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一、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还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过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2主动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水平,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思考学生将会怎样去想,可能会遇到什么思维障碍以及怎样启发学生去突破。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尝试新知,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包办代替,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欢乐,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在讲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首先利用描点画图的方法让学生画出y=2x和y=一2x的图像(我用电脑画出标准图像);然后引出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并提出问题:1,函数图象过哪些象限?2,两个函数图象有何共同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之后请学生回答。当学生自己回答出来后,他们非常的高兴,有了主动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总结及图像的特点做了几个不同层次的相关练习。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深入挖掘知识,使得整节课的教学都围绕着学生,学生完全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现的过程中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恰当的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态度积极,兴趣盎然,并在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会越来越强,学生会越来越爱学习。我们知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及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进来。并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概率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杰在周日到商场购物时发现门口有人设了个游戏:如图圆盘上每个相应的数字后面都写着奖品,如数码相机,橡皮等,如果你参加游戏,设赌者会先问你是要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然后掷2个骰子,从2个点数之和的这个数字起,向要定的一个方向数,数的格数为两个点数和,数到的那格后面的奖品就归你,每玩一次给5元。提出问题:你能拿到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一片哗然,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纷纷讨论起来。大部分学生都想得到贵重的东西。这样教师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来。
3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和保障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因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和保障是建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之上。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是学习、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最活跃的“细胞”,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其次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在“导”、“引”、“点 ”,当你站在讲台上,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要以平等对话、合作关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教学规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成为配角,教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因而在凸现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当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处就理直气壮地讲,尤其是学生未知领域,同时要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洞察人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净化灵魂。
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途径和手段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重要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多少,而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以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一方面要先生指导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去拿现成解决方法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这段话把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涵义讲得十分清楚,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理解知识的方式方法,如感知新内容时通常以演示法、操作实验法为主;理解新内容时,以谈话法、讨论法和讲解法为主;为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一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但教无定法,教有良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4唤醒数学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层层设悬,引生入胜。
处于小学时期的少年正是个性成长的时期,他们以玩为天性,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稳定,持久。而每节课的开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乐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创设能激发兴趣的问题情境,再通过层层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如:在三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图片。美丽而不同于书本上的图片,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因而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去完成一个设悬: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因而再通过活动讨论并比赛列举我们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就更深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多种教学方法和未知的课堂设计可以引生释奇。
新课程改革下,呼吁我们教师不仅是第一线的实践者,还应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去研究。我们应大胆的将一些多样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比如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这些可以把学生带入探究新知的乐学情境。比如可以搞些“我的数学小论文”汇报课;“你说我评”数学练习批改讲解课等等。让学生永远对我们的课堂充满期待,让我们“引”的方法不再单一,这样的课堂就不会让学生无趣无味。
3、步步高的练习设计引生进取
在设立了乐学的情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在练习的设计上也应注意一个梯度。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现有水平)外,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潜在水平),他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发展的最佳界限,因而我们的练习设计应在这个界限里步步高,以引导学生发挥现有水平,产生不断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发挥潜在水平,提高智力的发展。
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