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生活范文欣赏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道这朵奇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道生活范文欣赏,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生活范文欣赏1
残茶做枕 喝剩下的残茶也有一个精到的妙用
一个开茶馆的朋友送给我一大袋子用过后晾干的茶叶,我不解其意,哪有送人残茶的?心中顿觉受了轻慢。
她却笑了,说:“别看是残茶,礼轻情意重。你知道吗,用过的残茶晾干做枕头最好了,防臭防潮,凉爽舒适,枕在上面,既有植物的天然清香,还有消炎败火的功效。新茶做枕头,则感觉暴殄天物,可惜了。用陈茶来做枕头,也得在滚水里煮过晾干,所以这喝过的残茶是最好的。”
听她一言,我茅塞顿开,连忙打开那袋残茶,不看则已,一看惊叹不已,简直是茶叶开会,各色残茶集合,有红茶、绿茶,甚至还有茉莉、玫瑰、菊花花茶等等,那些晾干的残茶,看上去暗淡了许多,却依旧有着茶叶的精髓。于是找一枕芯,把这些残茶装进去,套上一个漂亮的棉布枕套,我也得一茶枕。
无论仲夏还是深秋,不管夜间还是晌午,抱着茶枕,悠悠清梦一枕眠,呼吸吐纳间,闻着茶叶丝丝缕缕的清香,连梦里都觉得自己是在江南茶园,与茶叶为伴,与茶树为伍,满眼都是清馨与绿色。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把剩茶倒掉,其实剩茶也有很多妙用,剩茶漱口,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可以使口气清新;剩茶泡脚,可以杀菌去异味;剩茶收集起来晾干做枕头,可以醒脑提神,增强思维能力。
茶之一字,确实精妙博大,所以有茶道之说,有茶文化的流传,有茶禅之高深,这一片小小的叶子,带给我们生命的养分,就连喝剩下的残茶,也有一个精到的妙用。
枕头虽是寻常之物,但与人相伴的时间却很长,所以人们花了很多心思在枕芯上,常见的荞麦枕芳香开窍、活血通脉,菊花枕清心明目、醒脑提神,薰衣草枕益气安神、有助睡眠。一个小小的睡枕有很多的讲究,而我图省事,不过是在超市里买的软枕,躺上去也挺舒服,价格也便宜,可指不定哪天起床后便觉脖子酸软疼痛。
孙思邈在《千金药方》里说:治头痛不得四顾方,采好茶一斗,令变色内囊枕之。可见以茶做枕古已有之,以茶枕治疗头疼之症,并不是今人的奇思妙想,可惜我这后知后觉之人,活了大半生才得一茶枕,欣喜之余,夜夜抱枕而眠。
茶道生活范文欣赏2
在普洱茶中享受慢生活
普洱茶的慢,另外一个方面指的是它所蕴含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社会,人们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对速度的过分追求,让许多人感到焦虑、心神不宁与惶恐不安,而转瞬即逝、过目就忘的快餐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人们的这种感受。在速度的驱使下,人们将现代生活演绎成了狂热的快板,摇滚的节奏。于是在浮光掠影与目不暇接之中,一天天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行色匆匆的人们很难静下来体会一下“缓慢”所能带来的快乐与安详。
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就是因为现在的节奏太快,我们都有点感觉累了,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呀,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慢是快的基础。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快,是为了生活中更好地慢,我们的忙碌,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休闲。然而很多人却常常迷失生活的目的,一味的快,一味的忙碌,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于是他们压缩了睡眠,挤掉了休闲,牺牲了美食,让自己成了一架上紧发条之后难以停留下来的机器。
其实人生就是该快则快,该慢就慢下来。追求快和忙碌,其实都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而只是我们赢得从容生活的一种手段。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学会忙里偷闲,比如把心中的事放下来,约三五好友,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将一块老茶放进茶壶,任普洱茶独特的醇香一点点弥漫于整个房间。那么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忙得昏天黑地,我们也可以在普洱茶的浸泡下,让紧张的灵魂松弛下来,从而寻找回许多久违的幸福。
与其他茶的品饮方式不一样,普洱茶的品饮也同样讲究缓慢。先是普洱茶的泡法,相比其他茶来说,也要显得细致一些。心急是泡不出好普洱茶的,因此普洱茶的冲泡过程,正可让人从中体会到什么是生活的从容、优雅与安宁。至于端起杯子来品尝普洱茶,也不是急匆匆一口喝干,而是要静下心来,仔细体味普洱茶的味道。只有这样,才可能借助那一杯小小的茶,感受到山野的、大地的气息,重温一段缓慢而又温暖的时光,并于冲泡和品饮普洱茶那散淡的过程中,重新获得一种远离俗世的愉悦心情。
是时候停下脚步,慢慢地享受生活了。享受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享受艺术、旅行、读书等精神上的补给。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是实现慢生活的一个途径。
因此,充满了“缓慢”特征的普洱茶代表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捷克人有句谚语,悠闲是人在凝视上帝的窗口。林语堂也曾在《人生的盛宴》中说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而普洱茶的缓慢,天生的就是为休闲准备的饮品。
因此可以这样说,普洱茶要慢慢地喝,人生要一点点地过。先生的茶馆是一个放慢节奏、轻松神经的好地方,在这里有一种恬淡、舒缓而又惬意的生活状态,并以一种新鲜、启发、知性与浪漫的姿态为基调,用一种接近慢板的节奏,展示出现代人在物质生活的表层下,对精神世界的探求。呈现在茶客眼前的是一种在古典音乐中缓慢行走般的诗意生活。
茶道生活范文欣赏3
茶之为茶,已经是历史,是人文
如果茶仅仅是茶,没有千百年来的岁月沉淀,没有历代文人的风骨熏陶,没有寻常百姓的人情滋养,它是当不起茶的称谓的。茶之为茶,已经是历史,是人文,是我们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气节。
不管你爱不爱喝茶,这就像你爱不爱中国古老的瓷器、衣饰、文化是一样的,它就在那里,是中国文人的心头所爱。早在晋朝,中国出现了第一首茶诗——杜育的《荈赋》,从此茶不仅仅是一味饮品,也是文以载道的寄托,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
历朝历代的文人饮茶,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从烹到沏,从茶饼到茶芽,政治、文化还有文人心境都能从一盏茶汤中窥探一二。茶是文人精神世界的慰藉,是即便温饱不足以支撑,仍旧不忍割舍的良药。
诗人闻一多在他的新诗《口供》里写道,记著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追求新文化的生机,长时间埋头在故纸堆里寻找突破,除了吃饭上课,最大的享受就是一壶苦茶。
闻一多到美国留学期间,依然在宿舍里用火油灯煮水沏茶,称“不喝茶还能成为中国人?”在这个爱国诗人的骨子里,苦茶,成了他生命的写照,苦苦追寻,苦苦思索,苦苦斗争,直到把自己熬成一杯苦茶。
相比闻一多烛火一样的燃烧,朱自清更像桨声灯影里的万点萤火。抗战前期,朱自清作为清华文学系的主任,生活无忧,喝茶怡情那是自然,经常与友人泛舟品茗,与俞伯平在秦淮河上荡舟沏茶,那荷塘月色里的诗意便在一盏清茶里氤氲不散。
到了战后通货膨胀,温饱难以维系,更不用谈喝茶了,朱自清最终竟因胃溃疡去世。当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朱自清本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如果朱自清能接受援助,或许也不至于早早离世,而他的拒绝却是斩钉截铁,宁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为得是民族的气节和尊严。
在这些波谲云涌的历史潮流中,在这些文人的人生华章中,喝茶不过是他们人生微乎其微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微的注脚,让我们在当下的和平与温饱中,每呷一口清茶,都能了然它的分量。
茶道生活范文欣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