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管理知识>

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谢君分享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那么你对管理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管理学重点总结:管理与管理者

  了解: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A、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3、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

  4、管理学的重要性

  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5、管理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6、组织管理层次

  高层、中层和基层

  理解:

  7、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 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 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

  8、管理性质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9、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

  10、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

  工作任务:

  1、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2、中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目标的制定、拟定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案、步骤和程序,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下级的活动,以及评价组织活动成果和制订纠正偏离目标的措施等。

  3、基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基层员工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

  职能承担的侧重:

  技能要求: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11、管理者的角色承担及任务要求

  亨利˙明茨伯格:十种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礼仪性质的职责,如参加社会活动)、领导者角色(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联络者角色(与外界建立联系)

  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获取信息)、传播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发言人(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决策角色:企业家(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冲突管理者(处理冲突,解决问题)、资源分配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谈判者(对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进行谈判工作)

  管理学重点总结:管理思想的演进

  了解: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

  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

  2、一般(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巴纳德

  3、韦伯的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主要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霍桑试验; 行为科学:马斯洛(需要理论)、麦克雷格(XY理论)、麦克兰、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流派的管理理论和代表性人物

  孔茨称其为“丛林” 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3、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4、行为科学学派:梅奥 5、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6、管理过程学派:孔茨 理解:

  4、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具体参看复P50)

  一、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三、行为科学阶段(30年代后)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后到60年代)

  五、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60、70年代)

  六、新管理理论

下一页更多有关“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的内容

932699