茶经水辨》和《茶经外集》两书。清代陆廷灿于1734年曾撰《续茶经》3卷、附录1卷(见后)。潘思齐撰有《续茶经》20卷。《煎茶水记》唐·张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问世,1卷。

  《采茶录》唐·温庭药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记事不足400字。

  《十六汤品》唐·苏囱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约在900年前后。原文佚,引自《清异录》第四卷茗弃部。从全书文字看,似一篇游戏文字,但对烹茶方法、茶具、茶汤审评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茶录》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陆羽《茶经》没有记载福建建安之茶,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事,至于茶的烹试未曾有闻,遂写《茶录》。分上下两篇,全书不足800字。

  《东溪试茶录》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后写成。作者因丁谓、蔡襄写的建安茶事尚有未尽,因此写成此书。全书约3000字,首为序论,次分总叙、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录》宋.黄儒撰,成书于1075年前后,全书约1900字。作者对于茶叶采制不当对品质的影响及如何鉴别审评茶的品质,提出了十说。《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撰,成书于1107年。大观是徽宗的年号,大观初年徽宗著《茶论》,后人于是名为《大观茶论》。全书约3000字,内容包括茶树的种植方法,采茶的时期、方法、蒸茶、榨茶、制茶方法,以及鉴别茶品方法,并根据陆羽《茶经》为立论基点,再结合宋朝的变革而详加讨论。

  (一)中国用茶的源流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特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样地,被誉称为“茶的祖国”。世界各国,凡提及茶事者,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茶树的起源及演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命为Theasinensis, L.后又订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目前,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为Camelliasinensis,也有人称为Thea sinensis,还有的称为Camellia theifera, 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澎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0. 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它为“南方之嘉木”(见唐代陆羽《茶经》)。它一次种,多年收,是一种叶用常绿木本植物,野生,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米,基部干围达1. 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横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 8-1. 2米之间。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

  (1)最早的茶字

  从古代和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大都认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茶”字,虽然,在那时己在个别场合,或见有茶字的字形,或读有茶字的字音,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同时被确定下来,乃是中唐及以后的事茶字虽从中唐开始被普遍采用,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地域辽阔,方言各异,因此,同样一个茶字,发音亦有差异,如广州发音为' chà',福州发音为“ta '厦门、汕头等地发音为“tè”,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为“chái”、“zhou”或“chà'。至于兄弟民族,发音差别更大,如云南傣族发音为“La',贵州 苗族发音为“chǜ tā”,等等。由于茶叶最先是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时军今日,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人,特别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口地区人民对茶的称谓直译过去的,如日语的“chà”,印度语的“chā'都为茶字原音。俄文的“yaǚ”,与我国北方对茶叶的发音相近似。英文的“tea”、法文的“thè”、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转译的。此外,如奥利亚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的茶字的发音,也都是我国汉语茶字的音译。大致说来,各国对茶的发音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茶叶由我国海路传播去的西欧等国,茶的语音大多近似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音和“ti”音,如英国的tea、法国的the、荷兰的thee、意大利的te、德意志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兰卡的they等;茶叶由我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茶的语音近似我国华北的“cha”音,如苏联的“yaǚ”、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兰的chai阿尔巴尼亚的chi等,还有朝鲜的sa、希腊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也与我国华北的茶语音相近。

  通过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称谓,只是按各国语种变其字形而已;它还告诉人们: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还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以来,特别是现代,茶是普遍的称呼,较文雅点的才称其为“茗”,但在本草文献,如《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篇》、《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以及诗词、书画中,却多以茗为正名。可见,茗是茶之主要异名,常为文人学士所引用。

  (2)先前的茶树

  在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之前,中国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时代的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尝百草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个古代传说,这在《史记·任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那么,神农是什么时代,何等样人呢?据《庄子·盗跎篇》和《白虎通义》称: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已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渐趋发达,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神农则是这一时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虽是传说,但如果说它总结了原始社会人们长期生活斗争的经验,而把功劳集中于神化了的神农,也是无可非议的。至于原始社会以茶解毒,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而且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来,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若按此推论: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当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其实,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又隔了很久很久以后,才逐渐见诸于文字记载。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导致了各地区的先民对茶的认识和对茶称呼的不一致性,上文中提及的唐代以前茶的各种异名,就是佐证。所以,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了,但茶的起源肯定还要早得多。

  茶起源于何时?按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树的亲缘。据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双子叶植物的繁盛时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现,又是在生代末期白垩纪地层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属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发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树在山茶属中又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所以,据植物学家分析;茶树起源至今己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综上所述,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辅证。

  2、茶树的原产地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仅能够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但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

  (1)茶树原产地之争的由来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 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

  (2)古今中国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还可以从我国古今很多地方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得到进一步证明。在我国丰富多采的茶树品种资源库中,有一类非人工栽培也很少采制茶叶的大茶树,俗称野生大茶树。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一个类群,不同于早先人工栽培后丢荒的“荒野茶”。当然,这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人类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树都是野生的。即使现今,也还有半野生的茶树,如居住在云南省楚雄、南华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种的习惯。如今广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库大叶茶、凌云白毛茶、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茶、崇庆批把茶、桐梓大茶树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树。可见,在野生茶和栽培茶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野生茶的含义应该是野生型茶树。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

  我国野生大茶树有4个集中分布区,一是滇南、滇西南,二是滇、桂、黔毗邻区,三是滇、川、黔毗邻区,四是粤、赣、湘毗邻区,少数散见于福建、台湾和海南省。主要集结在30°N线以南,其中尤以25°N线附近居多,并沿着北回归线向两侧扩散,这与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它对研究山茶属的演变途径有着重要的价值。

  (3)中国西南部是茶树原产地

  有无野生大茶树,固然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发现有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

  ——中国饮茶方法的四次较大改变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佐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末、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葱、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

  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

  三、茶文化的精神

  目前,许多有关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如到底什么是茶文化问题,什么是茶道问题,什么是茶艺问题,茶道和茶艺的关系问题,都存在误区,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加以探讨,以求得共识。

  在讨论茶文化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什么是文化。

  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茶文化也应该有这样的四个层次。

  1、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其一。”(《旧唐书,食货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旧唐书,文宗本纪》),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领引时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对汉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也严加限制,多方盘剥。

  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广义的茶文化应该由上述四个层次组成。但是第一层次(物态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门完整、系统的科学——茶叶科学,简称茶学。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经济史学科研究范畴,而且也是成绩显著,硕果累累。所以作为新兴的学科,茶文化学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

  如此看来,我们要研究的狭义茶文化是属于平常所谓的“精神文明”范畴,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离“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结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艺也好,茶礼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叶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离开,也就不存在什么茶文化了。

  2、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季野:《茶艺信箱》98页,台湾茶与艺术杂志社出版)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280页,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蔡荣章:《现代茶艺》202页,台湾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还认为:“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才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同上,197页)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

  ‘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王玲:《中国茶文化》87页,中国书店出版)陕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认为:“茶艺是指制茶、烹饪、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分。”(丁文:《中国茶道》46页、49页,陕西旅游出版社)浙江湖州的茶文化庄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

  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以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诚如蔡荣章先生所说,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发展表演艺术。”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器简介

  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现在的人喝茶已不如古人那般如此方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自然环境,更多的人选择到装修较好的茶室或是在自己家中品茶。如此,茶器的存在可以为品茶的环境增添几分韵味,再加上茶器本身的实用功能,所以说茶器还是很重要的。正如《茶疏》(明许次纾)中所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

  古代的陶瓷类茶器

  中国人泡茶一般都喜好以陶瓷茶具为器,而金属类多用为具,而少用为器。从陶器煮茶粥到后来技术发展发明了瓷,瓷成了至今仍为人们广受欢迎的茶器。北方多使用上以白釉的白瓷,而南方则选择东瓯(今浙江)的青瓷,呈青黄色的釉。到了唐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四之器》中说:“刑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这便从碗的质量和衬色上说明了唐代在择茶碗上的标准。

  宋代后,因为人们使用点茶法,为了衬出白色的茶汤,人们从青瓷又改择福建产的黑茶盏。除了福建,江西的吉州(今吉安)也产黑釉茶盏,斗茶的盛行使黑盏风行整个中国。到了宋元时期,宋代的影青瓷和元代时的花瓷茶器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明代以后因为人们普遍采用散泡,至此景德镇的瓷器茶器成了人们最普遍喜爱的茶器。

  不过更能代表明清茶器的恐怕不是景德镇的瓷茶器,而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器。紫砂器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产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哪里地处太湖的西岸,产有一种澄泥,分三色,一是紫红或浅紫色的“紫砂泥”,烧出的成品呈紫黑或紫棕;二是灰白色或灰绿的“绿泥”,烧出的成品呈浅灰或灰黄色;三是红棕色的“红泥”,成品为灰黑色。

  紫砂器如此受人欢迎主要是因为紫砂有着四大别的材质茶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一,不易变形。紫砂在烧制过程中的收缩率小,不像瓷器一般有一个较大的收缩率。这便是为何瓷茶器部件间松动那么大,而紫砂却能紧密结合。我们常发现即使是一套共同烧制的瓷器,壶盖和壶之间怎么都盖不密,而紫砂的壶盖总能盖得很严。实际上瓷器师制作时壶盖和壶之间相配是刚刚好的,紫砂壶的制作也是一样,但是在烧制后,由于瓷器有比较大的收缩率,所以瓷的壶盖与壶就不如烧制前一般合了,盖上去总有些松动而紫砂便没有这个问题。二是紫砂具有透气性,并且吸水率<2%,同时能透气,所以用它泡茶色香味俱佳,置茶其中能隔夜不馊;三是热传导低,寒冬注入沸水或是放在火上烧都不易炸裂,这样我们在用它泡茶时的安全性无疑增加了许多。四是紫砂器造型多样。泥从来便是“可塑性强”的代表,紫砂泥质量上佳,而且颜色多样,可以烧成海棠红、葵黄、墨绿、白砂、冷金、闪色、梨皮等几十种颜色,使得紫砂器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紫砂壶在明代已价比黄金,而到了清代更是列为贡品,并出口至日本和东南亚,甚至是欧美。

  现代的茶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泡茶方式的改变,人们使用的茶具也跟着变化,对比起古时的茶具,现代所用的茶具数目少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一、煮水具

  1.水壶——烧水以泡茶

  古称注子,一般为陶质。现代多用传热快的金属壶,但由于煮水时金属离子会参入水中,进而影响水质,所以我建议大家用石英壶。

  2.茗炉——置放水壶以烧水的炉子

  古时多用细泥制成,内置细炭燃烧。现代也有类似的细泥炉子,内置的是酒精炉。

  二、备茶具

  1.茶罐——置茶的罐子。古时多为陶瓷制,现代多用塑料和玻璃制成。不过更多的是铝包装配上厚纸壳制的罐子。由于茶叶怕光怕潮怕异味,所以最好的保存方式是买铝制包装的茶叶(如果是去茶叶店买那就算了),然后放到陶瓷或是锡制的茶叶罐。

  2.茶则——取茶用具。“则”意为“准则”,用茶则取茶一则方便,手不用接触茶叶避免弄脏,二则可以以此为准量取适量的茶叶。茶则通常以优质竹木制成,但不能使用带有香味的木质制作。

  3.茶漏——倒茶入壶时防漏茶叶的小漏斗。在壶口比较小的情况下,为避免倒茶入壶时茶叶外漏,就可以在壶口放一个小茶漏,扩大壶口。

  4.茶匙——拨茶叶的小匙。如果茶叶置放在茶荷中,需要倒茶入壶便可以使用茶匙。

  5.茶针——疏通壶嘴的针。如果茶壶因为茶叶堵塞了壶嘴,可以使用茶针来疏通。

  6.茶夹——夹杯子用的夹子。一般我们都是直接用手来拿,但如果您不想用手去碰被热水烫过的杯子,或是需要杯子的人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就可以用茶夹。

  以上茶则、茶漏、茶针、茶夹、茶匙一般做一组放在一起,用小罐子放着。

  从左到右:茶则、茶匙、茶针、茶夹

  7.茶荷——“荷”即“载”也。茶荷用来盛放茶则从茶罐中拿出来的茶叶。用茶荷的好处是倒茶入壶时量好控制,还有便是将茶叶放在茶荷中可以在茶友间传递,大家一起观赏茶叶的状态。

  8.茶滤——过滤茶汤的漏斗。为了避免壶中细碎茶叶落入茶海中,一般在茶海上放置一个茶滤过滤茶汤。

  三、泡茶器

  1.茶壶——泡茶用的壶。一般使用陶瓷小壶,不过使用陶瓷壶很容易打碎盖子,大家使用的时候要小心。

  清乾隆景德镇窑豆青釉蜂蝶纹瓜式茶壶

  2.茶盏——又叫做盖碗或者三才杯,是一种十分好用的泡茶器,我个人十分喜欢它。北方主要拿来泡花茶,南方则主要充作茶壶使用。泡一次茶可以多人使用,也可以个人使用,不需要配任何其它的茶具,甚至是杯子,只要有茶叶和热水就可以。而且不怕水烫,喝茶时也不用担心喝到茶叶,实在是十分好用,所以用的人十分多,不过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偷懒”……嘿嘿……

  宋湖田窑影青茶盏

  四、盛茶器

  1.茶海——接从茶壶中倒出的茶的小壶。又称为茶盅或者公道杯,使用它的原因是茶壶中泡的茶浓度不均匀,所以有可能前面斟出的茶是淡的,而后面的茶是浓的。如果把茶壶中的茶先倒到茶海中,再用茶海分茶到各个杯子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2.茶杯——装着直接供人饮用的茶汤的器具。又叫孟臣杯,一般以白色瓷杯为好,可以观汤色。

  3.杯托——垫茶杯的器具。为客人奉茶的时候要用到的用具,为了避免奉茶时手触到茶杯污染了杯子,可以将茶杯放在杯托上,再端着杯托将茶递给客人。

  4.茶盘——用来端茶具的托盘。在备茶的时候主要用于搬送多件物品,如果是在泡茶当中主要是用于盛放玻璃杯。因为玻璃导热,一次要端多个玻璃杯分予多个客人的时候就会用到茶盘。

  五、洁涤具

  1.茶池——泡茶时置放茶具的用具。圆形扁腹的罐子,一般是陶瓷的,分上下两层,上层置放茶具,下层装上层流下的废水。还有一些竹木或石头制的长方形或不规则盘子也有同样的功能,一般也将它们称为“茶盘”,这种茶盘更轻便易于清洗,款式也多,所以比起茶池,用茶盘的人比较多。

  2.水盂——盛放废水的小缸。如果不使用茶池或者茶盘就会用到水盂,泡茶前可以将茶杯茶壶放入水盂,再倒入热水,一次便可完成烫杯的程序,泡茶中则可以将废水和茶渣倒入水盂中。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代替茶池的存在。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莲蝠纹水盂

  3.涤方——擦去茶水的小毛巾。又叫茶巾,选用特别吸水的小毛巾,使用时注意不能碰油,不能充当擦台擦各种污垢的抹布,因为要保持干净,所以请专布专用,涤方只是擦茶盘和茶具底部多余水分的毛巾,不要“多功能化”,而且要注意经常清洗,每次使用前都应将其折叠好。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点茶,斗茶: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亦称“茗战”。中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随着贡茶的兴起应运而生。

  3.泡茶: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加调料。这种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加上后来的沸水冲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这种饮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猜你感兴趣:

1.茶文化基础知识

2.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3.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4.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5.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

    34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