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3篇
茶道即以茶为阴以人为阳,亦是以人为主体,以茶为载体来阐述人与人,人与茶,人与茶事之间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一起来看看。
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1
浮生,若茶
茶几上的茶不觉的从被子中溢了出来,我看着那一杯茶。发出了一丝感叹,人生不就是像这样的一杯茶吗?散发出淡淡的清苦还有微微的香甜。饮罢,一股回香留在自己的心间。那徐徐的回香,是不是就是人生的真谛?
人家都说浮生若茶,在沉沉浮浮中。发出自己的清香。即使在过程中有过一段让你掉泪的过程。但是,没有经历开水的煮沸,没有经过上下的沉浮。怎么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价值呢?
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人想去品茶,感受沉浮之间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清香。感受人生的魅力。
佛家的人,总是喜欢静静地坐着参禅。在轻轻的流动中感受人生的微妙之处。总是喜欢静静地泡着一杯茶,即使不喝。却还是那么开心地笑着。这就是感受茶的真谛,或者说是人生吧!
我喜欢一个人泡着茉莉花茶,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让我不能放弃,可是缺少了一种哲理。没有太深得理。只是一种喜好。我也曾品尝茶,可是那种满口的苦味让我不敢继续下去。
人生总是这样,有太多的人害怕苦难,而停止了自己前进的步伐,就站在原地,不晓得前进还是退步。而我,也做过这样的人。人世间,有太多的人这样。
何止一个我呢?
不如继续品尝吧,你就会发现。哭过后,竟是一种淡淡的清香。漫透你的嘴。让你回味不已。
这就是茶的过人之处,看上去毫不起眼,却可以有这种变化。让人感叹!
想象人生,也是这样。
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2
茶的浓淡与口味
一次走进茶座,昂贵的茶资使我想起自家的茶水之廉价。我家中有一只陶瓷茶壶,大概是很久以前祖辈留下来的,虽不是古董,但也是父亲的宝贝。父亲喜欢喝茶,记得儿时,家里没柴,煮饭都是青柴熏烟,全村人没有一家舍得喝茶,只有父亲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母亲给他准备一壶茶。有时左邻右舍看不下去说父亲几句,父亲就与他们理论:“你们懂得喝茶的情趣吗?不懂,当然舍不得喝茶,免得浪费柴。”。母亲只好顺从父亲,每次煮饭都蒸一碗开水倒在茶壶里泡茶,让父亲喝。
父亲喝茶有一个特点;他喝茶就像别人喝烈酒一样,倒一小盏,放在椅子旁边的凳子上,人靠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每喝一口茶之后,就闭目养神一刻。特别是夏天的黄昏,他手里多了一把扇子,闭眼摇扇,神态悠然自在。我小时候,看父亲喝茶那么神气,我便抱起杯子牛喝,却是淡淡的没有一点滋味。父亲看到我牛喝平淡的说:“吃东西不放在嘴里咀嚼,直吞喉咙能有味道吗?”我听出父亲的言外之音,于是,也学着父亲喝一小口含在嘴里,半天也品不出什么滋味。我说父亲是骗人的,其实,他也根本品不出茶的味道,只是故作高深。父亲说:“吃东西什么时候最有味道?”我很快的回答:“当然最饿的时候。”出口之后才知父亲想说,喝茶最有味道。
一个夏天,我在烈日下干重活,流过很多汗,口渴唇裂。于是,我也学着父亲的那种靠在椅子,喝一小口含在嘴里,闭目养神。此刻,我品出茶是甜的,一种幸福感洋溢在我心田。我感到浓茶的滋味,感到生活的浓缩,原来幸福是在艰辛之后。
从那以后,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品茶。每次喝茶总是要等到口渴才喝,随着日子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在幸福中品茶,茶味渐渐变淡,觉得自己根本品不出茶味。淡,是因为平时吃得好,不口渴。生活也一样,幸福之后是一种平淡。平淡总是最稳、最充实、最美的。以前总想着追求幸福,是因为没有幸福才追求幸福,有了幸福自然会回归平淡。如果上班只为工资,说明还没有找到幸福的感觉,还是为钱发愁,为钱奔波;如果上班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说明他已经生活在幸福中。
生活就像喝茶的过程,反反复复,时而浓得发苦,时而又淡得无味。不管怎样,茶是要喝的,生活是要过的。茶的浓淡都是一种生活,人生如茶,品味人生的幸福是一杯淡淡茶,越幸福茶味越淡;越艰辛的时候,口最渴的时候,茶味越甜;痛苦的人生,不仅茶的滋味不对口,什么东西都不是滋味。
我喜欢在酒后喝茶,在醉熏熏的时候,用茶来清醒自己的大脑。我喜欢在那一片宁静中品茶,可以让我独自静思。我品着茶,茶也品着我。我、茶、人生都是一个味。
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3
浅谈我对茶道的认识
百度百科对茶道定义: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这一切的背后潜隐着微妙的哲学。茶道是道家的化身。
笔者认为现代茶道真正函义应为:道者阴阳也。一阴一阳为之道。茶道即以茶为阴以人为阳,亦是以人为主体,以茶为载体来阐述人与人,人与茶,人与茶事之间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茶道自唐代发展以来可分四个阶段性。古代茶道、茶艺茶道、近代茶道和现代茶道。后三个阶段是人们对最初古代茶道误解的的必然产物,也是茶道由狭义向广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体现出现代人对茶认知的完整性。
古代的茶道也可以说是唐代茶道,唐代茶道其实等同于“禅茶一味”。它真含义是:饮茶可以修仙成道。而当年的佛教讲究参禅悟道,所以佛家弟子才提出禅茶一样都是可以修仙成道。在唐代,茶叶是极为珍贵的奢侈品。皇亲国戚喝不完了才能轮到大臣,一般子民很难喝到,因为当年认为常喝茶可以得道成仙。《七碗茶》就是对茶叶采摘、制作及其功效的高度概括。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我们再来看看茶道最记载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从诗中看出清昼为何诮崔刺史呢?而且把崔刺史比作毕卓呢?第一、人们以为常饮茶叶能成仙得道,故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第二,诗僧对茶叶能让人成仙得道有自己的理解,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些。可见谢昼然才是悟茶道第一人。谁知道常饮茶能修道成仙的过程是真的吗?只有住在丹丘上的那些神仙才知道。
茶道后来引申为茶艺,后发展为茶艺茶事,最后发展为现代茶道。也可以认为一切以茶有关的皆可称茶道。
对茶道的看法的范文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